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居离家(2 / 2)
顾琮跟着她问:“姐,这个时间你不是该在西大营么?”
顾琰道:“我要出远门,去澜沧海,那边有个渔村近来怪事频发,当地官府说处理不了,上报朝廷,今上震怒,这种小事也要麻烦朝廷,俸禄都白拿了,就差撤了那无能之徒。刚好朝廷边巡在即,母亲便让我顺道去一趟。”
顾琮瞬间来了兴趣,他长这么大,成天就在云阳这一亩三分地晃荡了,从来没出过远门。
“姐,要不我跟你一道去?”顾琮尾巴似的跟着顾琰,留在家实在是无聊,苏昀都离家出走了。
顾琰道:“不可,母亲不会答应,出了云阳,你的安危怎么办?再者,你以什么身份?”
顾琮道:“这没什么,我自保没问题。”
顾子英揶揄道:“我是怕你拖后腿。”
这顾琮就很不赞同了,“姐,反正你是去巡查海防,顺手解决点小事,就当顺路带我看风景去了,我可以扮成你的手下,保证不惹麻烦,再说了,我在云阳被圈养了这么多年,你忍心吗?”
要是这么说起来的话,顾子英确实有些不忍心,每年边防巡查,顾琰都会跟着高倾月走南闯北,各地风土人情见过,各处军事防御见过,沿途还管过不少闲事。
但是顾琮长这么大,还没离开过云阳地界,就连当年荒唐的被人算计着绑了也没能走远。
顾琰是个有主见的,也经不住顾琮软磨硬泡,于是便答应了,护着顾琮,对她来说还不是难事,带他出去走走也好,免得太可怜,真像圈养的一样。
临走那天,顾琮还是去了一趟南苑,通知苏昀说:“景同,我跟姐姐去澜沧海,来回差不多三个月,咱们只能中秋的时候再见,你好好在家跟着徐先生学习吧。”
苏昀本以为他是来跟自己闹的,却没想到是来告别,这还是他们头一次分开,且要分开三个月这么久。
苏昀半晌没说话,顾琮以为他还在生气,正要发作,这还有完没完了?他的脸不是脸吗?
苏昀在他发作之前起身走到他面前,“子安,万事小心,别强出头,别冲动,别惹麻烦,别……”
顾琮噗嗤笑了,打断他:“婆婆妈妈,我娘都不会跟我说这些。”
徐先生摇摇头,摇着折扇弯着嘴角走过来,刷的一收扇子,在顾琮头上拍了一下,“子安,景同说的是,他了解你,你要听着,我也是这般说法,出门在外,不比京城,言行要收敛,别意气用事,对了,殿下知道你要离京吗?”
顾琮哑然,抓抓后脑勺,准备开始扯犊子,徐先生一笑,宠溺道:“你啊,行了,好好跟着子英,她我倒是放心,遇到事情也能护着你,殿下要是问起来,我替你去说。”
顾琮一听,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老徐,多谢啊。”
徐先生又打了他一扇子,嗔道:“没大没小,行了,去吧,我在前院遇着子英了,她在等你。”
顾琮拍拍苏昀肩头,“等我回来,一起过中秋,一起看飞鸟拜月。”
苏昀轻轻点头,似乎想要再交代几句,又觉得确实啰嗦了,欲言又止之间,顾琮已经跑没影儿了。
徐先生看着顾琮的残影问道:“你不想出去走走?澜沧海可是个好地方,天高水阔。”
苏昀道:“千山万水,在先生这里都听得到,还是省了那力气吧。”
徐先生却笑说:“终究是少年人啊,不懂事,这山水,小时候看是山水,长大一些再看,却已经不是了,等到老了再看,却发现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
这经历二字,只有经过历过,才能看得明白,别人心中的山水,终究是别人的,自己心中的山水,始终要自己一步步去丈量啊。”
苏昀半懂不懂,见徐先生打哈欠,想必是午睡时间到了,于是道:“先生,你休息吧,我去后院锄地,将秋季的花种上。”
顾琮回来的时候,就该是花期了。
徐丘河看着温文有礼的苏昀,点点头,打着哈欠走了。这孩子不错,当初高倾月带回来时,他差点以为已经活不成了,能出落成如今的模样,的确不易。
高倾月得知顾琮长这么大头一次脱离自己的视线,被顾子英带着去了东边千里之外的澜沧海,差点气的吐血。
高倾月什么事情都看得开,唯独对这个儿子,不知道束手无策。
徐丘河只好给她盛一碗降火的冬瓜汤,又夹了盐酥鸡给她,“殿下,子安这些年被你百般护着,未经历过什么风浪,当然也成长不了,有子英护着,出去看看也好,你守得住他前几十年,总守不住他一辈子。”
苏昀乖乖的坐着,默默吃饭,心想,自己可能真是太宅了。
一顿饭下来,高倾月败在了徐丘河的三寸不烂之舌下,消散了快马去把顾琮逮回来吊打的心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