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封地(1 / 2)

加入书签

王惟重的死讯第二天就传开了。

人一死, 陈年旧事也许查起来会艰难许多, 但是很多事情查起来却又方便许多, 比如王惟重自己豢养死士的事。

这种事其实大家心照不宣,有能力有地位的基本都会养那么一批人,但前提是没被查出来, 一被查出来便是安个什么罪名都不为过了。

王惟重在朝堂这么多年,自然也培植了不少自己的势力, 可因为他这些年基本都是和太子走在一起的, 所以这些势力很轻易就被太子收编了。

庆元帝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没有多说什么, 毕竟,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要稳定住这些人的人心,至于日后再慢慢清算也不迟。

最后在朝中风光多年的尚书令竟然死的没有掀起丝毫波澜。

而闵劭一方面看着太子借王惟重之死扩张自己势力心里着急, 另一方面也担心当日他在王惟重口中所听到的那些话庆元帝到底会不会追究。

闵劭能感觉到那些话虽然并不全然是真的, 但有些地方显然还是戳中了庆元帝的心,不然他不会当场就把王惟重杀了。

可是庆元帝在那之后对于他们当时在场几个人却没有丝毫表示。

闵劭分不清庆元帝这是想借此来表明那些话都是子虚乌有,还是再等待一个处置他们的时机。

为了尽量减少庆元帝的猜忌, 他没有再对太子那边做什么事, 只是尽心尽力的调查着王惟重那边的事。

王惟重做官这么些年,为人还是很谨慎的, 并没有什么明面上的证据,尤其是和清平公主有关的部分, 根本就找不到一丝痕迹。

有庆元帝在背后看着, 闵劭也不太敢直接往这方面查, 只能按照正常的锦衣卫办案流程, 查他这些年有没有贪污受贿,结党营私。

这些事并不难查,甚至在查案过程中闵劭发现很多线索都是直指太子的。

闵劭略一思索便明白过来,这是王惟重打算放弃太子了,所以给太子留下了这么明显的把柄,既可以用来威胁太子,又可以在必要时帮助他新看好的人除去太子这个隐患。

不得不说,王惟重心中只有权势,没有丝毫骨肉亲情,就连他的夫人子女都不清楚这些年王惟重到底在做什么,一个个被抓住的时候也以为王惟重是贪污受贿被抓到了而已。

闵劭对王惟重的家眷并没有什么同情之心,他直接把这些证据交给了庆元帝。

这些都不是伪造的证据,哪怕是王惟重刻意为太子留下的把柄,这些也都是实打实的。

很快,太子便被禁足,他从王惟重那边收编的势力也都陆陆续续被其他的皇子瓜分了。

自从闵劭停止给太子下药后,太子的身体就慢慢好了起来,只是王惟重那药下的时间太长,而闵劭那药毒性也不弱,他的身体到底是被彻底损伤了,在被禁足又得知自己好不容易收拢的势力被其他兄弟瓜分后,他气的吐了一口血,又病了。

从前庆元帝对后宫之事一概不管,皇后独掌后宫,太子地位稳固,其他皇子当然不敢做什么,如今皇后的兄长身死,皇帝半点不留情面,太子又被禁足,大家闻风而动,自然不会什么都不做。

就在金陵眼看着就要乱起来的时候,庆元帝突然往毓宁这边下了一道圣旨,给毓宁赐了一块封地,并告诉她随时可以去自己封地,还拨了几个人护送他们。

而那几个人正是上次和闵劭一起去含椒殿的人。

闵劭知道这是庆元帝心里那根刺在隐隐作痛了。

赐给毓宁的封地是个富饶的地方,离金陵却很远,其中的含义不言而喻。

毓宁拿着圣旨有些愣愣的,她问闵劭,“我们要走了吗?”

毓宁到底在金陵住了这么多年,哪怕她不是很喜欢皇宫,但对这个自己住了多年的地方还是很有感情的。

庆元帝圣旨上并没有说让他们什么时候走,但连护送的人都选好了,显然是希望他们能尽快启程的。

闵劭怕毓宁伤心,就握住了她的手说道,“毓宁不是喜欢我们前段时间住的那个地方吗,这里比那个地方更好玩,到时候我们带着圆圆一起过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