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三个月后(1 / 2)

加入书签

时光如同白驹过隙,三个月一晃而过。

天空蔚蓝白云悠悠,世间万物都在悄然地生长,平静而祥和。

此刻在麒天国朝堂之上,却是一片形势紧张。

顾长雍将手中的宣战文书一轻轻的放在右手边上,俨然是孤漠国的宣战书。

“不知诸位对此宣战书有何看法?”

“回禀大人,下官以为,此战不得不战!”

“不可,万万不可,如今陛下久不临朝,不宜大动干戈。”

“李大人此言差矣,孤漠国不顾四国朝会的规定,贸然发动战争,若不应战,还以为我天麒国怕了他。”

“非也,下官以为…”

整个朝堂上沸反盈天,议论纷纷,而顾长雍坐在高堂之上沉默不语,也并不阻止朝堂之上的讨论。

主战派和主和派两派在操场上争论大概有一个多时辰,诸位大臣也都口干舌燥,于是都纷纷停了下来,都喊着还请首辅大人决断,抬头看着顾长雍。

顾长雍抬头看着位列末尾的周世昌,出言道:“不知道新科状元是如何看的?为何一言不发?”

周世昌没有想到顾长雍居然越过诸位大臣,直点在他的身上,这引得朝中大臣纷纷侧目,而这位朝堂上的新贵不卑不亢的出列答道:“下官以为首辅大人心中已有答案,而下官必定以首辅大人马首是瞻。”

顾长雍听了之后,面色如常,只是微微的点头,说了句:“好。”

顾长雍此言一落,诸位大臣心中便已有数。

韩高又一次颤颤巍巍的站了出来,不怕死的说道:“此事还要请陛下决断。”

“韩大人的忠心,本官都看在眼里,真不亏是陛下的恩师,韩大人有心了。”

顾长雍这话说的不咸不淡,让底下的大臣也不知道是褒还是贬,一个个低着头,噤若寒蝉。

在朝堂之上,顾长雍没有立刻做出决定,而是宣布了退朝。退朝之后,刑部尚书赵平搀扶着韩高,苦笑着说:“韩大人呀,咱们首辅大人也是一心为陛下着想的,您老呀,就安安心,别整天疑神疑鬼的。”

“赵大人,你不知道,先帝临走之前拉着我的手,将陛下托付给老朽,老朽怎敢怠慢,纵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定要替先帝守住安氏的江山。”

“韩大人,慎言慎言啊。”

赵平一听韩高越说越夸张,好像安氏的江山很快就要不复存在了一样,吓得他一个哆嗦,赶紧松开了韩高与他保持距离。

这个老东西仗着自己是帝师,又是托孤大臣可以任性妄为,随口胡说八道,可是他却不能够参和。

更何况,满朝文武百官凡是有一定资历的谁不知道,先帝最后见的一位大臣明明是顾长雍,哪里是他韩高?

顾长雍下朝之后,去了安锦绣的寝宫,隐十五跪倒在地。

“参见首辅大人。”

“起来吧,最近总有大臣前来看望,辛苦你了。”

“这是十五应该做的,十五愿为摄政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隐十五跪在地上,抬头看了一眼顾长雍,她只来得及看见顾长雍越发消瘦的下巴和宽大衣袖底下骨节分明的手。隐十五眼眸变得深邃无比,似乎在下什么决定。

顾家哥哥,既然你过的如此辛苦,那就让我帮你一把吧。

“不是为我,是为陛下,我们要替她守护好这大好的河山。”

顾长雍说完之后并没有做过多的停留,直接离开了。

隐十五缓缓站起身来,她抚摸着自己绝世的容颜,这是安锦绣的脸,不是她那张被毁了容的丑陋的脸。

可是此刻这张绝世的脸上带着似笑似哭的表情,僵硬极了,一时之间显得有些诡异,如同一个假面玩偶。

顾长雍离开安锦绣的锦绣宫,直接去了勤政殿,勤政殿里以魏延亭为首的内阁成员一个不落的全在这里,而令人惊讶的是,朝堂之上的武将将领也都在此。

“下官参见首辅大人。”

群臣看见顾长雍进来之后,纷纷行礼。

顾长雍没有再虚与委蛇,坐在主位置上说道:“不必多礼,孤漠国此番蠢蠢欲动,不知哪位将领愿做先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