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2 / 2)
静蓝属于那种说话不争最后一句,但礼数上一定要收尾的类型。所以,她尽管不知道跟肖剑说什么,但她还是给肖剑回信了。
写信要么叙旧要么分享。叙旧静蓝跟肖剑没什么可续的,他们实在谈不上是老朋友,连朋友都算不上,比普通同学还普通。分享,更谈不上她没什么值得分享的,再说分享对象应该是很亲密的,她跟肖剑八竿子打不着。
那就报告吧,这是信件里最生分。要么上下级关系,要么很疏远的亲子关系,虽然静蓝跟肖剑啥都扯不上,但既然写信总得写点什么呀。
静蓝像记流水账一样把她们这次秋游的情况大致给肖剑叙述了一下。顺便提到了吃的馄饨,因为肖剑问她爱吃什么,在通市是否吃的到。这次对静蓝来说有趣有意的秋游还是值得大提一笔的。作为一个从来就不招待见的丑小鸭,灰姑娘,从来没担任过班委的人,一上任就操持了这么大型的活动,她也此处省略所有字的。她把自己和华艺名操持整个活动的过程简单描述了一下,同时也扎扎实实敬佩和感激了华艺名一番。
信寄出去了,静蓝也不再当回事了,每次给肖剑回信她都当作最后一封敷衍。只是尽那份公民礼仪。
不曾想这次肖剑回信超级快,静蓝周一寄出的信,周五就收到了肖剑的回信。静蓝好生奇怪,这人也真是寂寞无聊的不行了,好像专业回信人一样。静蓝看着手里的信,无可奈何又很宽容理解地笑笑。心里想着这人也真奇怪,明明以前没有任何交集,怎么就突然能聊起来了呢,竟然还通上了信,不可思议。
静蓝最喜欢的就是发呆和胡思乱想,但都是一个人的。这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只有我有幸得以分享。骨子里的静蓝是孤独的,从小的孤单,独来独往,忙忙碌碌让她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这种孤独但不孤僻,独立但不孤傲的个性。她不擅长跟别人述说,不擅长跟别人分享更不擅长让别人分担。
不是好到极致,她不会跟那人开口说出自己真实想法。
我有幸成为她一生唯一的知己。她女儿小愚不逆反,不张扬,而且崇拜她妈妈的很。但从小就广泛阅读的小愚心思灵活而细腻,典型的伪外向性格。小愚经常跟我说的是她羡慕我,她妈妈啥都跟我说,跟她虽然是朋友,但绝不是那种无话不说的密友。
我听了既庆幸又释然也有点怆然。这孩子她怎么都不会理解她妈妈的经历,而静蓝又是那种不喜欢多言多语的人,更不喜欢跟孩子说过去。过去对她而言除了不堪的苦楚,没丝毫值得炫耀的。在别人眼里也许静蓝那么多的传奇都值得大夸特夸,但在静蓝那些都是不得已的举措,生活所迫,生活所逼。童年的她,少年的她,甚至高中的她都是老鼠的女儿,她爱她父亲,若她要跟小愚谈她的过去,必然要涉及她的父亲,这是她最不情愿的。
谁愿意过早成熟?谁又愿意揭开结痂结茧的伤疤?所以小愚当然不会知道她妈妈太多的过去。
我告诉小愚,我们是平等的,她妈妈跟我聊的都是些女人间的事,不是什么秘密。她妈妈爱她胜过一切,她妈妈不是一个善于言辞的人,如果说她妈妈不跟她多说什么可能就像那些做教师的人一样,在学校跟学生说的太多了,回家就没话了,她妈妈成天在公司已经够劳心劳力的了,所以回家就只想安静地歇歇,更何况她妈妈是个爱看书的生意人。
一切解释好像很合情合理,可是敏锐的小愚还是铁定地说“我妈妈肯定有不同于常人的经历!”
我问她何来此说。
“感觉!”这小丫头眨巴着狡黠又善解人意的眼睛。还特地给我一个亲昵的额吻让我理解她对我省略的话。
每次看到这古灵精怪又善解人意的小愚,总不由自主想,这小东西上辈子肯定是静蓝的妈妈,这辈子来寻她并呵护她,逗她开心的。
肖剑在信中首先是替静蓝高兴,惊叹她有如此能力,然后又是东拉西扯,但很自然地就问到了华艺名。问的那叫一个详细,静蓝感到有点好笑,搞的想政审一样,再说她对华艺名都没有这么在意。
最难理解的是肖剑告诉静蓝他想参军,他是高中生,在部队考军校应该没问题。他还特别提出,他爸爸人脉广,到时候能活动活动让他入个好兵种,如空军。
静蓝不明白肖剑为什么告诉她这些。但静蓝有点胃绞痛,她特别不喜欢别人提人脉,这是她最心痛的地方。一方面她家没有丝毫的资源,她也从没有沾过人脉的光。另一方面,静蓝有点鄙视这些靠人脉的人,白白讨便宜,尤其是挤掉了多少原本优秀却没有人脉资源的穷家孩子。
静蓝的痛,无从说起,她从没有如此恼火于一件事,但这次她确实很恼火。她不想回肖剑的信了,这打破了她一贯的行事礼仪原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