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一章(2 / 2)

加入书签

也许就是这种呆劲和傻劲,在学校各项活动中,除了小品没有获得奖项,其它项目静蓝都能获得好的名次。

顿时静蓝成了系里的名人,红人。谁都想看看静蓝真人,看看这个全面发展的“实物”。有时搞得静蓝很局促,有时还有点尴尬。

当别人嫉妒老天给静蓝太多时,静蓝总有无地自容的感觉。她一直在心里觉得自己是标准的丑小鸭,而且是那种不可能变天鹅的丑小鸭。以前难得有人说她漂亮时,她会在心里对那人感激涕零,以为人家是把漂亮当同情一样施舍给她。现在有人说她漂亮,她更觉得别人可能是恭维她,因为她的才艺,拉高了她的容貌。

静蓝是典型的不自知,从来都不自知。

有人悄悄把静蓝看在了眼里,放在了心里。班长华艺名,有事没事跟静蓝商量班级事务,还常常带瓶酸奶或一包零食,有时竟然还邀请静蓝出去吃饭。不过那也很自然,都是讨论班级事务时刚好到饭点。静蓝也不欠他的,每次都回以稍高价格的礼物,唯独吃饭静蓝不回请,她还没有习惯单独跟一个男生吃饭,让她很慌张,这种慌张不是青春女孩见到喜欢的男生那种慌张,这慌张就是纯粹的慌张,不习惯,局促。

就在此时,肖剑来信了。

在肖剑信里,静蓝知道了肖剑是通过戴荣知道了静蓝的通信地址的。是我第一时间告诉了戴荣静蓝的通信地址的,这个初中我和静蓝共同的好友,好哥们,一个专门负责买资料,我们专门负责做的合作伙伴。戴荣跟肖剑是同一个村的邻居,这都是我们后来才知道的。

静蓝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她不怪我,对肖剑给她写信这件事也不太奇怪。静蓝从来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秘密值得保密,她有个极品妈妈早就让她习惯了没有秘密的生活。再说她也没有要刻意隐藏自己的联系方式。至于肖剑给她写信,她也只当肖剑是无聊之举,他没有考取大学,父母想让他复读,他不肯,说自己底子太差。所以他暂时在家休息,闲着。家境富裕的好处就是,这些孩子用不着过早成熟,脑子里可以专注地想着怎么打发时间。

静蓝自以为是的这样想着,所以她也礼貌性的给肖剑回信,不痛不痒的说着学校的基本情况,感觉像一篇说明文。

但就是一篇说明文,因为自身的文字功底好,让肖剑读起来也觉得静蓝在用心地给他回信。于是这信就由来继续来回的连续。

一切若能重来,我肯定静蓝不会给肖剑回第一封信的。

一学期的大学生活,对于静蓝真的是快乐,从未有过的自由,自由对于静蓝是难得的宝贵的,但绝不是散漫的,放纵的。她疯了一样看书,仿佛要把这么多年阅读上的亏欠都恶补回来。

通市是个沿江城市,围着市区的江堤被修护的如同风景区,沙滩也广袤。静蓝对江和海都有着格外的亲近和崇拜。

班上第一次的大型活动是野炊。

野炊内容民意表决决定,包饺子。静蓝并不喜欢吃饺子,作为一个严格的江南人,她更喜欢吃馄饨。但她还是服从大家,她把自己定位的很好,她是为大家服务的。只是在讨论结束她跟华艺名商量具体事务时,随口说了句她喜欢吃馄饨,还特爱吃韭菜肉馅的。

这活动的操办人当然是静蓝和华艺名。于是华艺名顺理成章地有多个机会跟静蓝商讨采购菜肉问题,芹菜、韭菜、香菇、肉还有各种调料。

华艺名不知哪里搞了辆三轮车,生活委员是个江北男孩子,会骑三轮车,他骑着三轮车,后面坐着静蓝和华艺名。三人小组配合默契,一路上华艺名总能找到很合适的话题和静蓝聊着,这聊天一点不让静蓝局促,尴尬。加上近两个月的锻炼,静蓝也慢慢会跟陌生人说话了,她不会主动找话题,但对于对方给出的话题,她还是会聊的。

周六由三辆三轮车(分别驮着饺子馅,饺子皮,还有馄饨皮,还有几捆柴火),二十几辆自行车的队伍浩浩荡荡出发了。借到的自行车差两辆,必须有两个女孩坐男生的车。静蓝是不习惯坐别人车的,特别是自行车,但她也不好意思提出。华艺名很大气地把单着自行车安排给了其他女生,自告奋勇带静蓝。没办法,静蓝也只能这样了。好在已经有了上次共坐一辆三轮车的经历,这次坐自行车也就不再那么为难了。但毕竟三轮车的空间较大,相互间仍然独立,没有那么近的距离也就没有那么多的不自在。这次是一辆自行车,这么紧挨着,对于静蓝,实在是头一次如此近距离接触异性,她很别扭,紧张的冷汗一身一身的。到了上坡她赶紧下车推,到了下坡她又紧张地拉着后座,一路下来她比骑车的华艺名还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