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诗词黛玉反玄机,悔逞强宝钗失荣誉(2 / 2)
看黛玉神情似乎有些不对,薛宝钗只当这事将她难住了,心中甚喜。
自己的机会来了!
明白这就是自己渴求已久的时机,宝钗思路飞快地转动,拼命思索着方法。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虚握了一下拳,深吸口气后,宝钗首先大胆出声道:“毒虫众多,既然不好灭除。那不如护好自身。”
说到这里,宝钗就技巧性地停了下来,并不继续往下。
“说的倒是轻巧。虫蚁又小,无处不在,该怎么护好?”有人出声驳了一句。
薛宝钗等的就是这个问话,她顺水推舟地站了起来,俯身行礼,“我曾在书籍上看过,有一种铠甲。从头开始至脚,覆盖全身,可将将士遮掩得完完整整。”
宝钗知道现在的铠衣只护着心胸位置,她将全身覆盖的铠甲形容了一番,越说越有信心。
到最后,宝钗微微抬起了头,露出自己水杏似的眼,银盆样的面容道:“若是我们换成这种铠甲,那毒虫无下口之地,自然也就不足为惧。”
听得宝钗的回答,皇后侧头看了她一眼。这也是皇后能想出来的方法了,她今儿就是为了这个来的。
她宴请商户之女,就是看中了她们背后的财力。
现在看来这个薛宝钗倒是个机灵的,能将话头打开。皇后思绪一晃而过,又再含笑瞥了她一眼。
虽然皇后没有说话,但是这一眼就足以说明许多。
宝钗揣摩着皇后的表情,心中一喜,当即慷慨道:“与外族战,此等大事,天下当为之助力。我薛家虽小,却也愿为此出一份力,请为将士做铠衣!”
既然薛宝
钗都这样说了,以国家大义压下来,她同行的富家千金们,少不得都要出声一二,同为献出财力。
只是这后出的声音,哪有薛宝钗夺目。又有薛宝钗一力承包,分配事务,竭力彰显自己的能力。
因此这薛宝钗,竟隐隐有了商户之女首位的意思。
皇后见此,对着宝钗微微点了点头。
这一点头,简直就是宝钗梦寐以求的场景。她多少次幻想过自己也能得到上位的青眼,如今终于实现了!
只要能办成这一件事,那后位的飞黄腾达,岂不是指日可待。
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之意,宝钗看向左上位一直没有出声的黛玉,还是忍不住炫耀似的问了一句:“此不过我一点浅见,用来抛砖引玉罢了。都说永乐郡主聪慧过人,想必定有其他妙招,不知可否一叙?”
宝钗边说着,高兴地手都在微微颤抖。无论自己怎么追赶,黛玉永远在她面前,这简直要成为她的心魔。
而如今,自己终于要压过林黛玉一头了!
宝钗的面上混杂着激动和欢愉,她目光炯炯地盯着黛玉,迫不及待地想要从黛玉脸上看到难为情的窘迫,想让她在大庭广众之下出丑。
而黛玉面上不仅没有局促,反而舒展了精致的眉眼,冲宝钗勾起一个笑容。
她放下手中的玉杯,抬眼扫过正盯着自己的宝钗。面上露出一个轻柔的笑意,黛玉缓缓开口道:“有啊。”
有?!
黛玉的声音轻柔悦耳,可对于宝钗来说,这两个字简直犹如晴天霹雳,将她直接震在了原地。
宝钗的面色猛地僵硬了起来。她的手顿住了,不敢置信地看着黛玉,简直要怀疑自己的耳朵。
怎么可能会有呢?!
皇后闻之倒是心喜,她第一次开口问了句:“玉儿,你是有什么方法?”
玉儿?听着皇后对黛玉的称呼,宝钗差点没忍住露出一个苦笑。
自己还在沾沾自喜于皇后给的一个点头时,林黛玉居然已经能让皇后唤她爱称了。两人之间的差别如此之大。
而黛玉没有去关注宝钗的心思,她开口道:“老师曾经和我说过,外族草莽,虫蚁甚毒。可配用黄庭散一药,撒在四周或是佩戴于身,皆可驱虫。”
说着,黛玉就将黄庭散的配方念了出来,又继续道:“我也在王传渊的医书上看到这个方子,与老师说的一般无二。”
“好!”皇后喜得赞了一声。王传渊之博才名震天下,他能记载上的,定是已有根据的。要是有了这么个方子,倒是比铠甲轻便许多。
“不过书中之言,又无实践。要是出了什么岔子,怕是有所不好。”宝钗忍不住接了一句。
明明荣誉就在眼前触手可得,现在要让她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荣耀与自己擦身而过,她实在是不甘心!
“辰儿也要上战场,因而我先前就对此上了心。方子真假,一试便知道。”黛玉扫了宝钗一眼,淡淡道:“若不是薛姑娘问我,我倒是想着要验过再来说呢。”
原来竟然是自己害了自己吗?如果自己没有多余那一问,是不是皇后的赞誉就会落到自己身上?
刚刚无意对视一眼时,宝钗仿佛从黛玉的眼中看到不在意。
不是嫌弃、不是嘲弄、也不是看不起。就是不在意。
对方轻飘飘的一眼,就像自己不存在一样。无论自己折腾起什么样的风波,都不会在她心上留下痕迹。
宝钗突感头疼欲裂,她下意识地咳嗽了两声,心中悔恨难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