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2 / 2)
“是嘛,叶厂长也这样吗?”
“哈哈,你以为呢,我妈妈跟你比可是有过之无不及,只要我妈妈一去市里,我奶就从她出门那一刻就开始扳着指头数时间了,不知往门口跑多少趟。逮到我妈妈的身影那也是一只敏捷的猎犬身影迎上去,大包小包往家拎,回来就拆,每样都波不急待地尝尝,我爸经常拿她开玩笑,说我奶奶哪里不舒服不用上医院,只要我妈妈去市里……”
笪逸轩还在讲着,静蓝的思维已从美食跳到了家庭关系,她一直就对叶琴家这种和谐欢愉的家庭氛围羡慕不已,她家的家庭氛围冰冷僵硬,她妈妈也是自私狭隘,一生都像圣斗士一样活着,压根就不喜欢平静和谐的家庭氛围。小时候姑姑们在家,爷爷还活着的时候家里闹纷纷,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后来姑姑们陆续出嫁了,爷爷也过世了,可妈妈依然不消停,不是骂父亲就是盘算着静蓝,指使着静蓝,那口吻从来就没有过平声和尚声,永远一个调的去声。声音尖利刺耳,如同指甲在粗糙的墙面上划过,心头都揪的紧,有时候如嚣叫立即就起满身的鸡皮疙瘩。
回忆起来都阴郁沉闷苦痛。
看到静蓝突然间的沉闷,笪逸轩猜静蓝肯定想到了什么不愉快的事。他从小养尊处优,家庭优裕和谐,爱满满。有爱的他也懂爱,天生仁厚宽怀,不轻易触碰别人的伤心事,更何况,他特别喜欢静蓝今天开心的本我。
“走,静蓝特别推荐你尝尝老字号小吃,绿杨馄饨,跟我们平时吃的可不一样的味,美味啊!”笪逸轩一付让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热情。
“真不能再吃了,已经吃太多太多了。”静蓝确实吃了较多,刚才的伤感也让她胃口减了大半。
“就在眼前,不进去这趟行程都不圆满,量不多的,尝尝,我妈妈特喜欢这绿杨馄饨,薄皮馅多,晶莹剔透,汤清味正,关键是不涨肚子,可以当下午茶点的。”笪逸轩这宣传性介绍很抓的住点。把骨子里吃货的静蓝口味也钓了起来。
对于馄饨,静蓝并无好感,心里还有点抵制。
不懂生活的母亲平时基本不会弄些花样小吃给孩子吃的。别人家吃馄饨饺子饼子都是调剂改善生活,但静蓝家就是解决过剩蔬菜或过剩面粉了。暑假,南瓜大丰收时节,母亲会天天南瓜丝包馄饨,包饺子,偏偏还舍不得加工费,都是手擀馄饨皮或饺子皮,那厚厚的皮实在让静蓝难以对付第二餐更别说第三餐了,没肉的南瓜丝包馄饨饺子那个口感就一个柴。等到过年时节,从除夕的中午到正月初五都是馄饨。人家的过年嗨的不行,静蓝的过年痛苦不堪,亲切缘不好的母亲从来不存在亲切间相互走动这一说,所以每年的正月里,静蓝除了到舅舅家去一天能吃到舅舅给她顿的肉,做的几个好菜,其它时候都是以馄饨为主食。
有时候静蓝会抵制馄饨,小时候会遭来母亲一顿痛骂,什么难听的话都骂。
“小姐的嘴丫鬟的命”“现在挑三拣四,投胎时怎么就瞎了眼啊”“作,作,作,就作死你吧!”……
后来上高中时静蓝再拒绝吃馄饨是并没有得到母亲的优待。
“你就是老天派来跟我作对的。”“那么木的一个人,怎么就考取了高中,家里花了那么多钱给你上学,你也不晓得好好替我们省省,还这么作,又不作死你!”“有本事,你考个大学,以后想吃什么吃什么,现在挑,算个屁本事!”
静蓝就是在她母亲的谩骂中茁壮又坚强地成长的。开始她对母亲的谩骂很是恐惧,后来被骂多了,她也就麻木了,再慢慢地再骂,她就不入耳了,想吃什么自己做,做好了还会给父亲和弟弟各来一份,就偏不给母亲。
“这没良心的小寡妇,还没怎地就不把老娘放在眼里,等将来我还能指的上她吗?”母亲矛盾的心理永远猜不透,静蓝也懒的去猜,爱骂就让她骂吧。
上大学后的静蓝除了过年回家,其它时候她从不会想到要吃馄饨的。大学后的过年也很有意思了,腊月正月的伙食都由静蓝操办,母亲乐得退居幕后,反正钱也是静蓝花。母亲不再怒骂静蓝了,虽然偶尔也会痛心疾首地说静蓝败家,好吃懒做,不知将来祸害谁家,但口气里已没了真火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