阅读历史 |

第十七章(2 / 2)

加入书签

“东离呢?”

“孟大人他……”裘绍停顿了一会,“他走了。”

“去了何处?”

“槐城。”

“是不是顾骁逼他去的?是不是?”

裘绍见他情绪颇为激动,忙说道:“皇上,是孟大人请命前去。”

顾南山翻身背向他,轻言道:“他恨朕,故而如此。”

槐城瘟疫非常严重,城中感染者甚多。治疫的官员中染疾而死的已有三人,顾南山每日守着朝中传来的消息,可关于槐城之事,朝中从不议论,更无人提及任何关于孟东离之事。

这些日子顾南山的伤口常常崩裂,幸得御医贴身救治,这才不至于残废。

“皇上。”

“朕说了朕不吃。”顾南山说道。

“这……这碗是御厨做的,他……他说圣上定会喜欢。”

听完黎安的话,顾南山有些疑惑地端了起来,他打开一看,不过是一碗冬瓜雪梨汤罢了!他气愤地摔在地上,“竟用这种法子骗朕?”

黎安跪下说道:“皇上恕罪。”

“滚!”

等黎安出去后,裘绍问:“黎公公,皇上他……可开心?”

“开心?”黎安冷笑了一声,“是砸碎了那鎏金青瓷开心,还是洒了这什么乱搭一气的冬瓜雪梨汤开心?往后我要再信你这小子的话,我就不信黎。哼!”

若不是想让顾南山用膳心切,一时糊涂听了裘绍这小护卫献什么计,说这冬瓜雪梨汤不仅能降燥安神,还能让顾南山高兴,他也不至于蠢到呈这低廉的汤给皇上,还惹得他大怒。

翌日裘绍再次求他呈上去,今日这配方更怪,是槐花雪梨羹。裘绍为了这次呈上,可谓倾尽所有财物,软膜硬泡。

“你小子想表功,让咱家替你做事,当真是不怕掉脑袋?”

“公公,我自是不敢。可皇上已多日未用膳,只是饮酒,如此下去也不是办法。小的也是忧心龙体,这心与公公是一样的,这些皆是高人告知小的的方子,准保奏效,于皇上而言,更是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上次兴许是您未曾说明白,这才惹得皇上反感,此次您如此说。”裘绍在他耳边悄悄说了几句。

黎安将他悄悄给他的财物收入袖中,理了理衣襟,“这可皆是为了圣上。”

“公公辛苦。”

顾南山见黎安又端着东西走了进来,不耐烦地说道:“朕不是说过朕不吃吗?可是聋了?”

“皇上,今日这御膳是行宫外的厨子献上的。”

顾南山冷笑了一声,“这天下,还有怜惜朕的子民?”

见顾南山没有特别反感,黎安说道:“这羹汤唤作槐梨,相传是古人孟辰子访西江时所创。”

“孟辰子?”顾南山问他,“孟辰子乃玉国良相,生前好着微服访玉国各处,其《辰记》中仅西江一处便有十篇,可哪一篇中都未提到有这个什么狗屁槐梨羹。”

“兴许……是传闻。”

“那你说说这谣传。”

黎安心想:但愿裘绍那臭小子说的话有用,自己也不知真假,但试一试也无妨。

“孟辰子初到西江,途遇一脚踩龙纹金丝履的美人。”

顾南山打断了他,“朕怎不知,这天下,还有何人敢脚踩龙纹金丝履?”

“这……兴许是误传……误传!”

“你继续说。朕倒要听听,这误传之言到底多离谱可笑。”

“这女子乃一奇女子,颇为放荡,见到孟辰子这般英俊潇洒之人,便不知羞地投怀送抱。”

“果真是放荡。”顾南山喝了一口酒。

“而后,孟辰子不得不离开,据说去了颇为凶险之地。这女子自此茶饭不思,生了重病。孟辰子知晓后,托西江旧友熬了梨汤送至那女子家中。”

“本就相离,还送梨汤?”

“是啊!老奴也不明白这是为何。可没想到,这女子打开来看,其中不仅有梨,还有槐花。孟辰子的西江旧友告诉这女子,孟辰子如今便在这槐花所生处。”

“之后呢?”

“之后这女子泪流满面,哭得梨花带雨,吃完了这碗槐梨羹,这病便好了。那西江旧友问她为何,她只道尝了这槐梨羹的味道是甜的,心便安了,病也好了。”

“还有这等可笑的传闻?那孟辰子一生风流不羁,光小妾便有数十人,这西江女子也不过是其中之一吧!”顾南山说完准备起身,发现靴子不在榻前,便问黎安,“朕的龙纹……”

突然觉得好像何处不对,顾南山停住了还未说完的话,问:“这是何处的厨子?”

</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