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2 / 2)
此时的静蓝由衷感谢大学人性的寒假,寒假一个原本如华艺名说的“反正没什么事”的假期,对静蓝可是难得的捞金机会。
静蓝不打算都进那些过时服装了,她准备进一些中档的。从小在农村生活的静蓝,小时候听婶婶婶娘们平时说的最多最狠的一句话就是“今年过年一定要给自己买件像样的衣服”或者“今年省省攒着明年过年给自己添件像样的衣服”。
大年初一,孩子们首先炫的是新衣服,其次才是压岁钱。而大人们呢,无论男人女人都在第一时间明里暗里赛着各自的衣服。那时候静蓝就明白,衣服是一个人过年的门面。都说衣服是女人的最爱,女人只是爱款式爱颜色爱潮流,男人那可是一群大智慧的主,他们更倾向于面料和款式。
都说服装是赚女人的钱,其实有时候女人几件不上品的衣服也不抵男人一件入眼的衣服。
所以,静蓝进的衣服,女装走量大价廉花哨路线,男装走一款一件一色一件价格稍贵路线。但她的男装也只进那些中年以上的男装。年青人都会逛服装店的,中年以上的男装,很多都是那些疼自己丈夫的女人咬牙下决心或相互怂恿下买的,有的还是闺女给父亲买的。
女人在夫妻俩吵架时什么难听捡什么说,下着狠心说着狠话以后只对自己好,但真到了用钱的时候她们依然只舍得给丈夫花。
“女人最是个口是心非的动物,她们对自己好从来只在嘴上,放佛语言和行动只能二选一,消费一样。”从小静蓝就活的明明白白。
“可你就不是啊!”我拿她开心。静蓝从小就不将就,宁缺毋滥,她认定的就是认定的。虽然她从来没有自主买过衣服,都由母亲按自己的喜好给她买,当然价廉是第一决定因素。但只要不喜欢的静蓝坚决不穿。对于吃的,她不吃的就是不吃,不会因为肚子饿而勉强果腹。
“穿衣首先是自己感觉,自己感觉不好干嘛还要穿?吃饭不只是为了活着,干嘛要将就?我又不是奢侈浪费,能力范围之内的啊!”静蓝难得如此理所当然。
“所以啊,你经常被你妈妈骂“以后不晓得害哪个鬼人家””我最喜欢拿静蓝母亲这句“专利骂”打趣她。
“所以啊,你也经常被你妈妈骂“看看人家静蓝,劳动是劳动,不劳动时就一个清清爽爽,再看看你,都看不下去!””这家伙,不会让我讨半点嘴上便宜。
进这些价位较高的服装,需要的本钱也比较多。但静蓝一点不担心,她进货的那些服装老板们早就跟她说过,她可以欠账的。静蓝把心放下的时候更多的是感动“谁说无商不奸”的,商人一样有重情重义的。她把自己存折上的钱全取了出来,每个服装老板那都欠的不多。第二次进货时她能跟大家把尾款和当次的货款全结清了。
尽管那些老板跟她说不要着急,她完全可以等到暑假时再结清。
静蓝感谢大家的信任,只是她心里已经有了打算,暑假若有其它更能挣钱的路子她可能不会再倒腾服装。
“你那脑袋里怎么整天除了想着赚钱,还是赚钱!”在我们都毕业后我拿她开心。
“我的大小姐,你站着说话不腰疼,饱汉不知饿汉饥还说饿汉没力气!”其实说出去我就有点后悔了,我是她最好的朋友,最不该说这话。但静蓝并没有生气,还省掉了很多可以揶揄我的话。
一直自嘲情商很低的静蓝,情商是最高的,从不让别人尴尬,哪怕是她最亲最亲的人也不放肆,越矩。
都说从小没有爱的人不懂爱,不会爱,静蓝显然是个反例!
因为经历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柔软!因为自己从小就知道什么叫尴尬,所以她从不让别人尴尬。
静蓝的服装摊很得那些暑假有过一面之缘的村民的喜欢和捧场。那些大妈大婶们在心满意足地买到了自己中意的服装时,还一定会热情地把冬日里串门的亲戚拽过来买点。
原本静蓝预计寒假只能进出货两趟的计划被扩大为三次。
第三次出门卖货已经是腊月二十四,农村送灶王爷的日子,这也是农村风俗专说好话的日子。
最后一次进货时静蓝特地进了一些棉手套,棉袜子,毛线帽子,还有护膝之类的小玩意。那些买了她服装的大妈大婶,在付完钱后静蓝会根据这些人的特点和需要从包里拿出适合她们的小礼物送给她们,同时也先给她们拜个年。一点没有噱头也没有拉客的俗套和诱惑,大婶大妈们乐呵呵,由衷赞叹“将来谁家娶了这闺女谁家的福气!”
静蓝是天生的生意人,还多了份书卷气。
“我还是喜欢静静教书!”每次我们聊起,她总会本能羡慕我,我知道她不是故意卖乖,她的遗憾我懂。
“你没有铜臭啊,我闻闻、闻闻,还挺铜香的蛮,你呀儒商一个,不遗憾哦!”我这不是安慰的安慰让她笑个不停,笑声中除了满足更有些许不易察觉的遗憾。
静蓝就像一个居家大姐,一家人过年的衣服当然由她操办,静蓝也觉得理所当然。同时静蓝还承担了家里所有的年货。这倒不是母亲分配的,是她主动承担的。她不喜欢母亲那抠斤抠两的算计,若母亲置办年货也就是一些炒米,爆米花,和少量的瓜子花生,正月初一还是限量供应。
父亲喜欢讲山海经,正月这个大闲时节,村里几个父亲特别要好的大伯大叔都喜欢来听父亲说书。静蓝小的时候他们总会在口袋里偷偷藏点稀罕零食带给她。这会儿,她有能力了,她喜欢买好多实实在在的消闲零食招待这些大伯大叔。父亲不抽烟,但静蓝一定会买上一条上好的烟,正月初一也好,正月里也好,她都会让桌上有烟的。
母亲骂她是个败家子,只有父亲由衷赞赏并欣赏“我丫头会花钱也会挣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