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十五章(1 / 2)

加入书签

两人各自用门中不二祝词封了入口与洞顶两处。此后两把钥匙配作一把,才能完全将秘境打开。这一切安排妥当,禄仙游带着弟子们回长生,清元也赶着向清业说明。

长生门。禄仙游将涉事弟子喊到“百尺楼”,关了门,四下立刻变得冷清起来。

“此事虽拉上了三清,压了却云。想要服众,还得给一众散修一个交代。”

春知夏上前一步,“此事因弟子而起,弟子领罚。”

禄仙游捋胡子的手落了空,“哎,哪有将得意弟子推出去的道理。”

“师傅,一人做事一人当。”

“当当当,你怎么不拿脑袋撞钟去?为师刚被三清的小贼气得半死。”只听“咣”一声,禄仙游跳上了座椅,双目圆圆,两腮鼓鼓,若是换了那张老道士的脸,可以“吹胡子瞪眼”一句概括。只可惜现在的禄仙游功力耗去多半,是个道童模样,童音大骂也只叫人觉得可爱可怜。“怎么,四季阵法不要啦?你们四个徒孙也都给我听着,我费尽心思保住秘境,为的是长生的将来。把你们推出去,岂不本末倒置。”

余思幼再不谙事也该懂了,她眼露惊骇,突然一个人影挡在身前,开口道:“弟子愿一力承担。”

“哼。”禄仙游踩着座椅一跳,一脚悬空,一脚踮在椅背上,“何故要推你出去啊?”

“长生于弟子落难之时收留,于弟子有恩,此为报恩。二来秘境之事,我亦参与其中,相信三清也会出面作证。”

“你在门中无名无职,别说我不愿,哪怕真的叫你死了,也满足不了那群人皮野兽。”

“自是不够。依众所愿,弟子死不足以平怨怼。唯有生不如死,在弟子身上烙下一个‘惨’字,长生在面上才说得过去。”

此言论一出,四座皆惊。春知夏等一众弟子惊讶于游冶此刻所表现出的从容,诧异于其过往的唯诺。春知夏有一度甚至怀疑,眼前的这个“游冶”是不是在莽生河中被什么妖物附身了。禄仙游心里琢磨着“你一个金丹不成的小辈,哪还有比死更惨一说”,面上不置可否,只道:“纵是毁你根基又如何,担得起‘秘境’两字吗。”

游冶不紧不慢,从容不迫,仿佛一切他早已有了打算,“秘境二字之重,弟子根基之浅,两者不能相较。若说与之相称,天下除了却云的龙虎穴,也只剩两处。一处是那无尽海,另一处……”

一句“无尽海”,将众人的思绪带回到《亘古卷》中:天地始现,有冥诞于地之极,长于天之隙。经年累月,浩然磅礴,无穷无尽。望之广袤无边,探之深不见底,是以称之“无尽海”。此后,寻道而有识者,纷探“无尽海”之深浅。炼气者不可沉己毫厘,筑基者不可深其半指。金丹入海数尺余寸,元婴潜行数里有丈……未见海尽头,但闻异兽栖。传异兽鼻息涛浪,口吐冥火,以海中寒冰为食。又说其口中鬼火,遇水成冰,海之尽头有冰成殿,有火为灯。《亘古卷》所述,为“无尽海”蒙上神秘面纱,修者心向往之,心亦惧骇之。

“缝山。”简单两字,让空气中数人的鼻息清晰可辨。游冶解了发束,一头乌黑长发披落于双肩,细看发尾,生出一抹草绿。“弟子恳请师祖将弟子流放缝山,往后盛衰生死一概与长生无关。”

余思幼忍不住开口:“移动的秘境——那可是缝山,你想清楚了……”

“游冶,那可是能将万物吞下吐成丝的怪物。”春知夏开口道。

缝山原不是山,而是一只巨型蜘蛛,人称“缝山蛛母”。它一生为寻找独一无二的丝线游历四方。累了便就地休息,如此便成了一座山。不知从何时开始,它不再满足于寻找现有的材料,而是将眼睛看到的东西一股脑吞入肚中,一边吐丝一边休息,于是缝山变成了被蛛丝包裹的“雪山”,说来奇怪,不论吞下什么东西,缝山蛛母吐出的丝都是白色的。修者亦将其称作“冬期”。唯有一次例外,是它吞了一个元婴级的修者,吐出的丝呈金黄色。消息走漏之后,前来讨伐的修者络绎不绝,然无一例外死于其下。缝山蛛母吞了他们的尸首,却把灵宝挂在身上,这才有了“移动的秘境”一说。

只有禄仙游镇定自若,“若是你留在长生,也未尝不可。”

“弟子心领。”

禄仙游心系长生大义,也不再含糊,“好了,既然已经决定,其他人都先回去好好休息。我还有些细节要与游冶说。”禄仙游头发渐渐花白,开始长出胡子。

“弟子告退。”春知夏领着其他人出了百尺楼。

不相干的人一离开,游冶便双腿一放跪在地上,哀喊道:“请师祖助我救回绿玉。”

“还是为了那只孔雀——你从什么时候开始下定决心离开长生的?我记得你以前不善言辞……”禄仙游说着话,脚尖下的座椅摇晃起来,吹口气化作刀刃,将游冶的绿发剪了下来。

发落,人影现。禄仙游与清元斗法,绿玉形消之际,游冶以秘术将其接在发尾才勉强保住她一条命。

游冶不敢抬头,“请师祖助我救回绿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