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5章 苏蕙(2 / 2)

加入书签

古代的城市当然比不上现代高大明亮整洁,但是袁宵之前去过的长安洛阳,都是繁华富庶之都,鳞次栉比的建筑大都修整一新,看起来自然宏伟富丽。

而眼前这些房屋建筑,却大都十分破旧,有些能够看出十分明显的修补痕迹,有些则长满了杂草。

但同时,袁宵耳畔又是一片喧哗热闹之声。她转头四顾,很快确定了热闹的来源,往那边走了几步,转过一道弯,便见有许多人拥堵在那里,吵吵嚷嚷也不知道在做什么。

袁宵一时有些茫然。

按照她之前的经验,一般来说都是会出现在目标附近,方便她把人带走。但这次显然有点不一样。

也许,她的任务对象就在这一群人之中,因为不好青天白日突然让自己这个大活人出现在人堆里,所以才错开了一点距离?

这样猜测着,她便往前走了几步,终于在一片喧哗中辨出了一部分人说的话。听了一会儿,袁宵也算是弄明白这是在做什么了,却原来众人聚集在这里,是为了看一幅织锦。

整张织锦纵横不过八寸,上面却绣了八百余字,字字清晰,还分了五色,十分玄妙。

这么稀奇的东西,又是本县有名的才女苏若兰的作品,织成之后就摆在这里,任由所有人品鉴,消息一传出来,整个县城的人都知道了,争相一观,因此才有了这样的盛况。

这个故事也好生熟悉。

织在锦缎上的诗,总共八百余字,这不就是《璇玑回文图》吗?

这东西不但自身成为了一个传奇,而且对后世也有着很深远的影响,令回文成为了诗文对联之中一种十分有趣的题材,历代都有佳品出现。

而《璇玑回文图》的来处,则是东晋才女苏蕙为了挽回自己的丈夫窦滔的心,苦心孤诣织成的作品。

她应该就是自己这一回的目标吧?

这么想着,袁宵就也跟着努力往人群中挤。她的力气虽然不大,但是技术可是在现代挤公交挤地铁挤食堂锻炼出来的,仗着自己个字不算高,照准了地方,手和脑袋放在前面,用力挤就对了。

只是被挤到的人多少会回头骂一句,有时候也会被别人挤到。

没一会儿,袁宵就挤到了最前面。她直起身来,只觉得眼前一亮,先看到了被木质的架子撑在地上的那张织锦,上面用五色绣成文字,看起来果然十分精美,绝不是后世网上那些图能比的。

只是袁宵左看右看,没有看到疑似这幅画主人的人存在。

似乎这幅耗费心血作出的画,也没有她想的那么重要,至少没有被主人珍而重之地收藏起来。

袁宵听旁边的人解释,才知道不远处那扇紧闭着的门,就是《璇玑图》主人苏蕙的住处

。自从《璇玑图》摆出来之后,每天都有不少人过来观看,开始时苏蕙也会出现,但是见无人能解读出这幅作品的意思,渐渐便不来了。

在《璇玑图》刚刚出现的现在,虽然大家已经觉得它十分奇妙,但是目前还没有人将上面的诗都破解开,这些人过来,也是看热闹的多。

也有人问过苏蕙,这画里究竟藏了什么玄机,但她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说这幅图,非知心人不能读懂。

袁宵站在人群中,看了一会儿,忽然抬脚往苏家走。

这一动,立刻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身后的人群立刻喧闹起来,有人高声喊道,“别去了,没用的!苏娘子可不会为你解惑!”

也有人蠢蠢欲动,想看看袁宵跟之前那些过去打扰的人一样被赶出来。

但事实上,他们失望了。袁宵敲了门,不一会儿就被请了进去,叫等着看热闹的人好生失望,又抓心挠肺地想知道她到底说了什么。

莫非她果真破解了这幅图中隐藏的意思?

袁宵也没做什么,只是背了一下回文图中的一首诗,然后就敲开了这扇许多人想进而不能的门,见到了此间的主人。

在袁宵的想象中,苏蕙应该是个美丽温婉的女子,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才思,将自己的一番心意,细细织入锦缎之中。但真人却跟她想的不太一样。

苏蕙很冷。

她站在那里,似乎就自成一个世界,跟所有人都隔着一层似的,给人难以靠近之感。

一种……属于才女的傲气。

当然她也确实有资格这么傲,就像她拿出来的作品,这世间大多数庸人甚至连看都看不懂。

这样一个人,注定是孤独的,遥不可及的。

很难想象,她会主动去祈求一份已经失去的爱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