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四十六章(1 / 2)

加入书签

明定开始紧锣密鼓的安排起来。

命人快马追上荣志生, 将自己要的粮种工具列好, 要他必须于明年二月全部准备齐全送去蔡州。

又命人快马去给江城的孟会全送信, 要他全力支持荣志生。必须将荣志生要的粮种在年前备好。

既然要主理蔡州春耕之事, 那必得再亲去蔡州一趟的。

明定轻车简从来到蔡州, 跟蔡州知府高应鹏在一起商讨明年春耕之事。

当得知明定会安排商人先行借贷粮种农具给到蔡州民众, 高应鹏激动的心情简直无于言表。

这下好了, 自己不用担心乌纱帽不得保的事了。这些时日,自己可真称得上夙夜担忧了。

虽说天灾人祸不是他能定的,但, 在自己的治下出了这么大的灾情,皇上知道了,总是心里不大高兴的。

如果明年灾后的耕种没有好好的恢复, 那后果不用想也知道了。

没有种粮就没有粮收, 没有粮收,民众又得饿肚子了, 到时, 又得请求朝廷赈灾了。如这个灾情折子明年报上去了, 自己这个蔡州知府恐怕也是做到头了。

现在好了, 皇上又派李明定来了, 且不说明年的春耕能不能如期进行, 至少,自己多了个顶缸的人了。

当然了,这是最坏的打算了。既然来了帮手, 那就尽量做好, 事情做好,自己也得名得利不是。

于是,高应鹏对李明定的要求各谓是有求必应,要求所有属僚必须全力支持李明定。

这样好的做事氛围,使得明定顺利的将自己在江城那套推行了下去,当然也是征求过高应鹏的意见,做了些适合蔡州方面的改动。

蔡州民众对于先行借贷,粮收后再还之事还是心有疑虑的,毕竟听多了太多的高利贷弄得家破人亡之事的。

于是,明定,让人立即大肆宣扬他在江城的功绩。

接着,又发公告,前三名先行去到里正处登记借贷粮种工具的,可马上领到农具,且明年粮种农具之钱都不用还了。另对第一个登记的人,再行奖励纹银二两。

竟有如此好事?反正也不需要什么,只是登记一下而,于是,还真有那胆大之人去了。还真领到农具,并得到了赏赐了。

于是,这次赈灾主理之人李侍郎的事迹也流传开来了,原来,这真是个青天一样的人物啊,在江城都已经声名赫赫了。

民众总是从众,也是喜崇拜的。

这样一个一心为民的大人物,又是朝廷钦派来的,想来是错不了的。你看,前面的人不都得到赏赐了么。

反正就记个名而已,又不少块肉。而且,万一不去记名,明年粮种来了,却不给自家了,可怎生是好呢。遂,蔡州之人可谓是蜂拥而至的去里正处登记了。

事情进展很顺利,明定很快汇总到了蔡州所需,命人快马加鞭送往江城。

明定在蔡州热火朝天的赈灾着。朝中,现在对户部尚书的争夺却已达到白热化。

对此,平川侯一系也不急,不但不阻挠拆台,反而整天架柴拱火,恨不能这把火越烧越旺才好。

这日,明定报告在蔡州的事务的折子到京了。

看到明定在信中列得一项项赈灾事宜。样样详尽,一看就是用心用力了的。康成帝大为高兴,不错,这李明定还真是个能吏。

再看看朝中吵成一团的众人,心气非常不顺;争争,就知道争,没一个是真心为君分忧的。

心气不顺的康成帝大怒,将争的唾沫横飞一群人大骂了一顿:“尔等就知道争权夺利。看看李明定现在做了多少事了?你们呢?都下去反省去吧。”

被骂反省的人,当然也有成王了。

成王在朝中不顺,德妃在后宫也遇到麻烦了。

她的贴身嬷嬷正在跟她报:“娘娘,那东偏殿的好像这个月没有换洗。”

东偏殿?那不就是梅苏苏么难不成,那贱人竟然有了?!

德妃皱眉疑惑道:“怎么会,听老四家的讲,这贱人在送进来时,都已经是灌了药的,你不会看错?”

周嬷嬷肯定道:“一直有命人在看着的,这贱人的月事一向很准的,这次却是迟了好些天儿了。娘娘,你看我们要不要……”

德妃道:“当然要,这贱人也配孕有皇种?!”

周嬷嬷也清楚,这不光是配不配的问题,这皇家之事,一向说不准。真让这梅苏苏生下皇子,那日后之事,还谓为可知啊。

就算这担忧还是日后之事,目前摆在面前的就是:真让她生下来,有了自己的筹码,日后恐怕是不好用梅苏苏了,梅苏苏也未必会听他们的使唤。

第二日,梅苏苏来给德妃请安。

寒暄后,宫女端上果茶,梅苏苏一闻这茶中之味,瞬间明白了,看来,自己怀孕之事,德妃已是知晓。

自己还是小看德妃了,想着自己有金手指,又自恃是穿越者,当然是理所应当的主角。所有的事情,理应偏向自己才好。怀孕之事,自己是瞒了又瞒,没想到,还是没到三个月就被德妃知道了。

德妃见梅苏苏一直不肯喝这果茶,也是心中明了,看来,这个贱人真是有孕了。

两人貌合神离的一正嘘寒问暖之后,请安也就告一段落了。

梅苏苏见今日德妃之状,心知,这宁安宫自己是不能再住下了。自己一直想脱离德妃的控制,要不,就借此机会摆脱好了。

梅苏苏还在想着办法,但关于她怀孕的事,却是已经传遍后宫。

当听得心腹之人传来的消息,她心中大怒,想不到这德妃下手竟然这样快。

这样下去可不行,看来,德妃是要将自己变成众矢之的。

梅苏苏最大的靠山就康成帝,看来,得在康成帝身上使劲儿了。

这日康成帝正在御花园中散心。忽然,一阵悠扬的歌声飘了过来,康成帝凝神听了一下对王得前道:“听这声音像梅婉仪的,让人去将她请过来。”

梅婉仪摇曳生姿的来到康成帝面前,眉目含情的看着他道:“皇上。苏苏有礼了。”

康成帝拉过她道:“婉仪不必多礼了,来,过来陪朕说说话儿。”

梅婉仪一直是以解语花的形象示于康成帝的,如何愉快的跟康成帝聊天一向是她的金手指之一。

两人气氛甚好的说着话儿。

说得一阵子,见日头正好,康成帝跟梅婉仪两人边走边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