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章 新友(2 / 2)

加入书签

玉蘅素来细心,见宝娴晒得脸蛋有些红热,咬咬唇,对着身边的嬷嬷使了个眼色,那嬷嬷会意,笑着请姑娘们去亭子里歇脚。

亭子离得极近,不过转个弯,就绕到了在太湖石假山中心的流觞亭。

嗅着周遭清新的香味,看着小亭子近处的太湖石假山,宝娴只觉这布局清幽素雅,假山峻峭多姿,美的婉转灵秀。

一路走来行道蜿蜒,只见树上枝蔓翠绿莹润,亭子周边的湖泊犹如一颗祖母绿,与周围景致珠联璧合,犹如天然的画卷,婉转清灵,幽雅恬静。

玉蘅笑容清浅,悄悄打量嫡母好友家的女儿,有些叹息真是同人不同命,却并没有嫉妒,毕竟嫡母待她虽比不得嫡妹疼爱,却已经比其他府里的庶女待遇强太多了。

玉蘅眨眨眼,虽是如此,结个善缘却也无妨。对着一旁的丫环一阵私语,那丫头领命而去,不多时就捧着几个小花篮回来了。

玉蘅接过小花篮,摩挲后觉得并不刺手,觉得很称心,于是递给几个姐妹道:“我身边的茉莉手极巧,她编的小花篮倒有些趣味儿,妹妹们拿着玩罢。”

宝娴好奇的接过花篮,看着编的确实精巧可爱,于是开心的谢过了。

时间过得极快,等到褚库大人请人来唤她们吃饭时,经过这一上午的相处,宝娴和褚库大人家的几位姑娘已经很亲密了,看着倒有几分小姐妹的模样儿了。

喜塔腊氏和崔珠克氏正在静妙堂里品茶,见几个女孩脸上红扑扑的进来,两位母亲都觉好笑,却又担心小女孩们害羞,只让丫头们侍候着姑娘们梳洗。

梳洗干净,几位姑娘重来拜见母亲和姑母。

崔珠克氏见宝娴小脸红扑扑的,十分可爱,对立在一旁的巧兰笑道:“去取一瓮汤绽梅。”巧兰了解自家太太的意思,不多时取了来。

宝娴看着白瓷小盏里的粉嫩的小花苞儿在滚水中花瓣绽放,不由想起了《山家清供》中对汤绽梅的描写,只觉泡开的花苞果然别有一番意趣。

宝娴曾经在图书馆借过《山家清供》,只觉里面描述的菜和点心都既风雅又有趣,只可惜当时没有条件,也没有精力去真正实施。她心中暗忖,如今到了古代,又有名师在旁,正可以钻研一下这些食谱啦!

喜塔腊氏随手捧起呷了一口,并不觉味道如何特别,但却觉得很有趣,笑道:“这是什么?汤绽梅?形容的倒有趣。”

崔珠克氏也有几分显摆之意,笑道:“就叫汤绽梅,这是我家厨子做的,他做的茶果点心,样样精致且都有出处。我虽不懂那些咬文嚼字,却也觉得有趣儿。”

崔珠克氏轻轻喝了一口,又接着道:“我在江宁这些年,倒觉得这地方是人杰地灵,吃的喝的玩的处处都有讲究,京里权贵虽多,怕也是没听过、没见过这些呢!”

喜塔腊氏本有些不舒服,但听得崔珠克氏接下来的话才转怒为喜。

崔珠克氏眼中笑意一闪而逝,调笑道:“你最爱花巧,又素来挑剔,我特意给你寻了个江南有名的大厨,今个晌午咱们就尝尝他的手艺,你若吃着好正可带走,平日也能添些消遣。”

喜塔腊氏嗔了崔珠克氏一眼,才笑道:“既如此,我可要好好尝尝了。”

静妙堂是临湖傍水的水榭楼台,从月台去往以隔扇划厅的南北两鸳鸯厅,崔珠克氏命仆役撤去中间的玻璃隔扇,将饭菜摆放在正中新设的楠木云纹长桌上。

众人依次落座,说说笑笑的吃完饭,回到月台,捧着茶继续八卦。

女人们说话也是很有水平的,崔珠克氏也有心,将江宁的情况讲了不少,喜塔腊氏也对江宁如今的一些局势有了些了解,说起话来越发底气十足。

喜塔腊氏也对下首坐着的玉珍很有兴趣,不时逗她说上几句话。

玉珍的表现倒也落落大方,说话行事也有些章程,虽因着年纪小,有些天真,却极伶俐,又生的可爱,喜塔腊氏越看越喜欢,心念一转,待她更亲热了,不多时,便亲近地将玉珍揽在怀里说笑。

喜塔腊氏越看越觉得小丫头讨喜,高兴的取下腕上的一串精致的南珠手串,套在玉珍的手腕上。珍珠精致圆润,颗颗大小相似,链子虽略有些长,在玉珍的细嫩手腕上极易松脱,但喜塔腊氏也只是盈盈一笑,多绕了两圈。

崔珠克氏见喜塔腊氏又送女儿这么贵重的礼物,本不觉如何,看到那珍珠才有些迟疑:“这也太贵重了,这珠子虽是南珠,却是宫里赐的,我原以为你要留给宝姐儿呢,怎么好给这丫头糟践?”

喜塔腊氏按住听了母亲的话要褪下手串的玉珍,揽在怀里亲热道:“不要听你额娘的,我一见你就爱的不行,这珠串给了珍儿,我觉得倒比给你妹妹好。你要是害羞,不若就给我做儿媳妇吧,我定会好好待你!”

喜塔腊氏虽是逗玉珍,余光却是瞟着崔珠克氏的神情。见她先是一怔,随即故作不知的笑道:“既是你姨母的心意,就谢过你姨母罢!”

崔珠克氏见玉珍起身谢过后,又被喜塔腊氏揽在怀里疼爱,面上不动声色,直又过了小半盏茶,才打发了女孩们去歇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