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2 / 2)
苏晓对这个思想前卫的好友,并没有太多的敌对,反而也倾佩他的勇气。但他们两个相信他们的防线是稳固的,不可能被攻破,但这次出现了一丝漏洞,根本还在于信任度还不够。
到了南宁,康宁才明白原来不是杨雨想通了,而是她想不通了。但他还是先尽了地主之谊,领着杨雨去看了青秀山、南湖、相思湖,当地有名的风光。
杨雨在美丽的风景和无微不至的关心下,逐渐走出了情感的阴雨之中,并过了一个意义非凡的生日。她思前想后,还是觉得这不像是事实,她和苏晓之间可能存在误会。就这样,她又打通了苏晓的电话,但传来的声音却是关琳。一时间,她的大脑一片空白,支支吾吾的说了几句,便匆忙的挂掉了电话。她不再抱有幻想,决定放下苏晓,放下这段真挚的情感。但她也没有考虑康宁,她知道康宁和她并不是一路人,但康宁却对此不以为然,仍然高调追求。
对杨雨来说,羊城暂时回不去了,那该去哪呢想了很久,她觉得留在南宁,这几天的游玩让她感受到了不同于羊城的城市气氛,这里节奏不快,环境又好,这让她相信待在这样,能够帮助她走出情感的阴霾。
时间是最好的过滤器,它能够沉淀路人,让一个个意义重大的人出现在你面前。
在误会与疑惑之中,在慰籍与温暖之中,苏晓挣扎了很久。郁郁寡欢,每天用牛马般的劳动麻痹自己,什么都不想去想。这个时候,关琳毅然决定再次走进苏晓的生活,帮助他走出泥潭。她的动机是多么的单纯啊!尽管带有一丝的私情。
渐渐地,在关琳的陪伴下,苏晓又重新点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并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苏晓觉得用一生来报答关琳,以及告慰父亲的亡灵。这一次,他们没有什么特别的仪式,只是一个问句,一个回答而已。毕竟仪式在家里已经办过,算是以假乱真了。
不管怎样,苏晓还是乐于了接受这份情感,毕竟两个人相交已久,彼此熟络,知根知底。请不要怪罪这个没能如愿的少年,毕竟迷雾中的路难走。何况是个三岔路口,一个平坦宽广,一个泥泞坎坷。又何止这些呢?还有至亲的叮嘱,浓厚的情谊……
苏晓的新生活来临了,他辞去了十三行的工作,和关琳合计开一面馆,专做家乡的味道。在跟师傅学习了一个月以后,他把地址选在了小南巷口,这个有感情的地方。小小的铺面,就此成了他的新家,他开始成为了守护小南巷深处故事的那个人。但他并没有放弃雕刻,他把雕刻机器搬进新家,特意安置在了一个小隔音很好房间,开始了日以继夜的生活。白天开店,晚上雕刻,忙碌而充实。
事实证明,困难多一个人来承担就会小很多。两个人的生活不仅仅是柴米油盐的累积,也有你来耕地我织衣的快乐。不过当深夜,一个人默默地走进小南巷深处,还是会仰望阳台的灯光,而且常常一声长长的叹息响在巷子里。
生活就是这样,出人意料却又常在情理之中。一年前还其乐融融的一群人,如今各自东西,各自为家,怎么能不望巷长叹呢!
但终归日子行进了正轨,一切跌宕起伏都抛在过去吧!
当杨雨得知他们两个生活在一起了之后,彻底的心灰意冷了。之前,她还抱有一丝幻想,等待着苏晓的电话来挽回两个人的感情,但现在是不可能了。她失去了一个恋人,也失去了一个好友,同样失去了一座城市。
她在南宁有了工作之后,身边也有人追求她,只是都被康宁的穷追猛打给吓走了。就这样,她一个人过着清冷的生活,只有康宁常常给她闹出些动静来。
但日子还是要继续过下去,而一个人又熬不过两个人的关,她渐渐放平心态,试着去接受这个她不能接受的人。她不喜欢康宁的较真、市侩,却也不否定他身上的活力、激情。
就这样,长期的磨合,以及对于情感的赌气态度,她最终还是接受了康宁,接受了他的感情。
自此,两人都平静了下来,面对着自己的归宿。而两个家庭隔着两座城市和层层的心理距离,几乎断绝了来往。对此,四个人都不大言语,不想打破这已有的平静。
但直到五年后,一封寄往南宁的长信打破了原有的平静,事情的真相水落石出,但谁也无力回天,只好上演了这一处破冰之旅。
阔别良久,思虑再三,大家揭开了满是灰尘的往事,吹了干净,落上羊城的雨,就此过去。
小南巷的流浪猫还在流浪,上下九的人群依旧不息,荔枝湾的湖水还是清澈见底,白云山的摩星岭仍是三百八十一米……羊城看起来变化不大,但羊城雨一次一次的淋漓,对着点滴的变化如数家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