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6、玉佩(2 / 2)

加入书签

可没想到滋润日子还没几天,今日就被这些人抓到了这里。

当看到一身紫衣走进来的四皇子殿下,张坤就隐隐觉得今日自己若是说错什么,就很有可能交代在此了,所以张坤虽然有些发憷,可还是佯装出一副巴结姿态。

“这位公子,咱们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张坤一脸小心笑道。

“这玉佩,你是那里来的?”四皇子并不打算与张坤啰嗦什么,直接对着张坤说道。

看到四皇子手中玉佩,张坤发憷更甚,可看着面前一脸冰冷的紫衣身影,也做不到往日的胡搅蛮缠,只得小心的忖度说道,“公子,是小人一时被鬼迷了双眼,才卷了另一位公子身上的玉佩,这玉佩不是小人的,真的!”

张坤以为此玉佩是什么不得了的东西,所以急忙撇清说道。

四皇子不耐与张坤这人说些无关的话题,所以直接问道,“本公子问你,那位带有玉佩的公子,是不是你从西阳城内带出的,而让你做下此事情的又是谁?如实回答,若有一子错漏,你的双手也就不用留下。”

听到这里,张坤哪里还不明白,眼前的这些人,应就是西阳城内搜寻那位公子的人。

到了此时张坤再也不敢有所隐瞒,把自己在夕阳城内如何受人雇佣,和后来又如何把刘集运出城外的过程,原原本本的一字不漏的细述了一遍,到了末尾还十分强调了,自己只是卷了刘集的财物,而没伤到刘集分毫后才停了下来。

听完张坤讲述,四皇子还哪里不知,那雇人雇车的到底是谁。以前自己还提点过符无语,莫要小瞧那些看似柔弱之人,想不到自己今日也会如此大意。

魏子燕噙着嘴角的冷笑,看来是近些年他表现的太过仁慈,才会让一个小小丫鬟也敢在自己面前放肆起来。

知晓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四皇子转身出了柴房,看都未看一眼,那身后飞起的头颅和喷溅的鲜血。

而远在扶易县的杨暖,并不知晓自己救助刘集的事情已经暴漏。还陪着桑榆在院中纳凉。当日杨暖陪同桑榆来到了扶易县内,桑榆当夜就把自己来此的真正目的告诉了杨暖,并希望杨

暖可以原谅自己这数月的隐瞒。

听过桑榆的遭遇,知晓桑榆身负的冤屈,杨暖哪里还能再有责怪。

因为知晓了李家祖坟之事的缘由,桑榆近日的心情已是比初回扶易县时好了很多,再加上拿回账册,想到李家洗冤屈指日可待,自然人也是前所未有放松了下来。

即使桑榆知晓,再回京时,自己要遭受何种磨难,她也心无所惧。所以桑榆现今很是享受,这难得平静。

桑榆看着一旁吃个瓜子,却如同松鼠一般模样的杨暖,不禁笑道,“慢点吃,这桌上的都是你的,没人会与你抢的。”

杨暖不好意的挠了挠头,说道,“桑榆姐姐,你也吃,你也吃。”说着把自己桌前的瓜子,分出一大半来推向了桑榆那里。

桑榆也不推脱,开始与杨暖一起又说有笑的磕了起来。聊着聊着,已到深夜。

眼看天色已是很晚,就在桑榆欲起身房休息时,听到了一旁杨暖,有些低若蚊蝇的声音,“桑榆姐姐,你可不可以不要去告那御状。”

桑榆的身子顿了顿,却没有停留,向着屋舍走去。

而杨暖过了很久依旧低头坐在院中,可身前的桌面之上还有滴滴眼泪滴落在上。

杨暖哪里不知,自己要求实在强人所难,可想到桑榆未来要遭受的,就怎么也忍耐不住开了口。

大辰虽设有御状恩德,可民告官者如子杀父,告御状者要先杖刑五十,虽胜亦要判徙二千里。

桑榆为李家伸冤虽有四皇子之助,证据可直达天庭。可法不可费,即使桑榆可以伸冤,可五十的杖刑有些男子也难以挺受,而桑榆一届女子即使能挺过来,人也是难有安好,如此情况杨暖哪里还能忍住。

然而杨暖和桑榆却不知,此时杨暖的生死,也只在四皇子的一念之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