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1 / 2)
灵泽曲膝坐在旧蒲团上,仿佛被惊吓的孩童般,将自己缩成一团,从指缝间睁眼看向刺红:“你说什么?”
刺红打量周遭布置,利索地取出一块布,将清河的尸体及血迹完全盖住,只隆起一个令人发冷的形状。
清河死去,圣教的人还剩下几个小卒子,以及刺红和徐长卿。
当下,唯一能主事的刺红,将监守自盗视为理所当然。
他又重复一遍:“接替清河的人,还有几日才能赶到,灵泽,你要不要趁现在逃走,回寺院里去?”
灵泽喃喃自语般说道:“不可能的……”
刺红不再啰嗦,他让徐长卿照顾灵泽,大步走出帐篷。
看不见清河后,灵泽稍微冷静一些,他重新将佛珠握在手心,嘴中念佛,视线却一直锁在门口。
即使笼门偶尔开启,笼中鸟仍不敢展翅飞翔,离开囚笼。
清河是圣教精心为灵泽准备的笼子,软硬兼施地打压他,让他看不见退路,只能按清河的安排,往前一步又一步地,堕落下去。
但是,在堕落的途中,笼子意外摔坏了。
刺红要将笼门拽得更开,让光照进去,帮灵泽看清前路。
刺红很快就带着衣服和行囊折返。
刺红没动布施队的钱,也没碰清河的私房,只是将圣教下发的旅费,全数交给灵泽。刺红心知灵泽不想碰赈灾和卖逍遥散的钱,但自己荷包里的钱,大概还是愿意用的。
他了解灵泽。
刺红扶起灵泽冰冷无力的身体,逼他站好,替他穿衣戴帽,将红色僧袍覆盖在厚厚的土布棉衣下,把灵泽打扮成随地可见的牧民。
仿佛灵泽上师,本来就只是一个普通人。
刺红握住灵泽的肩膀,兀自吩咐灵泽:“灵泽,你自己盘算,有多少弟子是信得过的、能带走的。把他们偷偷聚起来,交代当下的难处,过错就推到圣教和清河头上。”
横竖死人是无法辩解驳嘴的。
“只说合适的话,可算不上犯妄语戒。你去说服弟子,然后带他们一起回寺院吧。对你师父倒是要老实交代,知道圣教的做法后,我想他至少会帮你收留弟子。”
灵泽颤声恐惧地说:“但我……还欠着圣教一大笔钱。”
刺红一早便替灵泽考虑过这个难题:“为利益计,圣教不会将契约拿到明处说事。如果他们追到寺院催你还债,就还吧,慢慢还。这是逍遥散的账册,剔除清河昧下的金额,这几年盈大于亏,算是你自己赚来的钱财,至少能还上一部分。剩下的,与你师父商量,靠供养也好,靠打斋也好,总有一天能还清的。”
灵泽犹放不下:“但这里还有那么多饥民……”
刺红使劲捏他肩膀,逼他认清现实:“灵泽,即使你是活039佛,你也只是肉身凡胎。城内有官府衙门,有乡绅富商,有那么多人,你退下,自然就会有其他人顶上,代你操心。”
这是谎言。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但刺红擅长说谎,也从不是悯天怜人的性子。
刺红又说:“即使是天子,也无法拯救所有国民,即使是佛祖,也无法渡众生脱离苦海。灵泽,我从来都不信你是什么下凡神仙。如果你不能点石成金,就先照顾好自己吧。”
灵泽还在钻牛角尖:“善信需要我,他们需要我……”
即使那部分信众,已经开始依赖逍遥散。
刺红说:“他们什么都需要,又什么都不需要,但你需要你自己,灵泽,你需要离开这里。”
这些话,其他人是不会对灵泽说的。
他是圣教和商人的摇钱树。
是灾民的逍遥散。
是弟子的救命稻草。
但对刺红而言,灵泽只是那个宁愿饿死自己,也要将馒头送给别人的小沙弥。
是被他推入火坑的善心僧人。
刺红加重语气:“如果你不想继续卖逍遥散,不想弟子被出卖利用,你就走。灵泽,带弟子走,即使不与圣教合作,你也能用其他方法救济世人。”
他再推笼中鸟一把:
“动起来,身体和想法都动起来,只要你下定决心,所有难处都交给我,我擅长解决难题,我会帮你的。”
灵泽最终决定离开。
当初随灵泽一同走进圣教总舵的弟子,摸黑离开帐篷,决心随灵泽离开此地。
灵泽上师曾在地狱中向他们施与援助,灵泽的一言一行教他们受益匪浅,是他们的指路明灯,即使前方是刀山火海,他们都会义无反顾地追随恩师脚步。
刺红放心让灵泽带这些弟子回去。
至于与范氏一般,纯粹图个安身之所的人,则会被留下,一无所知。
待灵泽离开,刺红便会蒙骗他们,说灵泽上师启程去福地,为意外被害的清河祈福,让他们照常作息生活,等灵泽上师归来。
至于谎言被圣教戳破后,这些人要如何安生,不在刺红考虑范围内。
他不是圣人,只照顾关心的对象,其余人的死活,与他并不相干。
所有袖手旁观,坐享其成的人,都要为自己的恶行付出代价。
天色从黑转灰,再过一个时辰,天便会亮了。
灵泽在弟子搀扶下,骑上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