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章(1 / 1)

加入书签

现实

***********

吴非遥坐在他爸车的后座上,带着耳机,他妈妈在和他爸爸谈论着工作上的事。

吴非遥的指尖在巴掌大的手机屏幕上不停地滑动,怀里抱着他的骷髅笔记本。他最近因为无意间知道了“缸中大脑”这个名字,对这种有些神秘、让人困扰的理论有些沉迷。

他突然想起一句话——“我思故我在。”

高一时在政治课本上看到这句话,他怎么都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当时政治老师出于种种考虑,并没有讲解。而他自己因为懒,加上考试这句话的含义也不会考到,他也没去查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现在他在百度上搜索,他看到这么段话:

笛卡尔曾这样描述自己的思维历程的开端:“一切迄今我以为最接近于‘真实’的东西都来自感觉和对感觉的传达。但是,我发现,这些东西常常欺骗我们。因此,唯一明智的是:再也不完全信眼睛所看到的东西。”

外部世界对我们的认知的帮助是这样的不可信赖,那么,我们的主动感知活动(在辩证唯物主义那里叫做“实践”)和思维是怎样的呢?这些活动也常常出现在梦境之中,使得我们无法确切地区分“梦”与“醒”。因此,我不得不怀疑,整个的世界是否仅仅是一个梦幻(我们记得庄子与蝴蝶的故事)。

从这些简单、初步的“疑点”出发,笛卡尔把他的怀疑推到极致:“我愿意假定,一切真理的源泉不是仁慈的上帝,而是一个同样狡猾、同样有法力的恶魔,施尽全身的解数,要将我引上歧途。我愿假定,天空、空气、土地、形状、色彩、声音和一切外在事物都不过是那欺人的梦境的呈现,而那个恶魔就是要利用这些来换取我的轻信。我要这样来观察自己:好像我既没有双手,也没有双眼,也没有肉体,也没有血液,也没有一切的器官,而仅仅是糊涂地相信这些的存在。”【注:以上来自百度。】

车子平稳地行驶,吴非遥皱着眉头地看着路两侧的植物,它们多多少少都有绿意露出来,生命一点点在苏醒,在无人注意的时间里争分夺秒地成长。吴非遥的思绪又开始漂浮,像天边的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