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0(2 / 2)

加入书签

柳洇甜滋滋地“哎”了一声应承。

两人一同拾级而上,进了水榭凭栏而望,怡人的湖风吹过,将柳洇的藕丝褙子下摆与魏寅璋腰间系挂的琼琚美玉搅在一块儿。湖水中央的翠碧莲叶间隐约有一尾尾或金或白的锦鲤游过。

“王爷——”柳洇率先出了声。

魏寅璋侧过头来看她:“嗯?”

柳洇很少有和他并排站的机会,此刻方觉对方的高大身材似乎超过了南国的一般男儿,她堪堪只到王爷的胸口位置,如今说话都要仰起头:“端午要到了。”

“今日是?”

“初三了。”

魏寅璋回过头,身后跟着的小厮递了一盅开了盖子的小碗过来,他从中拈了两颗玉米粒儿洒在湖上:“想讨粽子了?”

“哪有!”柳洇扶着栏杆朝湖里张望,魏寅璋投食之处已聚了一群五彩锦鲤,小的有她的手指大,大点儿的比她小臂还粗长许多,一尾一尾争先恐后地游在他们跟前。

小厮伶俐,悄悄从魏寅璋身侧绕至两人身后,只一条手臂托着小碗递在两人之间。

柳洇伸手捞了几粒玉米洒至湖面,那鱼儿跃跃欲试的样子几乎要跳出水面,她笑着说:“往年嬷嬷光只送来一种口味的粽子。”

她又顺手去碗里捞了两粒,手出来的时候正好遇上魏寅璋伸手进来,对方微凉的食指指背不意间碰到了她的幺指。她的手就那么瑟缩了一下感觉有火蹭蹭地从相触的肌肤烧到心坎。

风还在没完没了地吹着,她额间的碎发时不时拨撩着她的脸颊,她却顾不得这若有似无的痒意把玉米粒儿全洒了出去:“以……以前都是莲蓉角粽,今年我想吃鲜肉排骨的。”

魏寅璋不咸不淡地说了一声:“好。”

柳洇不依不饶地说下去:“我听闻端午节镜水边上会有夜市,那边还有赛龙舟看……”

魏寅璋没有马上回应,他随手取了小半手掌的玉米粒儿,虚握成拳从掌缝间一点点漏出去,下面的锦鲤像是受了刺激,一条条竞相跳出水面又落回去,激起了一圈又一圈白色的水花。

柳洇期待地转过头去看他,眼底水波流转。

“端午宫里要摆宴。”魏寅璋手中漏完了玉米粒转头看她。

柳洇有些失望:“啊……”

两人又同时看向在水里打架的鱼。

“或许……或许王爷准许我一人出行……”

“不行。”魏寅璋想也没想回绝她。

气氛渐渐冷下来。

柳洇怏怏地不说话。魏寅璋继续给锦鲤喂食,隔了会儿他才开口:“外面危险,尤其节日里人多口杂。”

柳洇沉默着以示抗拒,但她明白这抗拒于王爷来说没有来由,也根本不会起任何作用,王爷的初心是好的,他是担心她独自在外出事。

两人继续看了会儿风景便没滋没味地原路返回。只是在他们即将分别的当口,事情出现了转机。

柳洇从婢女手上接过琵琶刚要转身出门,魏寅璋在里面叫住她——

“端午出去也行。”

柳洇对于魏寅璋的松口很是惊喜,立马喜笑颜开。

“但是,”魏寅璋皱着眉头,做出让步:“你得带几个下人一道去。”

“好!”

“乘马车过去。”

“嗯!”

“别沿着河跑,去人多的地方。”

“是!”

“酉时回来。”

“哎!”

“不许出城。”

“诶?”

“怎么?还想出城?”

柳洇说得心虚极了:“我听闻城外的普救寺,求签灵极了……”

魏寅璋几不可察地叹了口气:“早点赶回城里。”

“好的!谢王爷!”

“行了,回去吧。”

柳洇喜滋滋地抱着琵琶回到小苑,一番收拾下来只等一日后的端午节出府游玩。

只是接连两个晚上她都睡得不好,她很久没有睡不好的时候了,带着又是担心又是期待的情绪,甜蜜里还夹杂着一丝懊悔。

白日里还好,一到晚上她就止不住地去想王爷那张冷情的面孔。她一遍遍回忆和王爷接触的所有细节,王爷怎样问话,以及她是如何应对的。

想到什么地方又会忍不住偷偷笑起来,她想当初见面时她要是再伶俐点儿,或是某次弹唱更带点情绪就好了。

最后她的思绪又落回水榭里的情景。她当时站在王爷的左边,捞玉米粒儿用的是右手。

她眼里泛着星点光亮,把右手举到面前,幺指微微翘起来仔细看了看,又拿另一只手一遍又一遍地抚摸幺指的第二截指背。

她记得清清楚楚,当时她要把手从小碗里抽回去,王爷正好伸手过来,于是两人的手就这么毫无预兆地碰在了一起,说碰其实也就是轻轻擦了一下。

她脸上泛着红,心想王爷是不是故意的?

但她又马上否决掉自己不着调的胡思乱想。王爷当初下马车时连手都不给她握,这会儿怎么可能故意来蹭她的手指呢!

她为自己的一厢情愿感到羞愧,但又忍不住懊悔地想当时自己慢点儿缩手就好了。

她的脸火烧火燎地热起来,怀着某种隐秘的心情举着右手朝自己的脸颊靠过来,近一点再近一点,直到幺指的中间那一截落在嘴唇上。

然后她整个人钻进被褥里缩成一团,没半晌又觉得气闷,一下从被里钻出来。

她觉得自己简直是害了病,比伤寒还要严重百倍。她终于知道以前润儿为何常常在一边傻笑了。想到润儿,她的整颗心不免又吊起来,随后陷入了更为难熬的辗转难眠里。

</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