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新闻社(2 / 2)
这中气十足的喊声压倒了室内所有声音,万籁俱寂下,所有人都在憋笑。
“咳,”叶黎以拳抵唇轻咳一声,开了个玩笑缓和气氛,“军训效果不错。”
陈祎尴尬得脸都红透,张张嘴颤巍巍地接话:“谢、谢谢学长……”
叶黎点头,把话题带回正轨:“说说你们组的计划吧。”
陈祎几乎又要说个“是”,硬生生憋回去才低头看眼自己桌上的草稿本,乖乖答话:“我们组打算负责第一天的报道,开场一篇,上午和下午的赛程各一篇。有关赛程的稿件预选主题关键词有‘旗开得胜’、‘鼓足干劲’、‘再接再厉’、‘势如破竹’等等,迎合大众口味也可以出有关颜值的报道,还有关于参赛队伍的介绍等等。组内分工的话,张迩和田柳负责素材收集和整理、李伞和杨司负责出稿、刘芜负责美工、我负责校对。大概是这样。”
叶黎跟顾晞对视,点点头。
顾晞看向陈祎:“总体OK。不过我们不需要做队伍介绍,这种事学校新闻部会做,他们也只会做这……”被叶黎踢了一脚,他收回话头装作无事发生过,“胆子可以大一点,娱乐性强没什么不好,娱乐新闻也是新闻,学校也确实没什么有营养的大新闻,也就校新……咳,你先坐下吧。”
陈祎缩缩脖子坐下,同组张迩和李伞凑在一起嘀嘀咕咕:“咱们社好像真的和新闻部不对付……”
顾晞眼神扫射叫他们闭嘴,问站着的两个组长:“你们俩谁先?”
两人对视,其中一个举手示意:“我先吧。”
“朱麒?”顾晞闻声望去,“讲。”
“我们组负责第三天,出两到三篇报道,其中一篇关于闭幕总结。关于赛程的报道主要看本校比赛结果,结果好就写‘完美收官’,不好就写‘再接再厉’、‘远方征程’。闭幕总结就是精彩瞬间汇总。我们还打算做焦点球队和队员的小采访,内容少就附在总结里,多就单开一篇。组内分工,我跑采访、徐犮做资料整理、柳玖和吴施出稿、陈拾遗美工、施飒校对。”
“嗯。要采访记得提前跟各个队伍的带队负责人打招呼约定,免得被人抢了机会还白瞎。”顾晞夹枪带棒地补充完,示意他坐下,又看向最后一个站着的,“林知溪?说吧。”
“啊,”被点名的人不自觉挺直脊背,支支吾吾,“我,我们组之前也定的是,第一天……”
——来了。老油条们心中同时闪过这两个字。
果然,顾晞闻言便从牙缝里挤出声轻嗤,接着意味深长道:“马后炮,要我给你买单吗?”
小姑娘脸上立刻红了一片,眼睛也泛起点水光:“不,不是……但是,现在我们的计划就……”
顾晞不为所动,还想再发扬一下优秀传统,被叶黎眼神制止了。
“两分钟。”叶黎放下笔,指尖敲敲桌面,“要改的也只有主题,如果有创意被抢先,是自己的锅。”
他话不太客气,林知溪还是如蒙大赦般松了口气,坐下跟组员们重新商讨起来。旁边两组似乎是有些同情,也提供了些点子。
顾晞没骂爽,瘪瘪嘴酸叶黎:“学长好善解人意。”
叶黎叹气:“人小姑娘给你吓得快哭了。”
顾晞轻轻拽他头发:“学长好温柔哦。”
叶黎无奈,握住他手捏了捏:“行了,吓唬吓唬人,教育作用到那儿就好。”
顾晞没声儿了,屈起指节勾住他手,十根手指挨挨蹭蹭,纠纠缠缠。
叶黎有点心虚,数着秒看两分钟过去马上叫停,抽手时又忍不住心痒,还想多碰一会儿。
小姑娘又站起来,这回总算能流畅开口:“我们负责第二天,做两篇报道,上午和下午各一篇,主题要视情况而定。报道后面附一个小栏目,征集整理观众视角观点。分工的话,我和孟衡收集观众意见并整理成稿、吴姝和刘喆写报道稿、赵纳美工、李典校对。”
“还行,就这样吧。”顾晞点头首肯。
叶黎收笔,合上本子将它夹在扉页上,沉默地等顾晞做总结。
顾晞看穿他镇静下的迫不及待,颇觉好笑,也顺他的意加快语速:“初步计划就这样定,详细的自己回去建个群商量,别在大群里吵。有不懂的就问,记得留指导员联系方式,别来问我,问我就是讨骂。详细计划定完了传文档给我,ddl周五。周四不做要求,我和其他学长会在这里,有问题也可以当面来咨询,在这里做组内讨论也行。别的……”他顿了顿,“暂时没了,现在自由商讨聚餐吃什么,方圆两公里内,十分钟之内给我答案,我请客。”
他手一挥,底下配合地响起阵欢呼,接着便乱成一团。
没正事时顾晞总是散漫的,眼下任务结束,他也顺理成章松懈下来,又赖回叶黎身上,抓起人搭在自己腰间的一只手掌,继续十指交缠挨挨蹭蹭。
有两个小鹌鹑凑上来,问无奈当着人肉垫子的叶黎:“学长你叫什么啊?也是我们社的吗?”
叶黎笑笑:“我叫叶黎,只是编外人员。”
“啊,”似乎是有些意外,两人愣了愣才接上,“为什么啊?”
可惜这问题触到了顾晞的霉头,他冷哼一声,用眼神赶人。
叶黎不动声色地拍拍他,温和地打太极:“也是无奈之举。你们不去讨论吗?看样子快定下来了。”
两人立马被转移注意力,急匆匆扎回人群。
叶黎这才数落他:“还在记仇。”
顾晞哼哼:“我与新闻部不共戴天。”</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