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2 章(2 / 2)

加入书签

于是张建军的老娘一拍大腿:\"我说亲家,你定的这个家具,可是这个。\"就是城里也是头一份了,新媳妇进了门,也有面子。一看城里的亲家都竖大拇指,李月月他爹也跟着高兴,虽然有点心疼,可这个钱,确实没有白花,几次见面,亲家都不太热烈,今个从他的神色看,就是挺满意的。

\"我就月月这一个丫头,她有福气,找了亲家你们家,我这个当爹的,给不了什么好东西,只能尽量别拖累她就行。\"

\"爹,看你说的,都是一家人,说什么拖累不拖累的。\"张建军笑嘻嘻的和老丈人说,他跟爹娘不一样,对李家满意的不行,城里的媳妇也能找,可是城里的姑娘要的也多,进了门不一定能够容得下家里还有一个小子同住,他老丈人家,条件相对于差点,可是人厚道,家里有俩小子,用到他们的地方不多,奖励啊没准还能帮扶他们一把。

既然两家人全都满意,王春花当场就把剩下的钱给交了,招呼着家里的小子装车,拉回去让大家伙都看看,他们闺女虽然找了个城里的,可是他们不是卖闺女,给闺女的嫁妆,全村头一份。

不得不说,王继任的手艺真的是相当不错,家具刚被拉走没几天,就陆陆续续的有生意上门了,虽然大件没有几个,但是积少成多,钱也没少赚,没几天的功夫,家里的小金库就过百了。

于淑芬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把小柜子里的小钱包拿出来仔仔细细的数上一遍,每天都是带着笑容入睡的,相比于刚分家的那段时间,她现在是吃啥啥香,看啥啥美,心情别提多好了。

两人还抽空回了一趟于淑芬娘家,对于闺女刚嫁过去就分家这一行为,老于家确实挺不高兴的,要不是于淑芬拦着,都要去找个说法了。

其实主要也是看小两口分出来以后,日子过得确实不错,所以才没有再去找事。

这天于淑芬数完了钱以后,又小心翼翼的包起来,放回了箱子里,压在了最下面。

\"咱家现在都有一百二十块钱了,再过一段时间的,估计就够盖房子了,咱们到底要不要起新房子啊?\"对于盖房子这个事,一开始的时候她的执念还挺深的,年轻人,脾气大,刚分家的时候,相当于净身出户,她是憋着一口气想要把日子过好,也让老宅的看看离了他们,到底是谁过得更好,可是时间长了,她却没有了那股心气,不是因为害怕,而是觉得没有必要了,日子过得好不好,只要他们俩人知道就行了,没必要做给别人看。

\"钱你存着,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明天家里也没什么事,要不你去买两件衣服吧。\"自从结婚以来,他就发现了她基本就没过什么给自己的东西,不是家里的,就是给他买的,很少给自己添置。

\"我不用,买什么衣服啊,我这不是好好的吗?\"虽然钱在她手里,想买东西随时能买,可是男人自己提出来给她买,那感觉是不一样的,心里美滋滋的。

王继任一开始到不是想让她去买衣服,而是想到现在这个时间她就应该怀孕了,记得在原主的记忆当中,孩子就是在他们搬出来没多长时间怀上的,要是再不出去,等过段时间,天气凉下来,就不好出门了。

\"明天我和你一块去,不仅给你买衣服,天气眼看着就要冷下来了,咱们家也没有什么御寒的衣物,连被子都不够,也得准备点。\"别的好说,做被子可以用他们这边自己织的粗布,可是棉花就得进城去买了。

买棉花也得要票,他们手里没有,可是可以和村里用不上的人家换,或者用钱买。

第二天俩人吃过早饭背上一个背篓,就去了村口,每逢集市的时候,村里的都会有牛车在村口等着,一个人两分钱,就能做一个来回。

他们去的时间还不算太晚,车上还剩了两个座位,一看到他们过来,老远就有人喊:\"大印子,带你媳妇上集啊,赶紧的,这还有位置。\"

一边说着,一边还往旁边凑了凑,给这边留了一个不小的位置,做两个人绰绰有余的。

\"菊婶子,您也出去啊?\"说话的人也是老王家的媳妇,和他们家的关系说来也不远,还没有出五福呢,只不过因为和李大丫合不来,两家人很少来往,自从王继任分家搬出来以后,两家人才慢慢的来往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