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石府(2 / 2)

加入书签

胤礽转身,定定的看着她,面上挑不出毛病,眼底却是冷漠,身为武将的女儿,本就没那么多规矩,却对自己恭恭敬敬,一言一行,一丝不苟,前世得知要娶她时,高高兴兴的来石府提亲,想着自己终于有正妻了,以后一定会互敬互爱,相互扶持,却没看到她眼里的抵触和无奈,如今情景再现,胤礽像一个局外人一样看着她,才明白,很多事情,从一开始就错了。

“本宫倒觉得那海棠茶应该也不错”胤礽指着墙角边的海棠,她倒是有心,连胤禛喜欢什么花都知道。

蓝敏一愣,不解的回到“臣女未曾尝试过。”

胤礽收敛了心中的怒气,又恢复了那个淡然的皇太子,坐在石凳上,悠悠的开口“本宫今日来,是得了皇阿玛的暗旨,有意选你做太子妃,所以想问问你,是否心甘情愿的想嫁给本宫。”

胤礽侧对着蓝敏,导致她看不到他的情绪,总觉得眼前的人知道些什么,想起那日胤礽说胤禛的话,可能是因为心虚,抬头有些不安的问道“殿下此话何意?”

“你听到的意思”胤礽也不拐弯抹角,更不着急,慢慢的等她回答。

“能嫁给殿下,是臣女三生修来的福气,臣女怎会不愿。”蓝敏毫不犹豫的回答,康熙下旨,哪有抗旨的余地,而且阿玛病逝,家族中再无一人能撑起石家,如果她进宫做了太子妃,希望未来,太子能庇佑石家,更何况,胤禛已经把话说的清楚,他不会对不起眼前的人,她和他再无可能,既然如此,她又怎么会推了将来能母仪天下的机会,一直以来摇摆不定的心在这一刻,似乎知道该怎么选了。

胤礽盯着她,无意的说道“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你心中可有喜欢的人?”

蓝敏一惊,盯着胤礽的眼神充满了忐忑,难道他知道?不可能,她和胤禛见面都很小心,不可能有人知道,想到此,稍微定了定神“臣女自幼家教严格,不曾喜欢谁。”

胤礽看着她视死如归的样子,也不在多说,却有一个念头油然而生,既然已经决定改变历史,那为何不从现在开始,前世她是太子妃,如果这一世不是呢?

前世他不知道有这一段,娶进门后也互敬互爱了一段时间,直到三十七年皇上大封皇子时,她偷偷见了胤禛,恰好被他听到,他才知道她心中另有其人,难怪对自己的事不上心,不排斥,后来他气不过,跑到主殿和她大吵一架,从此以后再没有进过她的院子,哪怕康熙下旨,胤礽也抗旨不尊,可是蓝敏背叛自己的事,如今想起来依旧生气,顿时眉间染上一层阴郁,回头,阴翳的盯着蓝敏。

“老四虽然和乌拉那拉定了婚,可一直没有成亲,都以本宫未成亲为由推后了,想必他是为了你吧!”

蓝敏惊慌失措的喊到“殿……殿下”

胤礽刚开口,蓝敏就慌了,毕竟这些事真的存在,他果然是知道的,所以今日来兴师问罪了?

“你不必惊慌,本宫不会将你怎么样,只要你说一句不愿意,本宫定成全了你们。”

胤礽的态度转的太快,加上蓝敏心虚,也不准胤礽的态度,一开口就暴露了自己“请殿下赎罪,臣女确实和四阿哥有情,可臣女也知道轻重,从今以后,绝不会再有非分之想,定会做好一个妻子的本分”

胤礽看着跪在地上的人,不知该怒还是该笑“就那么确定,本宫会娶一个心里有别人的女人,别忘了,只要本宫不想,皇上并不会拿我怎么样。”

“殿下,求您宽恕臣女,一切都是臣女的错,阿玛刚过世,石家经不起任何风浪了,我发誓,以后绝不会再见四阿哥,心里也不会想着他,如违此誓,让臣女不得好死。”蓝敏死死的抱住胤礽的裙摆,她千不该万不该去见胤禛的,否则也不会被人看了去,还让太子知道了。

“原来你这么为石家着想,本宫给过你机会,你却不知所谓,你真的是为石家着想,还是舍不得皇后的权利?”

‘都是你,要不是你这么窝囊,我又怎么会做不了皇后’胤礽脑海中想起前世蓝敏对自己说的最后一句话,心情愈发的不好。

“殿下”蓝敏惊恐的看着胤礽,怎么她想什么胤礽都知道,难道太子殿下会读心术。

胤礽眼神幽深的看着蓝敏,仿佛无尽的深渊,让人窒息,蓝敏不敢开口,只能保持原来的姿势跪着。

不知过了多久,胤礽收回目光,蹲下身,抬起她的下颚,用力掐住,看着她的眼睛“其实你的眼光不错”

你要是嫁给了老四,也能混个妃子当当。

胤礽甩开蓝敏的脸,起身出了凉亭。

皇宫啊,真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当年口口声声为了爱情愿意放弃一切的人,最终都因为权利而迷了眼睛。

胤礽往外走,没注意前方。

蓝静身着一件蓝色旗装走来,步态轻盈,和胤礽相对而来,避无可避之下,屈身行礼“臣女见过太子殿下”

胤礽抬眼看去,道“你是蓝静?”

“殿下识得臣女?”蓝静惊讶的看着胤礽,太子怎么会认得她。

胤礽不答,静静的看着她,难道他就是裕亲王府保泰的继福晋?石文柄的嫡次女蓝静?此人眉目清秀,容貌偏上等,又一脸温柔,果然是做嫡福晋的人。

“臣女告退”蓝静知道眼前的人是要和自己姐姐成亲的人,所以行礼后就退了下去。

胤礽赞赏的点点头,不说别的,这石府的家教是极好的,否则三个女儿也不会都嫁给皇家人了。

胤礽似乎想到了什么,看着蓝静离开的背影,计上心头,邪魅的一笑,大步出了石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