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9章奉献精神(1 / 2)

加入书签

小李老师第一堂课说她也有参与设计打井机, 天性单纯的别人说什么都信的人除外,一半人包括校长书记和沈直都认为李惜文是在吹牛, 另外一半人各种套话都没有套出一句实在话, 半信半疑的猜她吹牛的人也居多。

也幸亏李惜文找打井点出水率百分之一百这种数据没法作假, 上课也确实上的很好, 不然水利部那群每堂课都跑来听的干部都能怀疑她会找地下水也是吹出来的。

突然机械厂拿调令来调李惜文去参与研发什么正反打井机, 省机械厅的领导比水利厅的人反应还要快一点,立即派人去水利学校留人。

然而校长因为教案的事情不痛快,书记也认为小李老师需要压一压,李惜文的入职手续就因为家庭原因暂缓办理, 她连临时工都不算。

机械厅的人就想先下手为强, 先去和顺县沙峪公社把李惜文的档案拿到手再把李惜文强留在本省机械厂。

然而李惜文的档案两天前就被平京来的人拿调令提走了,去沙峪公社的人扑了空。

派去说服李惜文留在本省工作的是个女干部。

事发匆忙, 女干部拿到手的资料比较简单, 以为李惜文就是本省土著, 一开口劝说李惜文“我们梅省培养大学生不容易……”

李惜文很纳闷女干部和她提教育,不过她还是配合地点头赞成“是不容易。”

女干部再说“你家现在这个情况也是暂时的,只要你父母好好改造思想……”

李惜文赶紧给她爸妈吹一波“我爸我妈劳动特别努力, 每个礼拜都写思想汇报给生产队!”

女干部说“梅省培养了你, 你更应该留在我们梅省, 为家乡的生产和建设做贡献……”

做贡献是愿意的, 不过李惜文更愿意换个环境好点的地方为国家贡献, 梅省就算了。这个不能顺着人家说了, 李惜文回答“同志姐姐, 是国家培养了我。国家让我到和顺县参加农业劳动,我就来了,去哪里做什么我一样都听国家的。”

这话当然挑不出毛病,但是李惜文不想留在梅省的姿态也很明确。

女干部并不气馁,继续劝说,她怎么劝,李惜文都能用她无法驳的漂亮话回她。

确定人才留不住,女干部改走知心大姐路线,和和气气和李惜文聊她当年参加工作吃过哪些亏,暗示水利学校没给她办理入职手续是在为难她,她的档案已经被机械厂的人从和顺县提走了,提醒李惜文不要继续吃亏。

李惜文一直想着回华大挣毕业证呢。学校不主动找她办手续她都没有问的意识。要不是女干部提醒她,她都意识不到学校是故意在卡她。

一个来说服她留在梅省的人能跟她这些事情还是很不容易的。李惜文很感谢女干部,特意问女干部要了通信地址说保持联系。

女干部求的就是人才肯和她保持联系,不只留下单位的地址,还留下自己的家庭住址才离开。

庄固的条件虽然很艰苦,山还很多,但是教学效果不错。回去的路上李惜文挨个给同学们考试,随便指路边一块地在花名册上抽个人出来考问距地面有多少米有地下水,谁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特别优秀的同学还能根据她的《十一讲》精神谈一谈在这里打井合不合适,这里的地下水资源应该怎么保护和利用,李惜文甚感欣慰。

实践考核在省城郊县,就是沈直他们实践学习的那个县,这种安排显失公平,李惜文的学生都气的嗷嗷叫。然而两边的学生考核成绩居然不相上下。

事实上哪位老师的教学能力更强,大家嘴上不讲心里都有数。

考核结束回到家,李惜文就把她剩下来的食堂饭菜票,还有发给她的八十块钱里扣去菜票以及来回路费剩下的钱数好,先膳食科把饭菜票退掉,再去给她发钱的校长秘书那儿交钱。

李惜文这么干就是在打校长的脸。

秘书不肯收,说“一共发给你八十块钱,发给沈老师还多二十块钱呢。你现在退回来叫沈老师怎么办?”

“沈老师是学校的正式老师,他拿多拿少有学校的规章制度管他,他凭什么和我比?我既然是来做义务教学的,拿这个钱就不合适了。学校给我包吃包住包来回路费呀,这部分钱我已经留出来了,多的当然要退还给学校。王秘书,你要是不给我打收条把钱收下,我就去隔壁水利厅找团委,把这个钱交团费。”李惜文威胁王秘书她是有胆子搞事的人。

校长其实还有交任务给王秘书,让王秘书把李惜文的教案留下来。王秘书想想他的任务,他还真不愿意把事情搞的太难看,就写了个收条把李惜文退还的钱收下来了。

“宿舍钥匙你也收下吧。”李惜文又把宿舍钥匙摆到桌上,说声再见就往外走。

“李老师李老师,李老师请留步!”王秘书追李惜文到走廊上。李惜文故意多走几步在教师办公室门外停下。这两天要安排毕业生领毕业证的事情,教师们都在办公室工作。在走廊上说话里面听的一清二楚。

王秘书特别诚恳的请李惜文把教案留给学校抄一份参考。里面就有好几位老师包括沈直都走到门口,准备接手李惜文的教案。

“ 我根据我的教案编了两本寻找地下水的教材,考虑到我暂时还不能去平京和出版社的编辑交流,所以我就把教案一起寄过去了。如果我的教材能出版,我会给学校寄一本来的。如果不能出版我就改改,改到出版了再给学校寄来。”李惜文怪得意的,“我走了呀,感谢王秘书这段时间代表学校对我工作上的关照,谢谢了。”

要来教案好处也落不到自己头上,要不到就算了。王秘书客客气气和李惜文道别。

那几位老师失望极了。但是沈直知道李惜文回省城之后除了来学校就是在家里待着,并没有去过第三个地方,并没有去邮局寄教案。他就追了出来,热情的喊“李老师,请等一下。”

李惜文等沈直追上她,慢慢走着,问“沈老师也是来问我要教案的吗?”

沈直重重叹气,说“李老师呀,说起来你可能不相信,我年轻的时候也没有少遇到过不公平的事情。”

李惜文对于听故事吸取经验教训还是很感兴趣的,不过听完故事人家问她要教案她不好不给,那还不如不听故事。

她笑笑说“我觉得我的运气一直很好,没有遇到过不公平的事情呀。沈老师,你跟我说这个,是想说学校对我不公平吗?”

校园小道上两个中年教工从对面走过来,和他们擦肩而过的时候还瞄了沈直一眼,显然听见了李惜文刚才说的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