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0章 移民塞途西海路(2 / 2)

加入书签

三百人,足足一支小部队了。难道那里的人整村都搬了来?

“形似他们的大群,近来过来多少个了?”白思孟问。

“还不算多,下官也只见过三回。”驿官说,“如今有了诏令,想必一定会大大增加。”

“诏令是什么时候下来的?”

“就是前天他们来的时候。大令只比这里早知道一个时辰。”

年轻人们一想,前天,算上路程用去的时间,应该还在假皇帝执政期间。他诸事缠身,特别是把陈相国也抓了起来,百务停顿,竟然还专门下文,管了这样的琐细小事!是什么目的?

当然,也可能是前段时间、老皇帝在位时积累的案牍,最终送了上来,他当作是日常运作,懒得多问,就随手一批,扔了下来。这也是官僚系统公事流转中的常态,不足为奇。

休息过后,他们又快马加鞭地往前赶,路上竟然碰到从一条斜路上涌出的一伙移民,只有四五十人,却都较为年轻强壮,一个个肩挑行李,行走如风。

他们停下车来询问,那些人自称就是北面一百里外史家台、甘家湾、谢家墩几处的村民,逃丁逃过来,要到西海去打工。

“逃丁?”对他们的坦然大为惊奇的小蒋,轻轻摇头说,“这么犯法的事还公然对我们说?”

领头的是个四十多岁的庄稼汉,看看他笑道:

“小官人!前方听说打得不好,万聚坪一仗死人无数,芦河也要破了。消息传来,谁不逃丁?难道任官家都捉了去送死不成?敢问三位,是不是也是逃丁的?”

小蒋和白思孟对望一眼,一笑回答:“我们不是逃丁,只是逃官。辞官不干了!”

那领头的一听是官,立刻就紧张了,想跑又不敢跑,勉强笑道:“几位爷这么年轻就告老还乡了?敬佩!敬佩!敢问贵乡何处?”

白思孟和小蒋差点噗哧笑出来。告老?亏他说得出来!不过,自己的举动按正常情况衡量,也确实不可理解,就别挑人家的语病了。

“我们也到西海,”白思孟叫车夫慢些赶路,与那领头的边走边说,“看看那里的船厂码头,有没有什么好做的事情。”

领头的嗯嗯点头,说:“好!好!”

想想他又摇摇头道,“我们村里去年就有人进了那边船厂,后来又听说在金田上干比在厂里挣得多,那几人便都去青铜山了。那里又出铜又出金子,好一个福地洞天!”

看他脸上那片由衷向往之情,应该不是矫饰,白思孟心中一动,便问:“青铜山也在西海边吗?”

“远些!”领头人说,“要坐船去,究竟多远也说不清。寄回信来都说好得很。”说完他回头高声喊了一句,“后面的都跟紧了!莫要有谁走失了,没处捞你们!”

看他的举止神情,似乎不愿意多说了,两少年也就不问,让车夫跑快些,一会儿就把这些步行的汉子远远甩开。

到追上从芦河南边远道而来的那群人时,已是次日上午。

果然,那条队伍迤逦有半里路长,牛车马车加上驮驴驮马,俨然一支运输队,却又没有货物,载的全是各种各样的居家用具。

队列里也有步行的——有的是从拥挤不堪的车上换下来跟跑的;也有是在车上呆久了,自愿下来松泛松泛腿脚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