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4章 迁怒(2 / 2)

加入书签

看看后来的历史,卫子夫当上皇后,盛宠多年,儿子也被立为太子,又如何?后来还不是有了李夫人,钩弋夫人,许多数不出名字的女人,一个接着一个……

仔细想想,这些女人大都是鲜花般娇艳的品格,可见刘彻数十年如一日审美统一。

这也可见,她其实并没有错。

皇后就是皇后,与嫔妃终究是不同的,她学过的“礼”,没教她对丈夫弯下脊梁。

卫子夫做了皇后,便渐渐脱去了原本那种娇柔之态,所以不复宠爱;杨玉环终身都只是贵妃,却反而独得宠爱,若不是时势变了,也许她会有个截然不同的结局。

而她,做不成卫子夫,也做不成杨玉环,只能是陈阿娇。

命运早有分定,每个人都在自己应该在的位置。惟其如此,她对杨玉环的迁怒,才显得万分可笑,终究不过是因为……放不下。

杨玉环的性格太像她了,又恰好成为了她最羡慕的那种存在,以致阿娇心中不由自主地关注她,但又因为彼此立场不同而本能地排斥她,最后就变成了那种矛盾的针锋相对。

也许反过来,杨玉环对她的感觉,也差不多如此罢?

并不想伤害对方,伤人的话却脱口而出,而听了对方伤人的话,也必然要还以颜色。

直到收拾完东西,准备告辞离开时,阿娇才将自己心里的想法完全理清。她转过头,看向送她们出门的杨玉环,忽然觉得道歉的话也没有那么难出口了,“我昨晚一时糊涂、口不择言,还请不要放在心上。”

杨玉环微微一愣,没想到她会突然服软。阿娇已经朝她一笑,转身进了电梯。

据说两个人如果太相似,不能成为知己,就该是一生之敌。她和杨玉环恐怕已经做不成朋友,但既然有缘跨越不同时空来到这里,又何必再彼此敌对?

自己看不惯的那些地方,其实恰恰是她为了适应如今的生活而做出的妥协与改变,是她能低头的地方。

阿娇虽然现在还做不到,却也不可因此鄙薄于她。

杨玉环站在门口,眼看着电梯走到一楼停下,才陡然回过神来,丢下一句“莫名其妙”,用力关上了房门。

……

阿娇是从金一诺口中得知,杨玉环已经拿下了

《长恨歌》这个本子,这消息并不令人意外,毕竟身为圈中人,杨玉环比她更熟知并能利用各种规则与潜规则。

十娘和金一诺很快进了金家的公司,变得忙碌起来。

阿娇也很快适应了大城市的节奏,她每天背着包,拿着地图,自己将城里的各个景点转了个遍。去十三陵的时候,心情还颇为复杂。历代帝王精心修缮数十年的陵寝都被发掘出来,成为人人都可以买票参观的景点,若他们自己能知晓,会是什么感受?

阿娇自己的墓,据说已不可考,疑似与皇祖母和母亲一同随葬霸陵。

刘彻的墓倒是还好好的。

她和卫子夫都并未随葬,倒是李夫人的墓被迁了过来,不知是否还合他的心意?

也许有机会可以去看看。

对阿娇而言,这段时间过得相当悠闲,但对袁宵来说,却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幸好,再怎么难熬也只有这一段时间了。

六月,高考。

也幸亏现代交通十分方便,为了她考试的事,在外面的人都赶回来了,就连还在揣摩剧本并在公司参与各种训练的杨玉环也不例外。一行人齐聚出租屋里,倒是难得的热闹。

袁宵在家里一向是被放养,就算是高考,老爸老妈也没有关店回来陪她的意识。反正考试就在原本的学校,在他们看来跟寻常的考试没什么分别,最多是规模大一点,考场管理严格一点。

倒是方便了十娘等人过来接送。

这么一群风姿各异,又都容貌出众的女子走在一起,毫无疑问是非常惹人注目的。虽然周围的家长们都在忧心自家孩子,却还是忍不住频频往这边看,胆子大的还会走过来搭话,不过基本都会被特意跟着杨玉环回来的小朱给拦住。

第一场考试很快开始。

袁宵以为自己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拿到试卷的那一刻,还是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在密封线内写下自己的名字时,手都是发抖的。

但她想想等在考场外的众人,又抬头看了看被放在讲桌上的那本《三刻拍案惊奇》,心便慢慢静下来了。

稳住,别慌,她在心里安慰自己,那多大阵仗你都闯过来了,还怕区区高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