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2章 命将出击(2 / 2)

加入书签

大臣们避到一边,让四个年轻人过来。

皇帝看着他们,笑容极为亲切,连连点头说:

“好!好!好!,都是少年才俊!朕倒一时忘记了!诸位都是流沙国来的,屡建功勋,威名素著,军士们谁不知道——你们也不须过谦,军中的事务,朕有耳目,是一点一滴都知道的——如若派遣四位去分领各营,想那军士都会心悦诚服。”

“这样吧!沈雷,”他扭头吩咐站在身边的大将军,“你就照平日任命下属口气,找几张纸,写就四道委札,命他四人分统四营,都是校尉名头。要他们即刻收受兵权,率部集合,齐赴北门中间城楼,就是顺天门外听点。朕要亲自号令。”

沈雷答应了一声是,却两手乱抓,不知如何是好。原来他是武将,平时不带纸笔。

南叙伯也是一样。

此时幸好有三位文臣在。

文臣平时上朝都要捧着笏板,有事在上面写字,纸笔墨汁都是小瓶小筒装着,随身就有。此次老仙儿抓人抓得急,三人都是朝服就逮,这时还有些藏在身边,便都取了出来,让他在灯光下照着写命令。

皇帝亲临,沈雷不敢大意,恭恭正正地写下四张委任状,分别任命万时明为护军校尉、朱品声为强弩校尉、白思孟为射声校尉、蒋东平为骁骑校尉。

写完都在下面特注一笔:“即刻接任,率军赴顺天门听点。原任校尉同来顺天门,听候升用。”

南边的大戟营离得太远,就暂付阙如,以后再说。

写完审完,皇帝笑眯眯地掀起袍襟,从钥匙串上取下一颗小小的随身玉玺,郑重地在纸上钤印,印好递给四个年轻人。

刘侍郎赶紧提醒:“汝等如今已升殿前校尉了,还不快快谢恩?”

这话说得是,四个年轻人只好跪下,口中齐声颂道:“谢主上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大乐,连连抬手示意说:

“起来!起来!都是朕的灌婴、樊哙!好,好!有此凭照,方才又讲了该当如何办理,卿等英勇,便即刻前去吧!收兵归诚,平叛擒贼,朕有厚望焉!”

四个年轻人恭敬地退下,走出山洞。夜空繁星闪烁,空气清新得像水洗过一样。四人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

又走了几步,朱品声回头望望,确定没人偷听,这才笑道:“又被这老滑头圈住了!还得替他卖命!”

小蒋好笑道:“要人拼命,也不舍得给点真甜头!校尉,这算什么呀?我那副粮秣官也有这么大呢!老万那参议长,不比这足足大一级半吗?”

白思孟忙道:“不懂就别瞎说。这是京官,又是大内侍卫一类,外官能比吗?放出去,一个个都是将军!不过也别谈那闲话了,现在要紧的是拿下兵权。

“我看这都是烫手山芋,接不接得成很难说!不如四人一起去强弩营,先帮朱姐把那个营顺利拿下来。有一百五十自己人驻守顺天门,老皇帝就有了底气。咱们下一步再带着兵去抚循那剩下的一千人和护军、骁骑各营,也就容易些,对不对?”

“太对了!”朱品声拍手叫好,“我正发愁那些男土匪不服管辖怎么办!有你们三大侠保驾护航,我看没人敢尥蹶子!”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