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真相(2 / 2)

加入书签

“他其实很孤独”李钟伦是胤礽的哈哈珠子,从小陪在他身边,还记得第一次刚进宫的时候,那时候才六岁,一身杏黄色太子服的胤礽一个人蹲在鹅卵石小道上数蚂蚁,身后的太监宫女有十多二十人,可是李钟伦就是觉得他很孤独,当时李光地告诉他,这就是他未来主子的时候,他跑了过去,蹲在他身边问他“你在做什么?”

小胤礽抬头看了他一眼,随后又数起蚂蚁来了。

“你为什么要数蚂蚁啊?”两个小小的身子凑在一起。

“没人陪我玩,只能数蚂蚁”小胤礽一边说,一边数。

“你的兄弟姐妹呢?”

“宫里只有我一个小孩”

“我叫李钟伦,以后就是你的哈哈珠子了,以后我陪着你”小李钟伦站起来伸出手,真诚的说道。

小胤礽起身,看了看李钟伦,转身走了,后来,他天天跟在他身边,两人渐渐的长大,懂得越来越多,宫里的孩子也越来越多,胤禩因为生母地位不高,从小被抱到钟粹宫给惠妃扶养,所以一直跟在胤褆身后,后来四阿哥也和十三阿哥走的近,九阿哥和十阿哥一起长大,十四阿哥和十五阿哥一起长大,而他身后,始终只有他一人,他曾经想过会一辈子在胤礽身边帮助他,可是如今却……

“你为太子做了那么多,可他是怎么对你的,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有重视过你吗?用你的时候才想着你,你不想走,我不逼你,我自己走就是”暮语起身离开,李钟伦看着她的背影,没有追出去,他该静静了,想想要如何抉择。

胤礽一路无言的回了宫,把自己一个人关在书房里,不吃不喝,脑中不断回想着两人从小一起长大的画面,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李仲伦都无条件的站在他身边,还记得八岁那年甩开伺候的宫人独自跑出了李府,结果因为穿着太华丽,他们在街上被一群小混混拦着,要他们给银子,可二人从小都是被人伺候惯的人,哪知道银子是什么,两人不给,小混混们就直接撸袖子开打,两个小小的身影依旧不害怕,相视一眼,直接冲入人群打了起来,结果是两人被打得鼻青脸肿,十五岁的时候,两人一起去逛青楼,被李光地当场抓住,李钟伦替他挨了两倍的板子,半年没有下床,他们一起去偷看京城第一美人洗澡,一起到街边吃馄饨导致双双拉肚子,一幅幅画面,清晰无比的闪过,让胤礽留恋,他以为他们会一辈子走下去,他为君,他为臣,朝堂上兄弟联手,政治清明,创造一段君臣佳话,私下可以一起下棋饮茶,谈天说地,做一对蓝颜知己。

自从那日之后,胤礽脸上很少再出现笑容,走到哪儿都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子,眼看着科举一天天接近,他却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

“殿下,李公子送来了苏勋历包庇下属强J民女的犯罪证据”德柱把奏章呈给胤礽,他随便的翻开看看,了解了事情的始末后,又丢在了一边。

“最近他在做什么?伤好些了吗?”胤礽悠悠的问道。

“已经好的差不多了,闲时在家练字,画画,有时也会和暮语格格出去游玩。”德柱小心翼翼的回到。

胤礽疲惫的闭着眼,世得,你真的要离开吗?

第二日乾清宫,胤礽直接把奏章呈给康熙,打的康熙措手不及,目光不善的盯着胤礽。

“太子所查之事可否属实?”康熙看着周折,一个字一个字的阅读。

“回皇上,句句属实”胤礽淡淡的说道。

康熙继续等着奏折,问道“各位爱卿对礼部尚书,礼部侍郎,銮仪使贪污受贿,包庇属下犯罪等罪证怎么看?”

“皇上,三人做出有损朝廷微信的事,应当严惩”不知是谁说了一句,身后的大臣一同附和,唯独胤褆的人没说话,都被太子拿到证据了,他们怎么辩解?

康熙看了一眼殿内的大臣,道“先夺去礼部尚书崔永晨监考官的资格,另外连同杜检名和苏勋历一起打入天牢,等查明后在定夺。”

“另外,朕让你物色的人选如何了?”康熙看着胤礽问道。

胤礽拱手道“回皇上,臣以为文华殿大学士张大人学识广泛,一生从政经验丰富,当此次的主考官再合适不过。”

康熙看了一眼张英,点点头“朕也是这么想的”

“张英听旨,朕封你为此次的主考官,严格执行科举考试制度,选拔人才,同时任命为礼部尚书,即时上任,不得有误”

“多谢皇上隆恩”张英出立谢恩,一场科举受贿案就是结束。

“二哥,你最近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胤禛观察着胤礽的表情,最近一直毫无喜色,他早就想问了,可是一直逮不到机会。

“无事”

胤礽一直往前走,明显要回宫,胤禛犹豫着要不要跟上去,最后还是选择了出宫。

路过御花园的时候,正好遇到张廷玉,胤禛一脸惊讶的看着他“衡臣你怎么在这?”

张廷玉行了一礼,回到“皇上刚召见完微臣,正准备出宫”

“是为什么事吗?”胤禛不解的问道。

“就是问问今年科举考试臣准备得怎么样了?”

胤禛道“我相信你,你读了那么多圣贤书,一定能金榜贴名。”

张廷玉一笑“并非如此,我刚得知皇上任命家父为此次监考官,为了避嫌,所以我就不参加了。”

“不参加了?那多可惜,下次又要等三年了”胤禛惋惜的说道。

“无妨,三年我又能看很多书了”张廷玉调笑道,惹得胤禛一愣,随后跟他笑了起来,胤禛无奈摇摇头,他心态到真好。

“那我们一起出宫吧。”胤禛说完,和张廷玉一起往外走。

此次临时更换主考官,让京城的学子们一脸懵,随后反应过来后一阵惊喜,原来担心无法进入考场的学子们不知从何处听说了太子和四阿哥彻查贪官的事,肃清了考场,让所有的才子们能一展抱负,顿时欢欣鼓舞,一时间整个京城都流传着当今太子严惩贪官,还天下学子一片清明的美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