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9 章(2 / 2)

加入书签

晚上,林老独自坐在家里,想着白日里,林语栀那句执手画眉,不禁越想越皱眉头。

林语栀的母亲是天津的名花旦。曾跟随王吟秋先生学习。小小年纪就可谓是一方台柱子。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前途不可限量的名伶,在事业高峰期,因遇见了栀娘的父亲,选择了隐退。林老思想传统,觉得女子应主内。但他都觉得自己的儿媳若真的不唱了,不扮了。那真是戏曲界的损失阿。因此他也曾婉劝过儿媳,让她回到舞台。

但那个看起来温温柔柔的女子与他说“爸爸,我已经找到了比舞台更吸引我的东西。我的爱,我的热情已经没有办法完完全全献给舞台了。我的梦想也不在舞台了。我没办法让如此三心二意不完美的我站到那神圣的地方了。”

林老问她现在有何梦想,他记得清楚,在舞台上曾经那么耀眼的女人告诉他,她现在的梦想只是“往后余生,我愿为我的角儿,执手画眉。”

林老也记得,栀娘刚会牙牙学语,刚学会几个京剧段子的时候,他逗栀娘,以后她是不是要成为那戏班子里的台柱子。栀娘当时回答他“栀娘要和妈妈一样,以后,为栀娘角儿执手画眉。”当时他未曾当回事,还打趣栀娘,小小年纪就知道伺候角儿了。

今日在听栀娘说出此话,林老明白或许栀娘对这话的含义理解的并不深刻。但是他心中仍是五味杂陈。

另一边,郭老师与王惠也提起了林语栀。

“今日栀娘上台表演了。那孩子真是不错,初次上台也一点都不怯呢。真是戏曲世家出来的孩子,父母的天赋都被她继承了。”郭老师毫不吝惜的夸奖着林语栀。平时郭老师算是个严师,对于自己的徒弟从来都是吝惜夸奖的,点点头就算是夸赞了。但是栀娘这孩子今日真的让他惊艳呢。

王惠听到这个消息,眼底都是一种欣慰,转而又染上些许疑惑。“我问过栀娘,跟谁学的,她只说是跟林老。可是接触下来,又觉得她的感觉和林老不太像。”

“我也发觉此事,问过林老。林老说栀娘的启蒙是他来的,栀娘后期是跟迟老师学的。”

“迟小秋?”

看着王惠有些诧异的表情,郭老师重重的眨一下眼,肯定了她的答案。“原本栀娘的母亲就和迟老师一起跟随王吟秋先生学习的,关系就好。原本迟老师想等栀娘大一点的时候收为徒弟的。结果林老家发生了那样大的变故。栀娘成了那个样子,而且重孝期也不适合拜师。就当误了。”现在再说起林老家的意外,郭老师还是免不了叹息“之前栀娘病的时候,栀娘只跟着学习了乐器。现在栀娘好了,借着以前的底子,这唱功也是长进飞快。 ”

王惠听到这些,有点惋惜。她是很喜欢栀娘的,还想着收栀娘为徒弟呢。但按照现在这种情况看,她到是不能收栀娘了。“这孩子,前途无量阿。”

提起栀娘的前途。郭老师眸子却一下子暗淡了。“今日栀娘表演。介绍的时候,连自己的名字都没介绍。”

今日栀娘介绍时,只说了自己是德云社的演员。刚开始他以为栀娘是初次上台紧张,忘了。可是后来看她的表演,栀娘根本就不紧张。

若是不紧张,那不介绍自己,就是故意为之。

不热爱的演员,如何能成为名伶。栀娘的天赋,难道就要浪费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