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盛怒(2 / 2)
“哦。”老皇帝有些意外,太子懦弱,且最是惜命。这趟荣城之行,凶险万分,瘟疫无情,万一染上疫症,性命堪忧。
“儿臣虽平日里与五弟胡闹,常惹父皇生气,但容城乃我天元咽喉,此地若乱,必伤天元元气,儿臣身为储君,理应为父解忧,为天元,为苍生,谋福祉。”
“好!不亏是朕的好儿子。”
“父皇,儿臣请求同往,替皇兄分忧。容城知府乃儿臣娘舅,他知情不报,置百姓性命不顾,犯下如此罪孽,为规避嫌疑,儿臣不敢独自请命。瘟疫之害,胜过虎狼,太子殿下乃国之储君,身系国运,定不能置身险境,儿臣愿为太子殿下马前卒,听候太子殿下调遣,万死不辞。”应王跪地请命。
天元帝左看看,右看看,心想这苦差事怎么突然就成了香饽饽,人人争着要。
要说这太子和应王,突然懂事,为了国计民生,携手共患难,天元帝是不信的。这两人从小争到大,连个蛐蛐,都能大打出手,斗得鼻青眼肿,一个荣城瘟疫,就让他们兄友弟恭,岂不可笑。
应王请命,倒也说得过去,毕竟魏新志是他亲娘舅,惹下这等祸事,他定要亲自去收拾残局,保住魏国公一脉,也算是保存实力。至于太子,区区一个魏新志,在京中联合一帮御史好好参一本,就可趴了他的皮,无须身陷险地,他这么卖力是为哪般?
“太子,应王请求同去,你怎么看?”
太子尚未回话,应王抢话,说道:“太子殿下,此行臣弟定唯您马首是瞻,全力配合。”
太子把刚到嘴边话生生咽回去,一肚子闷火无处释放,回道:“单凭父皇做主。”
“帝师到。”殿外一重高过一重的通传声。
皇帝心中一凛,看向殿外。
凤浥一身银色长袍,徐徐走来,所到之处,光华阵阵。
“参见陛下。”凤浥立着行礼,帝师是天元的一个特别存在,享有见驾不跪的恩赦。
“帝师,免礼,赐座。”
内监忙搬来一张太师椅,安放于朝臣之首。
众人暗中打量这位年轻帝师,自他十岁大败南坤国国师之后,一直深居简出,未曾在人前露面。今日,他突然驾临,定有大事。
凤浥没有落座,“启禀陛下,臣半月前观之天象有异,半月来不敢懈怠,日日观星。昨晚星盘大乱,紫微星蒙尘,多年来护卫紫微星的贵女星突然暗淡无光,贪婪破军二星不稳,此乃大凶之兆,臣提前出关,特来告知,望陛下早做准备。”
帝师的能力无人怀疑,他的一席话激起千层浪,朝堂立马炸开锅。
皇帝听后,心中一颤,紫微星乃帝王之星,如今紫薇蒙尘,是否预知他将有难;护卫紫微星的贵女星突然暗淡无光,这贵女星又是谁?细想之下,天元帝猜出贵女星是秦轻尘,秦轻尘手握三十万天甲军,多年护卫边境,威慑四方,保天元安宁,护他江山得稳,昨夜她染上疫症,高烧昏迷,贵女星才会突然黯淡无光。
想到这层,天元帝突然起身,“来人,传朕旨意,将御医全部宣去宁王府,告诉他们,公主定不能出事。”
内监奉旨跑着出去。
“报,睿王八百里加急!”
“快宣。”
一个狼狈不堪的护卫,拿着令旗,跪在殿前,脸上汗水糊着头发,夹杂着尘土,将他原本容貌遮住七分。
安王认出来人,此人正是秦瑞言的贴身护卫言笑,还是他送给秦瑞言的。
“言笑,怎么是你?恒儿和言儿呢?”安王急忙询问。
言笑顾不上回答安王,扑通一声磕了个响头:“启禀陛下,睿王和安小王爷在虎头山剿匪,偶遇流民,得知容城爆发瘟疫,百姓尸体堆积成山,感染者不计其数,如今瘟疫已蔓延至周边,形势严峻;而有心之人趁机散布谣言,说朝廷要屠城,百姓揭竿而起,冲进容城外驻守天甲军大营,抢夺军粮药品,火烧军营,不少士兵被误伤。”
“什么,火烧军营?”天元帝跌坐在龙椅上。
“天甲军治军严谨,轻尘公主曾有令,只杀外敌,不屠百姓,故而有此祸端。睿王殿下和安小王爷已前去斡旋,安抚百姓,组织自救。睿王殿下派卑职回来求援,目前容城缺医少药,请陛下派太医前往参与救治百姓;如有可能,请陛下派人携天甲军兵符前往,调动军队,参与营救百姓。”
“父皇,儿臣请旨即刻带太医和虎符前往容城。”太子请命。
“儿臣请求同去。”应王也跟着请命。
老皇帝眼中寒光一闪,原来这两个不孝子今日这么积极,还是为了天甲军的兵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