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 / 2)
“这位兄弟,这是你儿子?”儿子胖胖的,父亲也是个大胖子,身着锦衣,穿金戴银,名叫宋布区,是个大富豪。
见是个钱人,楚午林倒是不怎么怕了,以前监狱里就有不少犯了罪的有钱人,个个入狱之前都是家财万贯,等进了监狱,跟普通人有什么区别。
楚午林满是自豪地点头:“是啊,我儿叫楚陆阳,今天来这清湖书院求学。”
“一看就是个会读书的,等以后高中,兄弟可就享福了。”宋布区张口便开夸,楚陆阳那个样子不像是会泯灭于众的,提前结个善缘才好。
“以后的事谁都说不准,不过这孩子确实懂事,读书也用功。”楚午林被夸的笑眯眯,夸楚陆阳可比夸他自己让他开心。
宋布区对于楚午林不卑不亢的态度很是惊奇,这父子的穿着样式都很一般,不似家境优渥,但转眼一想,怕是祖上光耀,现下家道中落,才致如此。
“不像我家这臭小子,天天吃完就睡,睡醒就吃,就是不肯读书,气死我了。”
宋布区一边说着,他儿子宋宝杜正手捏一包桂花糖糕一口一个,吃得津津有味,但一听自己爹爹毫不掩饰的嫌弃,默默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连最爱的桂花糖糕都吃不下去了。
再自认为恶狠狠地对楚陆阳摆了一个大大的鬼脸。
楚陆阳:“…………”
我能说一点都不可怕吗?
被人怎么盯着,楚陆阳也读不下书了,正好书院来人领他们去考校了,家长不能去,得留下来等。
5个少年被领去另一个房间,楚陆阳打眼一瞧,房间里两位夫子正襟危坐,神情严肃。
与县学不一样,府学需要考试,考完才能入学,楚陆阳知道自己的水平,不出意外,入学完全没有问题,过了考核,如果学生自己不要求归家,便能直接留在书院。
都是10岁左右的年纪,而且这次人少,时间充裕,夫子先一个个问了学习进度,楚陆阳发现5个人里就他把四书五经都学过,而且背下来了,夫子问他年纪,面露疑惑。
五个少年有两个才把《三字经》,《千字文》等蒙学书籍学完,另两个也是开始学四书,五经没有碰,宋宝杜便是只完成启蒙,见五个人里他读书最少,不由紧张了起来。
夫子按部就班地对他们进行考核,考核简单粗暴,按照他们学习进度,询问掌握的深浅优劣,两位夫子把楚陆阳留在最后,先把另外四个考完。
楚陆阳站在旁边一直看着,都先是背诵,再抽出几句问其中含义,即是墨义,答完便让人走了,也不说通没通过。
最后轮到楚陆阳,虽然一下子面对两个夫子的注视,但他仍挺胸直背,恭敬拜礼。
夫子看他行进有度,谦谦有礼,无声地放缓了压力,楚陆阳的考核先背了《三字经》全文,《千字文》背了半篇,四书五经,夫子问前句,他答后几句,等问完,夫子满意地点点头。
楚陆阳凝神,他知道后面的才是重点,背诵只要用心刻苦谁都能行,根本看不出天赋。
左边的夫子姓徐,他见楚陆阳学识有成,颇为心喜,笑着说:“不错,你书已全然背熟,为何还来我清湖书院。”
楚陆阳心中不解,怎么只考了我背诵,墨义呢,刚刚不是都考问了吗?
“学生五岁入县学,至今已有五年,虽四书五经皆已熟读,但熟读通背易,鞭辟入里难,故学生来清湖书院求学。”
徐夫子捋一捋自己的胡须,似乎对楚陆阳的话很认同:“嗯,不错,不仅勤于读书,而且颇具上进心。”
楚陆阳松了一口气,虽然自认入学没有问题,但能得到夫子的认可也让他欣喜不已。
“你与其他人不同,过两年应能下场一试,科举一途不止学识有道,还得字如其人,便让我们看看你的字如何。”刘夫子到旁边的书案出了几道墨义题,示意楚陆阳去做。
楚陆阳先拜礼称是,走到书案前,仔细审题,夫子的字苍劲有力,远超常人,楚陆阳提笔答解,不过半柱香时间,楚陆阳恭敬地放下笔,迈步走到桌案右侧等待夫子审查。
两位夫子拿过一看,风姿飘逸,方圆兼具,但仍显稚嫩,不过以楚陆阳的年纪已经很不错了,墨义的解答也完备周整,可见对经义的掌握很牢。
“很好,字如其人,但仍停在形上,还需努力,经义上,你虽牢记于心,但见解不深,外后待在书院里可要用心学习,有不懂的尽管来问。”
楚陆阳连忙拜谢:“陆阳谢过两位夫子。”
夫子既说待在书院里,那他便是被录取了,虽然是情理之中,但两位夫子对楚陆阳的夸奖依然让他止不住的开心,相信爹娘和奶奶知道也会很高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