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2 章(2 / 2)

加入书签

可喜可贺。

大婚那天,除了公主们住的地方装点的喜气洋洋,其他地方一切照旧。也是,皇帝几十个妹妹几十个女儿,宫里几乎每年都会嫁公主,皇子大婚他老人家还能来看看,公主大婚连看都没空看。

安定公主从出生起,也只有在年终大宴上才知道父亲长什么样,也不能指望皇帝还记得她这个女儿。

安定公主的母亲是九嫔之一的冯充容,冯家官职不大不小,冯充容年轻时也得过一阵子宠,可惜没生下皇子。后宫美女云集,冯充容很快便失了宠,能坐上充容的位子,还是张皇后看她老实,怕新进宫的美人们坐上高位,对她产生威胁,便向圣上力荐她的。

冯充容老实温和了半辈子,这次却再也带不上微笑的面孔,她坐在安定公主的床上,抱着女儿默默垂泪。安定公主也在哭,宫里要时时刻刻带着笑脸,哪怕再伤心,也只能躲在被子里偷偷的哭,只有出嫁的这天,她可以扑在母亲怀里痛哭,不必担心引来管教嬷嬷的训斥。

最后还是冯充容见公主们来了,先收住泪水去了外间,把地方留给她们小姐妹告别。

安定公主头戴凤冠,一身大红色的嫁衣,此刻双眼通红,手中的帕子都快拧出水来。八公主把她的帕子取走,又把自己的帕子塞到她手里。

安定公主虽然不是去和亲,嫁的又是威名赫赫的将军之子,按理说是门好亲事,可胡琰作为武将的儿子,自小跟随父亲镇守边关,胡家在京城的只有胡容兴的老母和小儿子。她成婚后便要和夫君回西北去,边关安定还好,十年八年还能回来一趟,运气不好安定公主一去就是永别。

古代女人的命运就是这样,哪怕是公主,也逃不开,所以冯充容才哭的那么伤心。

众人奉上礼物,八公主送的是一幅画,十一公主的母亲是美人、十二公主的母亲是才人,都是宫里的小透明,所以她二人送的是簪子。

十五公主的母亲是德妃,能做到一等夫人,私房想必是不少的,她给十五公主准备的是一对累丝凤钗,最后安乐郡主的是对羊脂玉镯。

顾宁儿拿出她的礼物,“这是奴婢自己做的,还望公主莫嫌弃。”

听说是顾宁儿自己做的,众公主便来了兴趣,十五公主仗着人小,催促安定公主,“七姐你快打开让我们瞧瞧。”

安定公主觉得当众打开别人送的东西不好,可众人都好奇,她便看向顾宁儿,见顾宁儿点头,便拿出了扇子。

碧色的扇套是顾宁儿请寿儿帮忙绣的,扇子是用白檀木制得,木片削的极薄。正面刻的众人从家里出来,头簪鲜花往城外走去,反面是到达河边游湖泛舟,饮酒嬉戏。下面坠了块白玉扇坠,扇坠的穗子也是她自己染的蓝白渐变色,看上去独具匠心,扇起风来,还有股檀木独有的香气。

安定公主抚着扇面问,“这上面雕的可是长安?”

“对,是去年春天我去踏青见到的场景。” 清明上河图的盗版上巳节踏青图 <()>

安定公主虽是长安人,但她一次都没有踏出过皇城,这一次出去就要远离家乡。女子本就多愁善感,安定公主突然就泣不成声。“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故人难聚......”

顾宁儿无奈,古代西北荒凉主要是没水,她身为公主和西北大将的儿媳妇,吃喝肯定是不愁的,就是和母亲此生再难见了。

顾宁儿凑到安定公主耳边,轻声道:“公主莫要难过,还是多劝劝冯嫔娘娘,保重身体长命百岁要紧。等将来.....您将冯嫔娘娘接到身边不就是了?”

安定公主听到这般大逆不道的话,也只是惊讶了一瞬,随后便是恍然大悟。顾宁儿说的对,皇帝驾崩后,有子的妃嫔可以选择和子女居住,她将来是要跟去西北,可胡家在京城,她按理是嫁在京城的,所以她是有公主府的,到时把母亲接到自己府上养老就是。

掏出帕子抹干眼泪,安定公主抓着顾宁儿的手,“顾妹妹一席话,让我如醍醐灌顶,妹妹对我的大恩,我定会铭记在心。”

顾宁儿有点不好意思,她其实是有目的的。

按照当朝律法,太子行事失败,顾氏夫妇死,她和顾朗发卖为奴,第二种他们全家流放。

本朝的流放多是流到西北之地,充当军户,就是在外族来犯的时候,你要上阵打仗,其他时候在大西北种地,种的粮食也不是你的,要上缴给当地驻军,你只能留下一小部分,保证饿不死罢了。

而流放之路,比唐僧取经都难,能活着到流放之地,都算你运气好,所以才说流刑是仅次于死刑的刑罚。

胡将军是西北大将,她和安定公主是同窗,如果将来真被流放,凭着她们的关系,不干活是不可能的,但至少不会被当地小吏欺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