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棋动谁言西游局(1 / 2)

加入书签

真武大帝端坐在宝殿中,周匝五云垂照,悬而凝珠,照耀十色宝彩,圈圈层层,层层圈圈,当他想到人间界之时,蓦然间,支离破碎的画面浮力上来,拢着一重又一重的帷帐,隐隐看到后面的神灵光轮。

天色下,神灵光轮堂堂正正,煊赫光明,虽然和真武大帝的比起来如萤火和日月一般,甚至比不上天庭很多神灵,可绕以神咒,交替碰撞,鸣音如钟鼓,显示出一种超乎寻常的纯粹神力。

纯而粹之,香火鼎盛。

真武大帝看在眼中,微微点头,背后阴阳二气上悬,自成鹿鹤之形,龟蛇之相,锁定冥冥中的一点,不断延伸,渗入到时空里。随时间推移,他越来越能够感应到人间界上浮的界空,里面的神灵之力涌动若莲花开,不枉费天庭在凤仙郡上的动作。

要知道,天庭在凤仙郡上可是大大得罪了梵门,让两大势力直接离心离德。天庭知道如此,还坚持在凤仙郡上出手,原因就是天庭希望凭借人间界上浮界天并入西牛贺洲的冲击来彻底打开西牛贺洲这个纪元中心的局面,让天庭能够更深地参与。是真正的深入参与,落子下棋,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打酱油!

幽冥,不知何时,一声轻响,黑水从四面八方来,浩浩荡荡,横无涯岸,不见尽头。而在黑水下,是不计其数的白骨。这样的白骨,有的大如一天,晶澈如玉,有的浓郁如墨,斑驳花纹,有的形似巨人,金黄明亮,有的看上去不大,但重到不可思议。再往后,白骨的后面,照出一座古朴的石桥,斑驳的桥面,染血的雕像,阴绿色的时间痕迹,贯通在死亡里,永远伤痕累累。至于青铜大门则落在石桥上,丝丝缕缕的莫名之气流转,汇聚成半睁半闭的眸子,冷漠地俯视世间,见证所有的生老病死,死亡是唯一的归途。

执掌死亡的存在睁开眼,眸子中无数的花纹闪烁,映照出诸天万界的纹理,从里面,他看到不少的脉络,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变化万端,可其源头之上,都有惨绿色天妖气横生,十个鸟首探出来,噙着冷光。这样的异象一闪而逝,可还是被他窥见。

“嗯?”

执掌死亡的存在看到这一幕,眼瞳里状若黑色银河,他不清楚为何鬼车的力量开始散于诸天,并且参与诸天林林总总的事儿,但有此事儿就不能够轻易放过。要知道,两个人由于道路之争,是有仇的。只是在以往,鬼车的力量主要是在西牛贺洲或者北俱芦洲再就是天庭,不好下手。如今鬼车在诸天万界不少地方插手,此时送上门来,岂能不打?

执掌死亡的存在哼了一声,顶门上不计其数的符号流转,碰撞,交匝,声音晦涩难闻,自亘古来,贯通所有。黑暗和恐怖的符号开始落下,向四面八方去,或直接落入诸天万界,或飞入有的人手中,命其行事,等等等等。

用不了多久,一张死亡罗网张开,冲在诸天万界中扩散的惨绿色天妖气所引动的势头罩了过去。

事实上,不只是这位执掌死亡的存在,不少现世的大能在发现李元丰鬼车真身的天妖力异动后,选择出手,只是有的恶这位执掌死亡的存在一样,恶意满满;有的是暗中观察,不远不近;有的出手相助,雷霆万钧。反正现世的诸天万界中变得热闹起来,各种大能伟力和影响横空,让大势变得复杂并变化更多。

西牛贺洲,乱石山碧波潭,李元丰的鬼车真身负手而立,背后忽然传来一声又一声的炸响,惨绿色天妖气变得腾腾沉沉,森森然然,难以形容的各种各样的力量纷至沓来,徘徊在左右,跟潮水一样,一波又一波,绵绵不断,往来不绝。

只是站在这里,就能够听到来自于诸天万界的各种各样的声音,声发如擂鼓,或恶意,或好奇,或示好,声音一到,后面就是超乎时空的伟力,所有一切交匝在一起,极其变化,极其复杂,极其让人眼花缭乱,难以自已。

要不是有天妖力束缚,只是这复杂多变的力量,只要稍微泄出少许,就能够让此地变得支离破碎,迷宫一样。

正是这样,要面对各种各样又突如其来的力量,应对极其复杂的局面,李元丰的鬼车真身不得不绷紧弦,全力以赴,不断见招拆招,压力很大。表现于外,则是殿内风雨雷霆大作,狂风突起,冷飕飕的寒气横浸人的肌肤。

“果然,”

李元丰的鬼车真身身子周围不断响起爆炸声,那是不断化解突如其来的诸天局势所形成的余波,他在有了顿悟,开始有诸天视角,把竹节山的事儿放到西牛贺洲的大势里,放到诸天万界的大势力后,就有此预料。毕竟这么做,固然让竹节山的局势不再割裂,让梵门不得不布置更多的人手和付出更多的精力,但同时把战场扩大到诸天万界,自然会引来其他大能的插手。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李元丰的鬼车真身抿着嘴唇,薄薄如刀锋,锐利非常,他应对的是很吃力,但同时明白,只要能够撑住,竹节山的局势就会偏向自己!

轰隆,

似乎感应到李元丰鬼车真身迎难而上的意念,诸天万界中无数的事情、因果、力量等等等等又上一个台阶,殿中的爆炸声越来越响,甚至凝练出千姿百态的龙形,有毁灭之龙,恐惧之龙,混乱之龙,杀戮之龙,死亡之龙,湮灭之龙,末运之龙,厄运之龙,同时发出震天的龙啸,只听在耳里,就让人头皮发麻。

轰隆隆,

雷声愈大,情况越是危急,李元丰鬼车真身背后的十个鬼车鸟首睁开眼,劫之道果疯狂运转,梳理复杂局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