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纯真叛逆(2 / 2)

加入书签

无人开导的吴瑶在越憋越自卑的路上止不住脚,性格也偏内向,安静话不多,只有在熟悉的同伴面前才大嗓门,侃侃而谈,跟平常判若两人。

也是因为有这样性格的切换,张洁总是说,“吴瑶,你其实是虚伪的。”

每当这个时候,吴瑶心里别提多难过了,之前她不懂得虚伪的意思,现在有人说自己虚伪,原来自己这么虚伪。其实吴瑶哪里知道,就算是信奉“人情练达”的张洁也区分不清楚虚伪和纯良。

世人只看到自己表面看到的,心中看到的总是会被忽视。

张洁没有深究,为什么吴瑶这么虚伪,两个人还相处的这么融洽。

真正的吴瑶是毫无防备的,愿意把一切告诉她,只因父母请客老师,吴瑶觉得不光彩才没有说出来,其实后来张洁也知道了,因为她妈妈也请过老师,即使学霸如张洁。

张洁的妈妈是行风镇排的上的美人,张洁送给吴瑶一张她妈妈雨中登长城的照片。

那个年代没有PS,实打实的美人,鹅黄色长裙墨色长发披肩,手持一把淡色碎花伞,浅浅的笑意配上白嫩的鹅蛋圆脸,既有成熟的风韵,又有如少女的含蓄,一切都刚刚好,仿佛透过雨幕看着谁。

吴瑶一直相信“浓淡正相宜”形容美人最妙不可言,大概起因就从这张照片开始吧,这张照片存放在桐村吴瑶家一本发黄散掉的相册里,如果此刻去找,大概也是能够翻到的,只是除了吴瑶谁还记得那张照片。

跟张洁的友谊持续到初三毕业。张洁考上了行风镇所在县的重点高中,后来上了省会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所在县的实验小学做老师,找了一个大几岁家里开公司的老板,住着欧式四层大别墅,寒暑假经常欧洲美洲日本玩,一女一儿生活富足。

这些都是后话,张洁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什么,希望以后当老师,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并且漂亮完成了人生的很多个阶段,成为了大多数人眼中的幸福典范。

而吴瑶是个不求甚解、稀里糊涂的主,没想过自己要什么,没有努力的方向,在跑偏的路上越走越远。

后来追本溯源性取向的吴瑶经常回想与张洁两年同桌的点点滴滴。初三调整班级,吴瑶到了二班,张洁继续留在一班。

没有所谓的青涩火花,真的没有。

只有纯粹的友谊加上吴瑶无比崇拜之心。

张洁学习好,人缘好,男女生都吃的开,老师喜欢,多才多艺,唱歌跳舞乐器都会一些,对比自己,五音不全,连乐谱都认不全,每次音乐考试都靠张洁帮忙过关,除了国歌,连“两只老虎”都唱走调。

张洁虽然也尽心教了无数遍,愣是被气歪鼻子,“吴瑶,没见过你这么五音不全的,算了考试的时候你跟我一起唱吧,老师肯定会让你及格的。”

“张洁,你真好!”吴瑶挽着张洁的胳膊讨好道。

也许这也是吴瑶自卑的一方面,乃至到读研期间,师兄师姐经常喊吴瑶出去KTV,吴瑶基本都是拒绝,即使去了也只听不唱,后来研究生毕业聚餐,导师和师母一起跟大家吃饭然后去KTV热闹下,被师母说的不好意思的吴瑶勉强唱了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把师母尴尬坏了,唱完师母说“吴瑶还真是老实人。”所有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都在,吴瑶只能红着脸讪笑!心道,“是师母让我唱的,不关我事,我一般都不出来唱歌吓人的!”

偶尔想到与张洁同吃两个连在一起的旺仔小馒头的情景,也是唏嘘不已。一包小馒头里偶然能发现一两个“8”样的小馒头,有天吴瑶心血来潮咬着一头,让张洁咬另一头吃。后来只要发现有连着的小馒头,无论是谁先发现,都放在嘴里,让对方咬,嘴肯定会碰到,软软的还是软软的······。

吴瑶也是无解,不懂自己当时的心理和举动······

张洁貌似也乐此不彼,经常是拆开小馒头先倒桌子上找下,没有的话还会感叹,“没有连着的哎~”听起来颇失望。

后来,偶尔也会把长饼干这么吃,不知道是谁先开头的······

(六)

说到吴瑶虽然五音不全,到了高中,却喜欢上了听磁带,那个时候哈韩哈日,吴瑶喜欢听韩国两位大叔组合的摇滚乐,喜欢韩国男生偶像组合NRG,翻来覆去的听不下几百遍。

按道理对音乐理解应该提高点,其实丝毫不受影响。

听着喜欢上了摇滚就知道吴瑶的青春叛逆期也开始发酵了。

先是反感妈妈每周末坐两三个小时的车来县中看自己,把妈妈气哭,后又因为牙龈发炎肿的不能张嘴也不肯看医生,把妈妈着急坏······

更糟糕的是,因为父母出了八千块赞助费才进了红阳县最好高中的吴瑶,面临着初中一样的境况,几乎是举目无亲,一个同学都不认识,还是住校的,一个月回家一天。

吴瑶的小学同学史琴琴考上了红阳县中的强化班(一班、二班),不用花钱,比较硬气,跟吴瑶一样交赞助费进来的都在普通班(三班-八班),吴瑶分在了四班。从此四班多了一个安静叛逆的女孩,学习中等,偶尔能考到全班前十,年级前一百名,大多数时候在班里十几名左右,一个班六十学生。

学习肯定算不上刻苦,上课听的认真,课后作业也完成的较好,大把大把的自习时间用来看世界名著、国内名著、杂志、画报······只要是跟提高成绩没关的,肯定做起来风生水起,时间长了,基础自然不牢,尤其是物理,班主任是物理老师,看到吴瑶的成绩就摇头,吴瑶爸妈看着也急,再一次请客老师。

一开始吴瑶是不知道的,后来物理老师语重心长的劝说吴瑶好好学习,把她爸妈请老师吃饭的事情说了,吴瑶脑袋里轰的一声,就觉得脸上火烧火烧的,“原来一切还是因为父母的努力,而不是我自己的努力,原来老师也是这么虚伪势利的,原来世间并不是想象中的样子······”

一开始面对这么关心自己的班主任老师吴瑶觉得很对不住,发誓要痛改前非,好好学习,也学着舍友挑灯苦读,月考果然考了全班第四,年级四十六。

后来发现居然是因为父母又请了老师,其实吴瑶是完全抹杀了自己的努力,一下子更自暴自弃。

再也没有挑灯夜读过,再也没有问过老师关于学习的任何问题。

吴瑶不知道这是成长的一个必然环节,她虽然知道了请客这个事件,却没有跃的过事件的本质,没有懂不论老师是否真心,只要自己学习成绩提高就好的道理。

这样深刻的社会哲学,叛逆时代的吴瑶如何会懂,没有了如张洁这般让她信任的挚友开导,只有等世事把吴瑶百转千回的碾磨成妙瑶才能醒悟过来!世间事本该如此吧,能活得明白的人不多!

(七)

高一下学期,红阳县中三百年校庆,广发邀请函,分散在全国各地的红中学子纷纷归来,校庆典礼精彩热烈,看着主持台上男女主持人靓丽外表和卓然的风采,吴瑶的世界顿时鲜亮了起来,原本是黑白蓝灰,现在是彩色的了。

“男的是四洲国家电视台的主持人,好帅啊,普通话说的多好听。”

“那是,不然怎么做得了电视主持人。”

“好像是七频道的。”

“毕业十年了。”

“女的是省歌舞团的演员,真的好漂亮。”

“······”

听着这些或真或假或添油加醋的议论,吴瑶突然意识到,世界还有这么美好鲜亮的人,一下子特别激动和羡慕,赶紧对标找自己的差距,特意咨询体育老师如何保持身材,体育老师曾是国家级的运动员退役分配到学校。

红中正常是六点起床,六点半到七点二十早读,八点第一节课。吴瑶开始按照体育老师的法子,每天一大早五点二十起床去操场跑两圈,跳二十分钟台阶,坚持半学期,效果明显,任课老师办公室闲聊都说吴瑶这个小姑娘精神许多。

也是在校庆典礼上,吴瑶班英语老师李老师弹着吉他唱着英文歌曲,有范有气场,一下子成了高一女生集体崇拜的对象。

李老师刚毕业从北方到红中,还带着北方口音,走起路来生风,高一女生多偷偷盯着他看,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四班英语总是年纪倒数第一或者第二,李老师愁,班主任物理老师更愁。

话说四班的物理比一班二班都好,每周一节物理课改上英语课,这种事在大多数人的高中生涯是不会发生,还是物理老师上英语课,专门是默写单词和句子······吴瑶的英文还可以,经常在班级表演英文课本改编的情景剧,一次表演《百万英镑》,一句“six zero······”,把惊喜、夸张的神态表现的惟妙惟肖,全班大笑不止。

李老师不止一次在班级主题活动中表扬吴瑶,“有的老师总说吴瑶内向,我并不认可,在英语课堂和英语角活动,吴瑶都很活跃。”

听到李老师的话,吴瑶内心激动,“终于有老师发自内心的表扬我啦。”愈发替李老师担忧起来,听传言其他英语班的老师都排挤孤立他,终于在吴瑶毕业之后的两年,听说李老师回北方了,这是后话。

说到四班的特别之处还在于有一位副校长的数学老师,五十多岁,和蔼异常,他的课堂仿佛所有学生都是数学天才,大家几乎都喜欢上,课堂气氛也活跃,可惜的是四班数学成绩也是倒数······后来高二多了一位数学老师,高中班级同时两位数学老师上课的事情应该也不多见,当然不是一起上课,按照内容副校长和艾老师轮流上课,艾老师也负责坐班答疑。

多年以后,妙瑶在一场为惨重汉江沉船事故举办的往生超度法会上才知道,这么和蔼可亲的老校长及其夫人都在这艘游轮上未能逃生,尸骨未存,他的女儿是国外某知名大学数学教授,法会现场泪流成河,晕厥数次仍然坚持冗长法会结束。

后来物理老师身体抱恙请假在家休息,班主任换成了语文老师,物理成绩也下降了,成了年级问题班级。高三下学期班主任换了一位教数学的许老师狠抓班纪班风,许老师第一堂课就放话,“谁不让我好过,谁都别想好过,第一次月考必须往前进两名,考到倒数第三,正数第六。谁低于班级平均分,每周在原本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加做一套黄冈考卷。”基于这么严厉的惩罚,吴瑶作为拖后腿的一员也是发愤图强,猛冲了半学期。

原本高考家长沟通会时,许老师对吴瑶妈妈明确表态考个大专也不错了。

考试的当口,吴瑶妈妈也不敢训斥,内心焦急异常。

谁知道最后吴瑶考了全班第十一,年级一百三十六,距离一本只有两分,顺利考上了省会的一所非重点大学的二本。

填志愿时,吴瑶感叹道,“幸好考的是大综合,不然肯定歇菜。”这也是唯一一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合在一张卷子上的高考,总分三百分,吴瑶考了二百五十五,语数外三门都平平常常,凭借在生物地理历史上面的优势,扳回了一点。

吴瑶一直喜欢地理历史,小学就把一本新华字典上的历史大事件年表看的滚瓜烂熟,把汉朝、唐朝的年份表比较来比较去,搞不懂东汉西汉区别,更搞不清后唐一说,不过还是喜欢的。

到了初中,历史地理书详细了,看的吴瑶如痴如醉,特别是历史书翻得纸张发黄,跟其他整整洁洁的书相比,写满注释,连张洁都看不懂写的什么,吴瑶写字糊弄且潦草,平常也就张洁能够认全她的鬼画符,也是因为字的原因作文分数一直毫无起色。

初中五校联考,历史第一名的成绩也是唯一吴瑶拔尖的科目,历史老师是位快退休的老爷爷了,对谁都要求严格,唯独对吴瑶屡次赞赏。有次在吴瑶面前感叹,“吴瑶你如果生在世家,哪怕是旁支附族,有些家学底蕴传统在,是有机会成为历史名家的,你对历史有独到视角。”

“像司马迁那样的人么?”

“对,有机会你读读他的自传。”

“好”

高考时立志上四洲以历史系著称的一所北方大学,结果差两分遗憾收场。此后吴瑶读书改了喜好,大学图书馆藏丰富,吴瑶没怎么用来好好学习专业,专找奇闻异志,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甚至选修图书馆开的情报检索课,就为了更全捕捉惊世骇俗的言论。

后话,吴瑶父母如果知道女儿“非主流”到这个地步,怎么也要狠狠打一顿,如果能够预料到后来女儿有出籍的举动,打死也不会希望女儿读本科、读研究生,早点出去打工挣钱结婚生子好了,何至于······。

(八)

说起吴瑶的“非主流”,高二那年就有了苗头。

红中所在地是一个港口重镇,经常有外国船舶停靠,船员肤色发色也多是吴瑶们没见过的。刚上红中那会,小姑娘们经常约着去港口附近逛,现在有时间都去镇中心小商品市场,那里从学习生活用品到吃得、穿的应有尽有。

汪玉函就喜欢一家一家小店的逛过去,不亦乐乎,吴瑶是提不起精神逛街,基本都是陪着汪玉函逛。

这天两人正逛到一家裙子店,汪玉函试裙子,吴瑶百无聊赖的等着。听到店家收音机里放的轻轻佛乐,又仿佛闻到了一股沁入心脾的檀香,浑身慵懒顿消,驱散了心头一直聚集的迷茫。

吴瑶一开始喜欢听摇滚,后来哈韩,经过这次佛乐洗礼,听上了大悲咒、心经之类。越听越着迷,又借阅了图书馆有限的几本介绍佛教寺庙宗门的书籍,一知半解的想出家。

发疯了似的问身边人关于出家的事,听得最多的就是红中所在镇上有座山,山里有座叫下绍的古寺,传说有上千年了,毁了建,又毁了再建,直到现在还在不断的修葺中。

寺内有个远近闻名的奇事,正殿香案下的土会自己长高,每过几年必须把土铲平,不然香案倾倒,有老法师曾经请人挖开土层十几米,试图揭开谜团不得。

香火自然旺盛不断,踏青时节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吴瑶他们班还组织去春游过,爬山游寺,一群高中稚子,走马观花,看了稀奇处,转眼就丢开了。

只有吴瑶内心蠢蠢欲动,一想起古寺中遮天的树荫、深幽的院落和平淡的和尚,吴瑶恨不得立马出家修行。然下绍寺是和尚寺庙,不收女子。

吴瑶想起书上看到红阳县所在地的翰州市里有座落霞寺,是尼姑寺庙,当下开始偷偷收集关于落霞寺的所有信息,那个时候还没有电话普及,更谈不上手机电脑之类。每天去阅览室看当天的日报、晚报,只要看到落霞寺三个字就兴奋好几天。

直到半年后,吴瑶在一本慈善公益杂志上居然发现了落霞寺方丈清远师太远渡重洋弘扬佛法的事迹报道,文后还附有通讯地址。吴瑶是又喜又怕,喜的是自己立马就能出家修行了,怕的是不知道家里人会不会同意。

就在忐忑中煎熬了两个月,吴瑶下定决心先斩后奏,抱着慷慨就义的信念给清远师太写了一封表达自己想要出家的想法。全文如下,

“清远师太,您好,我叫吴瑶,是红阳中学高中二年级学生,家住红阳桐村,对于未来一直很迷茫,有时候觉得活得很没意思,特别喜欢寺庙的幽深与清净,内心希望能够出家,就怕家里人不同意,希望能得到您的指点。盼回信。”

怀着对家人的负罪感,吴瑶等啊等啊,一直盼望着收到回信,吴瑶怕地址弄错了,隔了几个月又寄了一封一样的信件,并再三核对自己的地址。

结果可想而知,依然石沉大海。

偶尔还安慰自己,也许是大师们太忙了没时间,出家人慈悲为怀,总归会回信的。

后话,吴瑶以后确实见到了清远师太,只是物是人非,吴瑶已成妙瑶。

吴瑶等回信等到高三下学期,新来的班主任雷霆手段整治班风,不能再混日子等着了,发奋做题复习迎考······

(九)

高中后期,吴瑶与同一宿舍叫成欣的女生特别要好,好到有什么委屈、心事和伤心难过事,都相互倾诉、相互安慰,有时候还抱在一起、躺在一张床上、陪着一起落泪。

去食堂吃饭、去浴室洗澡、上厕所、打水、洗衣服······除了上课不是同一座位,两人形影不离。

汪玉函经常打趣吴瑶,“你们两个好成这样,我都吃醋了,不行我得加入你们。”

偶尔也三人行,大多数时候都是两人在说悄悄话。

成欣也是从农村考上来的,家里条件不好,还有个妹妹在上初中,有一阵成欣爸妈身体都不太好,差一点就辍学回家,好在危机过去了。吴瑶是个心善的孩子,看到她这样的状况也是心急如焚,经常开导她,安慰她,陪着她。

原本她们两人是没有多少接触的,吴瑶家在红阳县域最南面,成欣家在红阳县域最北面,所谓十里不同风,吴汉语系有的甚至村村不同音。吴瑶和成欣就属于不同风、不同音,所以吴瑶跟汪玉函更有共同语言,尤其在吃上面,两人经常游荡在校门口大铁门后面,趁着门卫不注意,赶紧跟守在外面的小摊小贩买各种吃的,油酥饼、蛋灌饼、酸辣汤、油炸小吃、面条、小馄饨······学校里只有一家小超市,零食基本吃遍,外面现做的更让人胃口大开,吴瑶经常买双份,成欣有时候吃,有时候不吃。

也许是吴瑶为了安慰成欣,把自己想出家的烦恼也告诉了成欣,都是有心事的人,慢慢走的越来越近。

对于吴瑶来说,对成欣慢慢有了一种不可言说的感觉,无论自己等着落霞寺方丈师太的回信多么心灰意冷,只要成欣一安慰立马开心起来。

吴瑶总是对汪玉函说,“成欣怎么这么温柔、这么善解人意啊。”汪玉函从来都是呛回去,“没有吧,我怎么没觉得,还是我的瑶瑶最温柔最善良,长的也不懒。”

多年以后,喜欢追本溯源的吴瑶,断定“爱慕女生”的根子就在此处萌的芽。当时根本毫无这方面的知识输入,永远只知道男女结婚生孩子。

“如果!又是如果!如果能够很早就知道世界上也是有女人之间相互爱慕的事情发生的,如果很早就知道古希腊著名女诗人就爱恋她的女弟子,如果不是被阉割过的历史书误导分桃断袖是不好的行为,······我的人生是不是会不一样,我是不是不会出籍,我是不是能够跟刘海燕相守到白头,一切如何到了这地步!!!”被观音庵主持仁心师太收留,整日担惊受怕被安察院逮住的吴瑶总是不由自主的头撞墙质问自己,这是后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