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2 / 2)
终于拖到不能再拖,我带着阿渡永娘去青鸾殿送礼。身后跟着十二对宫娥,持着翟扇,捧着礼匣,排成阵势浩大的队列,浩浩荡荡地去青鸾殿。
永娘说这是正妻的规格,不能错了规矩。
好吧,又是我当时没背好的规矩。
赵瑟瑟刚解了禁,气色不太好,但是对我的到来还是表示很开心。
承恩殿给她送过消息,所以她早早立在台阶下等着我。天晚容易起风,照李承鄞的说法她又是个娇嫩的,万一惹出病来就不好了。
我怕她等太久,急急往前走没留神脚下,踩到了自己裙子。
踩地的时候感觉到异样,已经来不及了,我预料到自己要摔倒,结果被赵良娣扶住。
她紧张地说:“姐姐小心。”
我脚下不稳,差点又要拉着她也倒下。
我怎么记得她比我还大两岁呢……
虽然赵良娣扶住我,脚还是崴了,她忙搀我坐到软榻上,又派宫娥去给我沏茶。
我眼疾手快,止住了宫娥:“诶,不用了。”
“有酒吗?”
“酒?”赵良娣也懵了,反应过来才说:“快让人把甜酒拿过来。”
她说这话的时候,永娘不住地给我使眼色,我就冲阿渡使眼色。阿渡点头,把永娘反剪了手。
一杯甜酒下肚,永娘趁机命人呈上了礼物,赵良娣离座对我行礼。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在有永娘。阿渡放开她,她利落地扶起赵良娣,哄着她说话。赵良娣夸我送的脂粉成色好,我指了指永娘,她心领神会又夸我有个得力女官。
我坐在一旁看她俩说笑,赵良娣声音很温柔,仪态也大方。她委身做了李承鄞的侧室还能和和气气,我也不觉得她有多讨厌。
我心里叹了口气,先前我不喜欢李承鄞的时候,当然看不上赵瑟瑟的做法,现在我也和她一般喜欢,竟然也能理解了。
出门后,永娘让我小心赵良娣,我不懂,她和我说赵良娣并不是好相与的人。
我半信半疑,不过永娘不会害我,她比我入宫早,看人看事都很透彻。
当晚李承鄞突然闯进了承恩殿,把我和赵良娣见面的事仔仔细细盘问清楚,又不明不白地走了。
“他这就是怕我害了他的赵良娣!”
“小人!”
“阿渡,你也来跟着我骂!”
阿渡愣了一下,开始胡乱比划。永娘急急催我去睡觉,她怕承恩殿有人听了去报给太子。
我倒是不怕,李承鄞给我休了,我就回西州去,长长久久地陪着阿爹阿娘。
宫里又冒出了刺客的消息,宫门的侍卫比之前多了好些人。阿渡劝我避避风头,别被误认为刺客,过上一阵子再出宫。
我在承恩殿好生无趣,永宁珞熙被太奶奶留到身边一同去山庄避暑,这宫里就没人陪我了。
好在小石潭还在,我又多了个去处。
我和阿渡再次去的时候,她听到动静立马拔出金错刀,过了好一会,也没人出来,静得我听见心跳咚咚的响。
阿渡陪着我在小潭附近闲坐,我和她说话她就跟我比划。累了,就仰天躺在石头上,对着澈蓝的高空发呆。偶尔也会折一枚草叶,吹出奇怪的曲调。
我在西州吹过中原商人送我的柳笛,也是不成什么曲调,我便知道我可能也只会吹筚篥了。
那潭水清凉得很,清清楚楚地映着我的样子,我高兴地脱了鞋在岸边踏水玩。我记得丹蚩也有这样清凉的一个小潭,我一边踏水,一边唱歌,还有人陪我说话。
奇怪了,我又不记得那人是谁了。
一整个夏天,我都躲在小石潭附近的绿荫里,和阿渡快快活活地斗虫,踏水,吹草叶。日头慢慢落下,我就和阿渡整理好衣服回宫。
我背后没长眼睛,有时候沾了草屑也不知道。阿渡一时忘了,回去准被永娘絮叨。
翻来覆去就是那几句。
什么太子妃要注重仪态,要做东宫的表率。
一开始我还回复她:“小石潭又没人,谁也不知道太子妃在那。”后来我就懒了,回来倒头大睡。永娘没办法,召来宫娥替我擦脸更衣。
“去小石潭也好,太子妃比之前老实多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