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2 / 2)

加入书签

这几年上季家给姜芸说媒的人多了起来,姜芸当年嫁给季明伟的时候堪堪过了婚嫁年龄,一年后生了季聪,两年后季明伟便死在了燕山,姜芸带着个拖油瓶,固然长得好看,早年来说媒的却不多。近来季聪渐渐长大,邻里之间对这孩子交口称赞,这一家人的好脾气也是远近闻名,姜芸三十出头的年纪,依然一副年轻的好皮囊,工作也不错,很有前途,这会儿来说媒的倒是多了。张明秀自然是乐意的,家里总得有个男人,女儿命苦,可总不会苦一辈子吧。她想着也不能是个男的便替女儿答应下来,仔仔细细询问了解,货比三家似的相中了那么几个,可真跟自己女儿说了,却遭到了严词拒绝,大有这辈子再也不嫁的意思,说得烦了,姜芸便不说了,直接把季明伟的遗像摆了出来,把张明秀气得躺了三天,但女儿态度坚决,她又不能替人答应了,看在外孙的份儿上只好暂时作罢。

沈嘉不知道这层,就连季聪也不知道前些日子自己家里两个女人之间暗潮汹涌,两人一进门便看到季明伟的遗像,想起方才说到爬山的事,心照不宣。

姜芸这天上的是中班,知道沈嘉中午要过来吃饭,早做了准备,两个孩子回家时正好赶上饭点。

姜芸很久没见沈嘉了,儿子长到14岁,统共就带过这么一个同学回家,很是欢迎,客气道,“嘉嘉很久没来了。”

沈嘉虽然不习惯被这么叫,可也知道这是他们季家的传统。大人对孩子的宠爱总是贯穿在每一个细节中,仿佛用叠字来称呼小孩,宠溺之心便也成了双重似的。

沈嘉很喜欢姜芸,姜芸美丽、温婉,气质符合大部分人对江南女子的印象,时间几乎没有在她脸上留下什么痕迹,但举止间却又透露出岁月的历练,一个从容而美好的女子。

“阿姨,好久不见,打扰了。”

姜芸拍了拍了沈嘉后背,她已经不能再像两年前那样轻松抚摸他的头顶了,“长高了,我们聪聪也长高了。”

“聪聪一下窜了好多,同学都羡慕他呢。”

季聪洗手出来听到两人又说自己的身高,有点不耐烦,他还是小孩子心性,在最亲近的人面前就习惯性的撒娇,也不掩饰情绪,噘着嘴不满道,“干嘛又说这个。”

姜芸哄他,“好,我们不说这个,嘉嘉洗手吃饭吧。”

沈嘉毫不客气,爹妈不在的时候,除了自己做饭他也时不常地上领居家蹭饭,镇长的儿子,倒像个吃百家饭长大的苦孩子。

姜芸看着两个孩子,母爱泛滥,欢喜的紧,要沈嘉以后常来吃饭,沈嘉从善如流,答应的毫无负担,他自己的厨艺已经很不错,但是姜芸的手艺显然更好,更不用说张明秀的了,自然是很乐意了。沈嘉来之前还想着要跟张老太太讨教肉松饭团的奥义,可惜张明秀跟几个老姐妹出去玩了,不在家。

吃过饭,沈嘉想帮着刷碗,姜芸自然是不让的,季聪则已经向地主老爷催长工似的拎起沈嘉的书包要他补作业了,沈嘉十几年来第一次这么被人正经催学习,竟然不是来自父母,他没好意思跟季聪说自己周末向来是礼拜天晚上才赶着写作业的,有时候经常赶到半夜,所以周一总是起的比往常更晚。

季聪大方地让出卧室的书桌,自己准备去看电视,下午体育台有一场录播的排球赛。

沈嘉见季聪要走,一副可怜相,拖长了音啊了一声,搞得季聪很不好意思走开,“你好好写,我怕影响你。”

沈嘉坏心眼,就是想让季聪陪着,心思也不在作业上,“你就是想去看电视呗。”

季聪头疼,看沈嘉拖拖拉拉地打开数学作业,啪嗒啪嗒用力按自动铅,又把笔芯怼回去,再按出来,像只毛躁的刺猬,只好认命,舍弃了美好的运动员身体们,往床上一坐,“好吧,那我陪你,你好好写。”索性拿出英语书背起了课文。

沈嘉奸计得逞,忍不住嘴角一翘,欢快地一边转笔一边看题。虽然不喜欢写作业,回回都觉得写作业痛苦地跟要他命似的,但是一旦接受了“作业必须要写”的现实,静下心来,沈嘉便能高度集中精神,完成的又快又好,没一会儿数学就做完了,季聪暗自赞叹,拿了自己的数学作业和沈嘉的对了起来,有一道题他虽然做出来了,但是想了很久,拿到沈嘉的答案后,他竟没一下看懂,琢磨了一会儿才明白沈嘉逆推的思路。季聪把数学作业替沈嘉塞进书包,看沈嘉解物理题解的认真,自己也重又拿起英语书背了起来,他准备把后面几课的生词和课文一起预习后背了,在沈嘉面前他突然就有了一种要笨鸟先飞的觉悟。

姜芸收拾好碗筷,离中班时间还很早,拿出医科书在客厅看了起来。她是燕山医院的护士,除了要常年应付各种考试,姜芸本身也很上进,家里没有男人需要照顾,家事有母亲帮着打理,儿子又乖巧懂事,她其实有不少属于个人的时间可以用来提升自己。她和季明伟认识一年多便结了婚,很快有了季聪,季明伟是个善良体贴的丈夫,12年过去了,姜芸对他的好始终记得牢牢的,可这份爱是不是还像当初那么浓烈?不问也罢。不愿意再婚主要还是为季聪考虑,自己的儿子自己最懂,季聪相较于一般男孩儿显得更敏感纤细一些,可能跟单亲家庭有关,再婚虽然能在形式上给他一个完整的家庭,但未必就有利于他的成长,现在的情况既然不错,她就不愿意冒这个险。再者,这几年科室里同龄的同事处着,各自的家庭都有些微了解,医院里那些个有的没的看多了,她便不觉得再找一个丈夫就一定是明智的,现在她有许多时间可以用在老人孩子和自己的身上,生活于她而言,很满足,即便真要找,那也是以后考虑的事了。

姜芸时不时回头看看房里的两个小孩儿,三个人各自做着自己的事,互不相扰,就连时间的流逝都变得慢了似的。

</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