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章 合一门收徒(2 / 2)

加入书签

秋月和知县家的丫鬟陪宜嫣在客房内换衣服,宜秀宜念在屋外,她们二人并未从家中带丫鬟出来,所以身旁再无他人。

“大姐姐怎么就落水了,还好赵公子正好路过,虽然我很讨厌赵公子,但这次幸好有他在。”宜秀小声说,声音还有几分懊恼,“若我听娘的话,带紫荆那丫头出来就好了,她会水,定能救姐姐,就不必那赵公子来救了,都怪我嫌紫荆太啰嗦了,没带她来。”

“紫荆是你的贴身丫鬟,必然跟在你身边,我们当时离大姐姐那么远,怕是赶不及救她。”宜念小声说。两人互看了一眼,都小叹了口气。

这时候苏家大夫人朝这边来了,神色焦急,两人便不再说话。

两人把自己所见说了,虽然大伯母已经听闻了一些,但听完二人所说后,还是脸色更加难看了一些,眸色愈发深,狠狠低声道:“赵家欺人太甚。”

那时宜秀和宜嫣还年少,并不明白大伯母为何对大姐姐的救命恩人那么痛恨,但也没多问。多年以后,宜念想起这事,才知觉,大姐姐可能是被赵家公子算计了。旁人不知,但苏家知道赵家曾来求亲被拒,求而不得,而且这赵公子恐怕也不是什么品行端正之人。别的公子,不管年龄大小,全在前厅院子,偏这赵公子跑到后院了。宜嫣不是个粗心之人,偏还是落水了。赵公子救人也就罢了,偏救起来时刚好被过来的小姑娘们看到了。这事一传开,苏大姑娘的名声便毁了。这一环一环的,岂不就是在算计?

即使是小县城,各种关系简单,矛盾很少,人们大大小小的算计还是从未间断过。

“夫人,小姐换完衣服了。”知县家的丫鬟出来说道。

“你且去回一下你家夫人,就说苏姑娘无大碍,我身体有些不适,欲带着她们先行回去,就不去听戏了,改天再请夫人听戏。”苏夫人说。

“奴婢记下了,奴婢这就去回我家夫人。”

宜念宜秀跟着大夫人进了屋。

“娘。”宜嫣扑向了苏夫人,呜咽了几声,说:“我听莺莺说那湖新养了几条大和锦鲤鱼,一时好奇,便去湖边,走近了想瞧瞧。可脚底一时打滑,就掉下湖了。要不是那赵公子相救,我就成了那湖下的冤魂了,如今想想,还是有些后怕。”

“哎,我可伶的儿啊!”苏夫人抱紧宜嫣,眼眶也有些红。大房有二子一女,宜嫣是唯一的女儿,苏夫人最是疼爱她了。

苏夫人轻拍了拍宜嫣的肩,宜嫣依依不舍离开大夫人的怀抱。随后秋月扶着宜嫣,一行人正打算离开知县家。这时,一丫鬟过来说道:“夫人,戏台子来了群神仙,要测仙缘,我家夫人问是否带几位姑娘过去看看?”

仙缘缥缈无踪,于南青县这种偏僻的小镇来说,神仙更是无比遥远,只能从那走南闯北的商人口中听闻一二。苏夫人见三个孩子眼中都有期盼的眼光,便说:“去看看吧。”据说,神仙会仙法,目尽千里,耳听八方,御风而行。

一行人刚到戏台子边,便听:“找到了。”寻声而望去,是一位笑容嫣嫣的美貌女子,她目光直直看向苏夫人一行人。忽地一瞬,便到了苏宜嫣前,她手升向宜嫣天灵盖,众人还未反应,便已经收回,说:“确实是你与我合一门有缘分。我今日路过这片地,心中有所感,便随手一算,算到了你。你是极纯的单水灵根,只要肯勤奋,修道一途便是一日千里,然则这一途也凶险异常,不如凡间锦衣华食。你是否愿意踏上那寻仙之路?”

宜嫣眼中顿时有了光彩,一来年少时三姐妹最是喜欢话本中的仙缘,二来若是随仙子而走,就不必嫁与赵公子了,也可为家中赢得好名声。传闻南青县几百年前有一户姓施的人家,家中一姑娘成了仙人,之后施家便一路好运,从一街市小贩成为南青县富商,后来搬去了华郡郡城。苏夫人知她所想,便说:“说你所愿即可。但无论如何,若是想回来,这家始终都在,始终都欢迎你。”

宜嫣点点头,对那仙子说:“仙人,我愿随您踏上寻仙之路。”

宜念始终记得大姐姐离开的那一天,她也想去寻仙缘,但是仙人拂过头顶,说“无灵根,不可修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