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要的事要当面说(1)(2 / 2)

加入书签

但方莫仪想要的显然不是这样而已,他问林延:“你看接下来能跟他成为死党不能?”

“我不知道。”林延实事求是地回答他,“我为什么要……?”

方莫仪顿了一会儿,像是思考了一下林延的接受程度,最后严谨地说:“你今天这个奖——本来是既不给你也不给他的。”

一旦涉及到权威性奖项,里面的水总是要多深有多深,而按照方莫仪的解释来看,业内虽然想捧几个演技外貌都出色的年轻演员,但目前的主要风向和资源还是倾向那些三十到四十岁的中生代演员的。男演员艺术生命长,二十出头完全还可以在电影里做配,如果提前上位,也会挤压一部分中生代的生存空间。

简单来说就是,其实多数电影,尤其是以动作、悬疑、特效这一类元素见长的商业片里,主要男性角色的年龄多数都是模糊不清的,只能设定一个大致区间在二十岁到三十五岁,而这种香饽饽式的角色,一般是由三十代和四十代的男演员垄断的,更年轻的演员一直有,但人微言轻,演技也跟不上,所以原本像林延这个年纪的演员其实更多的会给三十代四十代的男演员做主要配角,或者只能演一些票房上有天花板的爱情戏。这一直以来是被接受的,大家对于饰演比实际年龄小一些的角色也没有异议,可能会有观众经常抱怨“三十多的人了多大脸非要演十八岁少年”,但也无可奈何。

两年前林延主演的第一部电影上映时,机缘巧合之下他饰演的却是一个超出他实际年龄的角色,那个角色三十岁左右,还是个单亲父亲,那部电影让很多人一下子认识了“林延”这个名字,那是新生代演员冲击旧的“循序渐进“制度的开端。那之后,又接二连三地出现了好几个有天赋的年轻演员,而萧蘅可能就是这新生代大军中的最后一块敲门砖。

在他们之前,所有人都安于现状,默认只能看着比自己年纪更大的前辈去饰演其实适合自己的角色,就连用脚投票的观众老爷也没辙:市场如此。

但在他们出现之后,观众才忽然意识到,原来少年饰演少年,青年饰演青年是这么对的一件事,所谓的“年龄沉淀演技”,在林延这样的天才面前不值一提——老天就是赏饭吃,他就是可以无视所谓的“规矩”。

要知道娱乐产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个相对成熟的产业了,而在这之前,业内已经用无数的资源和将近十年的时间培养了一整代青壮年演员,这些人中有佼佼者如影帝欧阳博的,无论何时都不会没戏拍,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资质平凡难堪大任的,而新生代的大批涌入,就会直接抢走他们的饭碗,而这就相当于,之前近十年的资源倾斜和培养,全部作废。

所以有一部分人的看法是先适当地把这批年轻人压一压,“总会轮到的”这是他们话里话外给出的承诺。

方莫仪不情愿,可也没辙,他也是这套“论资排辈”规则的既得利益者,所以原本的想法是提名就行,免得得罪人。但坏就坏在,偏偏他一手带出来的顾昭雨不是这么想的。顾昭雨更年轻,规则一样吃透的情况下也更不服输。方莫仪认为以他自己一人的人脉和资源,如果遭到业内的合力围剿,会孤木难支,顾昭雨也同意,但他却反过来问方莫仪:如果是两家联手呢?

如果是两家联手,进行资源整合和置换,不就可以抵御这股中生代势力的绞杀了吗?比如一边的代言到期了,在无意续约的情况下可以置换给合作公司的次级艺人;影视资源方面,有时候会因为档期冲突不得不放弃一些很好的机会,不妨也拿来互相交易,避免给他人做嫁衣。

最重要的是,少年影帝啊,还是双黄蛋,谁也没配不上谁,简直是短期内的最佳捆绑对象。

方莫仪唾沫横飞地给林延解释了一大通,最后双眼满怀希望地问他:“你怎么看?”

“我……”林延叹口气,“就算你这么说,我跟他也还是不熟啊。”

方莫仪看起来有点失望,“还真让兔崽子说对了。”他嘀咕道,对上林延好奇的目光,他又解释道:“顾昭雨之前跟我谈合作的的时候就说,你和萧蘅一时半会儿未必能合得来。”可能是怨念自己的徒弟却比自己识人更清,他语气有点幽怨:“所以他的意思是可以带一个第三人。”

他说到这里,林延已经完全明白了:所谓的死亡五人组,应该就是这师徒俩博弈后的安排,而温俊贤,就是这个联结他和萧蘅的“第三人”。有了温俊贤,他和萧蘅一下子就从“互相不认识的竞争对手”,变成了“朋友的朋友”,关系一下子拉近了很多。

年轻男孩子之间的感人友情——吃瓜群众就喜欢这个,无形中也是个炒作点。

林延想明白之后,嘴边不自觉地带了几分笑,方莫仪最讨厌“扶贫”了,如果有不是自家的艺人来贴自家的热度,方莫仪能恨得跳脚大骂。他带着几分好笑、几分调戏,也有几分想要确认的认真心情问道:“所以你要和琼碧合作?”

方莫仪撇了撇嘴,他就跟个老小孩一样,其实私底下没什么威严,林延又重复了一遍:“你要和琼碧合作吗?”

光是多“带”一个人,有可能就是借温俊贤的关系炒作营业,但如果是真正的公司之间的“合作”,就要有实际的资源给到温俊贤的。

方莫仪问:“诶你很在意?”但他理解的方向不太对:“温俊贤对你造不成威胁。”他想了想又说:“他长得是不错,但演技有点木,而且公司路线也一塌糊涂,还让他代言什么洗衣液,有没有搞错……”以下省略三百字“如果我是温俊贤的经纪人我会怎么做”性质自吹自擂。

林延耐心的等他吹完,才说:“所以究竟是怎么样?”

方莫仪被他的沉静震了一下,停顿了片刻,才颇有些无奈地说道:“是真正的合作——后续有综艺和一个电影资源那种,顾昭雨都安排好了。”

他最后一句话说得酸溜溜的,林延听了一愣,也是一种莫名的酸溜溜的感觉,可他又觉得有点高兴:顾昭雨不是利用温俊贤,虽然他的第一顺位是他自己的艺人,但他也是真的为温俊贤打算了的。

温俊贤听到这个,可能会很高兴,不、是绝对会很高兴。他一高兴,就会笑得见牙不见眼,露出两颗小虎牙来,显得毫无心计,傻乎乎的。

他想着那样高兴起来的温俊贤,就不由自主地也跟着高兴起来,就像身体内部的某个地方安放了一个小小的太阳。

方莫仪被他笑楞了:“你笑什么?”

“没什么。”林延平静地说,“就是高兴。”

“高兴啥啊?”方莫仪一脸纳闷,“我以为你俩早崩了。”

他是真的高兴——他喜欢温俊贤,和温俊贤不喜欢他是绝对意义上的两码事。没有人规定过告白之后没有得到回应就一定要反目成仇吧,温俊贤其实什么也不亏欠他。

当年是他自己读错了信号,他们俩成天营业,营着营着就有点当真了。温俊贤比较主动,他当时人气也高一些,有底气。他会在人群里费力找到林延,挤开别的队友跟林延站到一起;他了解林延的所有喜好,甚至连他喜欢什么样的咖啡都能记住;他甚至在酒吧里为林延茬过架,当时只是旁边的几个酒鬼不干不净说了点什么,林延自己都没反应过来,温俊贤已经抄起啤酒瓶子砸过去了。

他做了那么多那么多,多得已经很难局限在“镜头前营业卖腐”的框框里,连陆弘都说,如果他不是喜欢你,就是真的非常非常有母爱。

温俊贤一个二十出头的男孩子,应该是没有母爱的,所以林延就读错了信号。他告白之后,温俊贤回以持久的、北冰洋一般的沉默,黑夜里他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像是一具尸体,一座雕塑。

“我知道了。”他最后死气沉沉地在被窝里回答道,“明早再说吧。”

第二天早上林延问他想得怎么样了,他眼光躲躲闪闪了半天,最后说:“没关系的,这不怪你。”他又想了想,犹嫌不够似的补充了一句:“咱以后都不提了,这事儿翻片儿吧。”

陆弘听说之后大骂温俊贤“恐同狗”,林延却一如既往地清醒:他很清楚地意识到,温俊贤对他仁至义尽了。

没有任何一条规定说,告白就一定要被接受。也没有任何一条规定说,对一个人好就是喜欢那个人。

但人际交往中确实有一条规定:不要给别人带来不痛快。

所以从那以后他就尽可能不再去打扰温俊贤了。

所以……

“没崩。”他笑着说,“挺好的。”

</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