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青衣男子(2 / 2)
“玄璇见过哥哥”我太高兴了,天上掉下来了一位神仙,而且还是我的哥哥,老天爷对我真是太好了。
娘亲把我拉到她的主席上,看着自己的儿女,笑得合不拢嘴,我想,娘平时是最符合礼仪的贵妇人,这不合礼仪的举动很少让儿女们看到,大概是高兴得忘记掩饰吧!
“寒儿,你老大不小了,二十四了,不是为娘说你,好好的大才子不当,偏要去苍山学道,如今道也学完了,趁早给为娘娶房媳妇,成了你的孝心”也许天下的娘亲都一样,就像娘亲这样的书院娘亲也不例外,就是要看到儿女成家立业。
“儿子想着还要修道,俗话说:成仙作祖岂能半途而废?若能像祖父般扬名天下,儿子自当别论,若如不能,儿子有何面目承欢母亲膝下。”
“消停些吧,为娘少不得说你,你祖父这天下大儒没得娶了媳妇生了你父亲,你父亲这天下名士,没得娶了为娘,还弄了几房小妾家姬的,要你娶媳妇必得跟为娘扯学问扯修道,听人常说,修道讲究个自然,修得是自个儿的心,娶媳妇……”
大哥冷冷地不发一言,转身走了,我想这大概是仙风道骨,谁让娘亲有位神仙儿子呢?
“娶媳妇”娘亲说“一说到娶媳妇,你哥哥就这么着,你祖父只在意学问,你父亲也是,只管疼他斟寻那些个儿子,有的儿子给他送终;反倒对自个儿的嫡亲大儿子不管不顾的,没人在意你哥哥娶不娶媳妇,为娘要是不做打算的话,岂不便宜了斟寻那些小子。”娘亲说起父亲来,就一肚子的气。
听水月说,父亲虽说是个文化人,不学祖父,偏也学文人雅士随波逐流,在斟寻蓄养女奴,还扶了几房小妾,不过,我家是天下的书香之家,小妾只能养在外面,是进不了清风书院的。
我们那时,平民的一夫一妻有户籍记档,子女跟随父母入户籍。小妾一般是买来的,就是在高级女奴市场上买的,小妾没有户籍,就像货物一样,小妾们生了诸多子女也没有户籍,也是可以买卖的,一般的富户不会为小妾、小妾生的子女入籍,如果录籍的话也只能入平籍。不过,父亲很在意那些小妾,不光让她们入了户籍,成为平民,不再是奴隶;那些子女,一直想收养在娘亲的名下,让他们脱离平籍,录入下籍;我与哥哥是嫡长子、嫡长女跟着母亲录入上籍;庶弟妹跟随娘亲也只能下一个品级,他们是次子次女,录入下籍。我们那时格外讲究门当户对,户籍是一个身份,庶弟妹就算父亲让他们录入户籍,也只能录入平籍,没有贵族的身份的户籍那就是一个平民,一辈子也无法改变。娘亲是主母,内宅之事需要娘亲点头才行,娘亲也不是好拿捏的,愣是没答应父亲的要求。
“不是我亲生的,为何要挂在我名下?”过年的时候我听到娘亲对父亲说。
水月私下告诉我,如果主母答应下来的话,我就不是嫡长女了,主君的那些活着的女儿中,我排名第八。
那时缺医少药,活下来的孩子与死去的孩子一半一半。
怪不得娘亲要生气,父亲买了好多的女奴,立了3个妾,子女一大堆。让他们都录入户籍,我的户籍就可能下籍都录入不了了。在桃花坞的时候,我也反感哪些当家主母,不肯让小妾的子女录入自己名下,认为她们不是善类,现在自己设身处地,也就知道哪些当家主母不肯屈服的原因了,认了庶弟妹,自己的儿女地位会受到威胁,谁会愿意?
父亲也没说什么,那时规矩森严,没有当家主母主动收入身下,别人是不敢逾越的。哪怕是父亲,也不敢与夏天子法则抗衡。
另外一个父亲不予母亲闹翻的原因是,父亲在斟寻风流快活,自己的那些俸禄根本养不起,全靠家里支援。
家里祖父是说一不二的长辈,祖父最信任、最看重娘亲,祖父把家中的中馈大权全部交与娘亲,父亲要用钱,需要娘亲点头才是,如果娘亲不满,在祖父面前嘀咕几句,祖父自己最讲究清名,一生没纳妾,虽养有几个女奴,也是没名没分,连个子女也没留下。他平身最忌养小妾,如果知道了买女奴、养小妾还需要家里的钱养着,那还了得。
父亲养女奴、收小妾,几个子女,都瞒着祖父,娘亲只对祖父说,父亲在斟寻需要人照顾,纳了一房小妾。娘亲管束下人,不许下人在祖父面前说漏嘴。父亲有短处捏在母亲处,只好伏低做小,父亲在外人看来是主君,但在家里,在娘亲面前就罢不出主君的款来。
“都是三元真人那老儿,书院少说也有着二百多口人,可巧偏就瞧中了你哥哥”娘亲愤恨地道。娘亲就一个儿子傍身,一个儿子给人算计着学道去了,娘亲岂能不恼。
听水月说,那三元真人真是神仙,一百多岁了,看上去比我父亲还年轻,那次,三元真人被祖父邀请来书院盘桓几日,有几个书生看见了真人盘着腿,在书院的上空盘旋了几次,大家都相信,真的见到神仙了。
于是乎,书院的书生都来拜见真人,真人大眼扫了一遍众人,对站在祖父身边的哥哥说:尔乃百年难得的修道奇才也。
祖父高兴得不得了,说,吾家世代书香,多的是书生,就缺一个神仙,老夫膝下就一孙儿,难免宠溺些,比旁人缺的历练,可巧神仙撞见,合该与神仙有缘,只休告了他母亲,就随神仙进山。
娘亲不同意,“别的事情都依公公,这修道之事媳妇万万不能答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