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免(2 / 2)
张英看了一眼胤礽,默默的闭了嘴,李光地看着胤礽的变化,眼里复杂不已。
“殿下……殿下饶命啊”赵冬如何也想不到,自己是太子的人,还被太子给办了,难道是平常送礼送少了?
“这件事本宫自会向皇上说明,没什么事都退下吧”
“臣等告退”
大臣们陆陆续续的退出乾清宫,张英和李光地走在一起,一同看了眼乾清宫,张英开口道“李大人,你有没有感受到太子殿下变了。”
李光地一边往前走,语重心长的道“是啊,殿下长大了,我们教他的学问也渐渐的用上了,老夫欣慰啊。”
“李大人,何必如此谨慎呢?”张英讪讪的开口,感觉李光地和太子殿下又近了一步,难道是他最近忙的没时间和殿下联络感情了?
“走吧,殿下如今越来越有一个君王的气度,我们应该欣慰”李光地又回头看了一眼光芒照耀下闪闪发光的乾清宫,满眼晦涩,转身朝宫外走去,脑中回想起那日殿下在后花园的话,李光地知道,殿下的心思早已经发生了变化。
乾清宫内,胤礽踱步到了正殿,挥退了所有人,空旷的殿内龙涎香弥漫,看着高处的龙椅,胤礽慢慢的走了过去,骨节分明的手指轻轻的摸上金龙,一寸一寸,是那样让人爱不释手,绕着走了一圈,慢慢的停在了龙椅前,转身,坐了上去,微微高出的地势显示了坐在这里的人的地位,曾经他幻想过坐在龙椅上感觉,掌握人间的生死大权,指点万里江山,可从未真正的逾越过,如今坐在这里,视野开阔,这种唯我独尊的感觉确实不错,如果他坐上了这个位置,今天就不会有张英质疑的话,就不会有接下来的事了。
阴狠的看着远处,这辈子,他一定要坐上这个龙椅,才对得起他重活一世。
起身,毫不留念的进了偏殿,叫来德柱研磨,沉思片刻,挥舞着狼毫,把今日发生的事一字不差的写了下来,看着满满一本奏折,密封后送去前线。
写完后,独自出了门,站在乾清宫殿前,遥望远方,这里的地势比任何一处都要高,朦胧间可瞧见远处的宫殿房檐,他从小在乾清宫长大,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水都非常熟悉,却从没有这种睥睨众生的感觉,可能是因为他一直都往后看,把心思花在了这里的人身上,而错过了很多美丽的风景。
皇上的态度,不外乎两种,一种默认自己的做法,毕竟现在的皇上还是宠他的,另一种呵斥自己擅自做主,他记得,前世也是这两年,皇上开始对自己越来越不满,因为在他监国期间,想做出一番事业,让皇上刮目相看,所以经常出宫游玩,明查暗访,严厉打击贪官污吏,对朝堂上的事听之任之,更是袒护自己的人,后来,下面的官员开始打着自己的名号行事,越来越过分,康熙三十九年,叔公被弹劾,四十年在皇上的施压下,不得不辞官乞休,只可惜帝王的疑心病太重,哪怕自己谨小慎微,对皇帝言听计从,也未能撼动他半分,时隔两年,叔公依旧被下狱,在牢中自尽,凄凄惨惨的走完了他的一生。
从日暮到黑夜,胤礽不知站了多久,站在石栏前,身躯挺的笔直,一身白色锦袍,在风中涌动,瓜尔佳站在低处,仰望着自己的丈夫,满心欢喜。
提着食盒走上台阶,把盒子放在桌上,从手臂上取下斗篷,走了过去。
听到食盒落桌的声音,胤礽眼神动了动,转身过来。
“殿下,夜里凉”蓝静为胤礽系上披风,轻声的提醒。
胤礽看着来人,肩上的斗篷带来微微的暖意,心里划过一丝感动,她这个妻子,倒是做的尽职尽责,前世的太子妃哪会为自己着想,只要大事上不出错,从没想过他这个丈夫,心里想的念的都是别人,自从知道真相后,他从不踏进瓜尔佳的房门,往后余生,互看不顺眼。
“跟了本宫,要苦了你了”胤礽无厘头的说道。
“殿下此话何意,能嫁给殿下,是臣妾三生修来的福气”瓜尔佳一边说着,一边把刚做的糕点从食盒里取出来,一脸温柔,此时不是一个太子妃在关心他,而是一个妻子,一个爱他的人。
“对了,我听说你有个堂叔在山东当布政使,一直想回京是吗?”胤礽坐在桌前,随意的问道。
蓝静不知道胤礽要做什么,却还是仔细的回到“嗯,我五叔石季封,十年前到山东任职,全家都搬了过去,如今三玛法和三玛嬷都老了,就想让堂叔回京,在身边尽孝,只是一直都没有寻到机会。”
胤礽没说话,却把这事记心上了,等过些日子皇上回来,胤礽就打算把这石季封调回来,省得石家的人在朝堂上越来越少。
没过几日,胤礽就收到了康熙回复的消息,奏折上只有短短四个字“朕知道了”
胤礽拿不准康熙的态度,但可以肯定此次试探,康熙对自己一意孤行的态度好不到哪里去,可是胤礽并没有放在心上,康熙的心情他早已不在乎,况且此次任免的大臣全是自己的人,就算康熙不悦,也肯定不会表现出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