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3 章(2 / 2)
“茉茉......”
“啪!”
赵立军的话断在了黑暗中。
“你想说什么?”
关了灯的屋只余窗外的月光来维持亮度,银纱铺满不大的房间,增添了神秘感。
屋内的两道人影又相互交错、重映,不知是谁先吻上谁的唇,逐渐勾起了迷乱的□□。
淡淡的酒味由赵立军传递过来,慢慢晕散在周茉的口腔里,像她喝过的一种果啤,微苦中夹带着甘甜。
......
柔和的月光不知什么时候被刺眼的日光代替,周茉迷迷糊糊在赵立军的臂弯中睁开眼。
“早!”沙哑的问候伴着额头上的吻响起。
周茉慵懒的笑笑,往热烘烘的胸膛里凑了凑,这种一睁开眼就看到心爱的人的滋味真好。
赵立军陪着她赖床,被她倚靠着的心充斥着满足,哪怕昨夜一夜未睡也不见疲倦。
“你几点睡的?”
“你睡着之后。”动动有些麻木的手,脸不红心不跳的撒起谎。
软香温玉在怀,他能忍住不做,但怎能忍得住心不激动呢。
赵立军揽了揽周茉,满眼宠爱的在她秀发上轻轻的落下一个吻。
她可以无畏,但他不行,他不能让自己这样稀里糊涂、名不正言不顺的要了她。
三天清明假期在手拉手压大街小巷的马路中快速飞过。
车站还是来时的车站,心情却大大不为相同。
周茉拽着赵立军的手不想放。
“我又不是小孩,来的时候一个人,回去就更不可能出问题,你安了。”虽然极度不舍,可面上还是云淡风轻地劝说着赵立军,还俏皮地晃了晃他的手,如在撒娇。
赵立军低下头,漆黑的眼凝视着周茉:她正顶着她那双大眼看着自己,水汪汪的眼眸格外认真——这是为了加强她的话的真实度。
周茉见他不开口,还欲再说的时候赵立军跨了一步,轻拥她入怀。
“我知道了,你自己要照顾好自己。”
“知道知道,我在学校既不干苦力也不风吹雨打,你还是照顾好自己吧。”
人来人往,相拥的环抱很快松开。
情话不会也说不出口,只能借着等车的短暂时间,把该叮嘱的话又叮嘱了一遍。
这次周茉没再嫌他啰嗦,只是拉着他的手,围着他左右移动,也不知道听没听进去他的话。
再长的话也有结束的时候,绿色的火车踩着结束语疾疾徐来,接走了要分离或将要团聚的人。
短促的见面并没有消弱思念,反而因为匆匆的别离而更进一步加深了念想。
生活恢复三点一线,周茉的重心也转移回学习上,在课上秀秀智商,在课后与黄桂芝他们玩耍和讨论,在宿舍里给赵立军、刘巧梅他们写写、读读书信......
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
春去秋来,当周茉抽屉里的书信叠了两摞高的时候,改革开放的政策正式落行并实施。
改革开放后的时间像是上了发条,周围的景一天比一天繁华,今天多一栋高楼,明天多一间百货,后天多一辆轿车......
就连他们的学校也开始逐渐装修起来,一天一个新气象。
她见证着祖国的越变越好,也见证着她心爱的人越来越成熟稳重,一举一动褪去浮躁,自信浅笑的与他人谈论工作上的事。
她与赵立军还是会为了见彼此一面而各自奔波在路途上,她用暑假去为他熬汤败火,而他亦会在她寒假不肯回家的时候毅然留下来。
他们好像什么都做了,又好像什么也没做,仅是家常便饭的每天都能让彼此开心与满足。
周茉大二那年寒假跟赵立军回到了上河村,上河村的变化也不小,但那份热情还是一样高涨。
“人啊,真是捉摸不透!住在这里的时候每天都想着什么时候能回城,可真回了城,最想念的还是下乡作知青的这段日子。”
“你是想那段苦日子还是想那个让你牵肠挂肚的人啊,哈?”
周茉坐在窗边托腮看着这碰碰那敲敲的刘巧梅揶揄道。
如今的她顺应潮流烫了个卷发,与记忆中乖巧可爱的小女孩有些出入,添了几分女人味。
“你就拿我贫吧你。”听见周茉这样说,刘巧梅有些羞涩的撩拨撩拨头发。
很好,还是记忆中一打趣就会脸变红的姑娘。
周茉站起来走过去,从背后圈抱住还在东摸西摸的刘巧梅,“别弄了你,再摸也不是我们当时用过的东西。''
“我不是研究一下嘛,虽然不是我们用过的那些东西,可这些物品摆设还是与我们那个时候大同小异的。多让人怀念啊,看着它们,仿佛我们所经历的那些事就在昨天一样。”
周茉赞同地点点头,她比刘巧梅先到上河村一天,犹记得她昨晚踏进来的时候也是感慨颇深。
“不过我真没想到你会选择这个时候结婚。”
刘巧梅收起怀念的目光,偏脸看向周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