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义女静姝(2 / 2)

加入书签

林郗是一个很奇怪的孩童,他的行为举止,在旁人看来,是不可理喻的荒谬。

上房,贾敏拿着针线房才送来的小衣裳有些出神,林郗性子死犟,赌气不肯用膳,打量她不知道夫君瞒天过海,成日家哄他用膳呢,私下吃得小肚子圆滚滚,哪里还有胃口用膳!

贾敏冷冷“哼”了声,混账小子,才多大,就无法无天了!

正在这时,黛玉冯嬷嬷到了,见了黛玉,贾敏顿时眉开眼笑,将小姑娘揽到怀中,探了探黛玉的额道:“又去看你妹妹了,傻孩子,这两日越发天寒了,要顾着你自个,仔细跌了摔了。”

黛玉笑着应是,自恃大了一岁,行事越来越稳重,令贾敏偶有惆怅,仿佛数天数月,那活泼灵动的小姑娘,就成了大姑娘。

再者,因林郗屡屡惹事生非,她的心思大半放在那个臭小子身上,难免疏忽了黛玉,这也是此次贾敏大动肝火的因由。

黛玉坐在亲娘身旁,将头歪在贾敏身上,道:“母亲,听说弟弟不肯用膳,早上王奶妈来哭了一回。”

贾敏冷笑,捏了捏黛玉的手道:“你爹心疼儿子,每日三餐一顿不落的带过去,哪还有饿的功夫。”

“噗呲”,黛玉失笑,屋内的小丫鬟们也掩着嘴偷笑。

笑了会子,贾敏又拉着黛玉说了许多话,黛玉一一答了。

贾敏轻叹,试探道:“玉儿,你祖母要到山上祭拜故人,你若在家闷了,不妨与你祖母同去,可好?”

听到贾敏的话,黛玉的眼圈刹时红了,垂眸不语,贾敏心中五味杂陈,又不能说出口,只能一遍遍抚着女儿的背。

黛玉抬起头来,勉强笑道:“母亲,女儿无碍的,这些时日要温书,就不随祖母去山上了。”

贾敏看着黛玉,柔柔的目光中,满是怜惜,点了点头,又叮嘱了一番话,才放黛玉去了。

拐上游廊,黛玉脚下虚浮,碰到了雕花柱上,茜雪大惊,一把搀住,黛玉失魂落魄,自言自语的问:“你说这地动为什么会让那么大的寺院,数座山峰,在一夜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呢?连一片残垣断瓦也不曾留下?”

茜雪一怔,眼眶微湿,劝道:“姑娘,老太太说了那寺中颇多奇异,姑娘的小哥哥或许是早早离开了,事多仓促,来不及告知姑娘,亦是情有可原的。”

黛玉站直了身子,摇了摇头,脸上挂着不符合年纪的郑重,道:“但愿如此罢!”

贾敏房内,冯嬷嬷落后一步,细细对贾敏回禀过那女婴不同寻常之处,听完冯嬷嬷的话,贾敏想了想,一言未发,便令冯嬷嬷去了。

待晚间,贾敏向林母回过此事,林母便命人暗中寻访大师,可巧,多年前曾言黛玉不凡的无名道人的弟子,不凡真人途经江东,林母并贾敏假托探亲之名,亲自到江东走了一遭。

不凡真人约摸四十上下,衣着寻常,五官平平,通俗点来说,没有一分一毫高人的气质。

待林母贾敏抱着孩子进得屋来,不凡真人对贾敏抱着的林郗颔首,方扭头对林母道:“老夫人家中有大德者,何必再寻他人?”

林母摇了摇头,命湘儿抱着陈萱的孩子近前,“咦”,不凡似乎十分诧异,挑了挑眉,要了女婴的八字,也不避讳在场众人,五心向天通灵卜卦,这一打坐就坐了三日三夜。

林母等不及,先回了姑苏,七日后,收到一封书函,九世九缘果,无心无情人,后有此女为善,可收归义女,日后必有福报。

林母与林海贾敏商量过后,于年下祭祖上元之时,将陈萱之女收为义女,写入宗谱,名为林静姝,乳名阿翡。

至于林府旁系的意见,林母安在,辈高位尊,岂容他们置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