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古琴(2 / 2)

加入书签

刚才一直没说话的应然此时突然开口,他问钟自明:“你想去吗?”

“去哪?干嘛去?谁去?”关兴超一头雾水,发出了灵魂三连问。

以钟自明和应然的默契程度,他们交流根本不用点透,所以关兴超和摄像小哥大眼瞪小眼听着他们对暗号。

钟自明说:“我想去,万一真的不行,我就上。”

“不怕被人认出来?”

“那也是我的责任,你们拿钱先买票回去吧。”

“放心,我和你一起。”应然伸手摸了摸他的头顶。

关兴超见他们三言两语就做了决定,心里酸的不行:“你们说什么,我都听不明白,我们不应该是一个小组的吗?”

钟自明从口袋里掏出了两百的整钱,又抓了一把毛票给他:“这些钱应该够火车票和晚饭了,你先回去吧。”

“那你们呢?”关兴超问。

“自明古琴弹得很好,我们跟上去看看,万一在景区弹琴的大师真的水平有限,我们也不能任凭他们嘲讽我们国家的琴艺。”

一提到去打脸,关兴超瞬间来了兴趣,他立马表态:“那我和你们一起去,你们不会J国语言,我起码能给你们当翻译。”

钟自明犹豫了一下:“但我们有可能赚不够钱,今晚就没法回去了。”

关兴超摆了摆手:“一会儿的事一会儿再说,反正这种事不能扔下我。”

一旦决定后,他们的动作就变得坚定起来,J国交流团的一行人还没走远,三人小跑着追上去,正看到他们进入了一个茶楼。

这座茶楼的门是对着主街的,若是按照唐朝时的城市规划来说,这应当是达官贵人的府邸,但放在现在的景区中,也足以见得这家茶楼的地位重要。

刚一迈进茶楼,所有人都觉得气氛变得不一样了,闷热的空气被徐徐清风吹散,钟自明环视了一圈也没找到空调机在哪,反而看到了围绕着茶室一整周的活水,想必这就是凉意的来源。

茶室分为上下两层,但是在楼下钟自明就听到了楼上传来的悠扬琴声,他皱着眉头道:“这弹的是《广陵止息》啊。”

“什么?”关兴超再次怀疑自己是不是文盲。

“就是广陵散,”应然给他解释,“在当代是古琴十大名曲之一。”

“那他弹得怎么样?”关兴超对乐器一窍不通。

钟自明眉头紧锁:“如果是平时听到我会说还不错,但是现在听来,并当不得大师的称号。”此时曲调突变,钟自明解释道:“技巧确实没问题,但情感没到。这里是在正声处转调,正声第二段应当是说曲子主人公聂政为父报仇的壮举,但是太平了,感情没出来,我猜弹琴的人或许年纪不大,没什么积淀只顾着技巧。”

“那你弹得比他好?”关兴超本想说你年纪也不大,但是看到钟自明坚定的眼神,又将话收了回去。

这一会儿的工夫,J国交流团已经上了楼,他们也跟了上去。琴师果然如钟自明所说,是位年纪不大的男生,被一群穿着西装的男人围住后,吓得就要往屋里躲,但是被交流团自带的翻译“亲切”地拦住了。

翻译也是J国人,汉语说得流利但是语调略显生硬,他一脸堆笑地说:“我们是J国来的文化艺术交流团,这几位都是我们国家的古琴演奏家,听说贵茶楼也有古琴演奏大师,因此我们找到这里,希望可以请教一二。”

翻译的语气十分客气,要不是钟自明他们事先在街上听到了这群人的口出狂言,一定也会以为他们是认真来讨教的。

在二楼各个小茶室喝茶的人纷纷走了出来,看热闹的心态占了上峰,一听到竟然有人来踢馆,还是J国人,都争先恐后地围了上来。

“这位是三岛先生,他希望能为各位表演广陵散,不知道能否借琴一用。”翻译指着其中一位中年男人说道。

小琴师没见过这种阵仗,不自觉就让出了位置,站在一边的被称为三岛先生的J国人坐到了他的位置上。

钟自明一行三人找了个不引人注目的角落坐下,看三岛摆足了架势准备弹琴。

“做作。”钟自明看着他脱掉西服外套,将衬衫扣子仔细挽起来,像是要进行什么崇高的仪式,忍不住小声吐槽。

“我也觉得。”关兴超话音未落,钟自明就朝他比了个噤声的手势。

三岛的手指搭到琴弦上,开始弹奏第一节。而听了一分钟后,甚至不用钟自明判断,就连应然都能听出来,论琴技,这位叫三岛的J国琴师确实比茶楼中弹奏的小琴师好上不少。

钟自明闭上了眼睛,侧耳倾听,脸上的表情一片平静,更像是坐着睡着了。

同时,在琴台后方的休息间,有工作人员敲门进来:“龚老师,外面来了一个J国的交流团说要向我们请教,现在在弹琴,也在弹广陵散。”

“听见了,”休息室里,一位老人将手里的茶杯放下,“那我去会会他。”

但龚老刚站起来,就听见琴声被一个清脆的声音打断:“三岛先生,恕在下直言,您对这曲的理解偏差过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