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前世.第四章(1 / 1)

加入书签

“听闻大王擅长音律,近日发榜招天下琴艺高超之人切磋技艺。公子,你的琴艺齐国无人能及,何不去比试比试?”白安带着榜文前来,将其递到我的手上。

看到榜文,我灵光一闪:“机会来了!收拾收拾,准备些银两,我们进宫去!”

“是,公子!”白安一会儿功夫,便将一切准备妥当,白安还有几个保镖一同随我径直奔王宫去。

“大王,有个叫邹忌的人求见,他自称自己琴艺十分高超。”寺人(战国时期对太监的称呼)朱常禀报道。

“宣”齐威王此时正左拥右抱,下边还有弹琴的侍女。这齐王也是齐国排的上号的帅哥,又是王室,气宇轩昂,怎奈贪图享乐,不思治国之道,却只沉迷于酒色音律。

“随我来吧。”我被寺人带到王宫,进了右室。

“听说先生琴艺十分了得,我弹一曲,希望先生能指点一二。”

“小民不敢,素闻大王琴艺齐国无人能及,小民斗胆前来聆听。”

齐王面露喜色,命人将琴台搬上来,开始弹奏,刚没弹几下,我就拍手叫好道:“弹得好!”

“哦?那先生说说好在哪里?”威王有些轻蔑的问道。

“大弦庄重像明君,小弦清澈如贤相。您的指法十分精湛纯熟,弹得如此动听,时而沉稳,时而舒展,既灵活多变,又相互协调,就像一个国家明智的政令一样,如此打动人的琴声,我怎么能不叫好呢?”

威王原本以为,我只是来拍马屁,投其所好,以博取一官半职,(虽然我确实有此私心。)但是听过我这一番评论,知道我还是懂音乐的。脸上由之前的轻蔑变得喜笑颜开,“知音难觅,我对先生相见恨晚。”

我看威王有些着道,就清了清嗓子,调整了下坐姿,接着说道:“其实呢,弹琴和治理国家是一样的,必须专心致志,七根弦,就好比君臣,大弦音似春风浩荡,如君,小弦音如山涧溪水,像臣,该弹哪根就认真去弹,不该弹的就不要去弹,就如同国家的政令,七弦配合协调,才能弹出美妙的音乐。君臣各尽其职,才能国富民强,政通人和。”

威王似幡然悔悟,用恭敬的语气说道:“先生竟能将乐理参悟的如此之透,上升到治国之理。寡人受教了。”但转眼,脸色一沉,“但是光讲道理是不够的,既然你自称琴艺十分高超,不知可否为寡人弹一曲。”

“是。”我将自己背上的琴取下,放在寺人抬过来的桌子上,坐定后,摆出架势,但手指却未沾琴弦,空扒拉半天。威王先是坐端正,看我表演,但是见我手指在那里徐晃半天没有弹,表情由疑惑变得阴沉,最后勃然大怒,起身抽出身边的佩剑,指向我,大声喝道:“你是在戏弄本王吗?”

我强装淡定的说道:“大王且慢,请听小民一言。”

“小民以弹琴为生,当然应该会弹琴,并且悉心研究弹琴的技法,大王以治理国家为要务,怎么可以不好好研究治国的大计呢?这就像现在小民抚琴不弹,摆空架子一样,没有办法让您心情舒畅,您有国家不治理,也无法使百姓心满意足。这个道理大王不得不明白啊!”

听到这番话,威王缓缓放下手中的剑,然后收到剑鞘中。脸上的神情由阴郁转为柔和,双手放到我的肩膀上,“先生所言极是,日后,无论是弹琴还是治国,还请先生多多指教。”。我随后弹了一曲,威王听得如痴如醉,拍手叫绝。下边的寺人、宫女都送鲜花上来。威王将我留在宫中三天三夜,大谈治国之道,并许诺将我封为相国,三个月后授相印。这三天三夜,说得我是唾沫横飞,口干舌燥。“大王,臣家中还有事未料理。”我用沙哑到快出不来声的嗓音说道。

威王也用沙哑的嗓音回道“去吧,相国。”摆摆手。终于,我从王宫里出来了。

风流倜傥的我,骑着威王赐我的高头大马,人群中是这样的耀眼。白安等随从为我开道,走到大街上的时候,路上逛街的少女,少妇,冒着被马蹄的风险,团团围上来送花送水果。我的几个手下手里都拿不下了。我放眼望去,却没有一个长得出色的。可惜我才华横溢,盛世美颜,又得此高官,竟没有一个女子能与我相匹配。虽被这么多女子围着。内心却孤独无比。不禁喟然长叹,眼神中充满失落。就在此时,我看到人群外有个女子正从大街上走过,衣带飘飘,长发被风撩起,她侧脸瞅了我一眼,正所谓惊鸿一瞥,倾国倾城,跟旁边的这一群歪瓜裂枣一比较简直不可同日而语。“相国,过来呀!”我看她朝我挤眉弄眼,勾着手指头。我情不自禁的下马,脱掉帽子,重整了一下发型往前走去,边走边喊道:“等等我,我来啦!”像个傻子一样。

“公子,公子!您在想什么呢?”白安拉着我,我才回过神来。只见她还是一本正经,端端庄庄从旁边走去,未曾回头。

“公子,您不是要着急回去见老夫人吗?”

“对啊!不过你现在快去帮我追上前边的那位姑娘,一定要打听到她的住所。”我着急的指着刚才那位姑娘的背影,白安领命前去,我让其余的人开道回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