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2 / 2)
夏氏听了仍旧转着身背对着李慎。
爹娘之间打情骂俏的日常李悠然没什么兴趣,开门见山道:“娘亲有什么可气的,和爹爹又吵什么呢。”
“还不是你的婚事!我说要去王宫问问王后到底是个怎么回事儿,姑苏现在都传成什么样子了,那日朝堂之上太子那话放出来,这都多少天了,一点儿动静也没有!”夏氏又偏了偏手指着李慎,“你这个好爹说什么,说还不是时候!现在不问什么时候问,难不成给王上拖着?咱们李家的脸还要不要了!”
夏氏越说越气,“本来是个好好的亲事,非拖着,显得咱家的姑娘多上不了台面似的。”
“娘亲有什么好急的,这亲事也没那么容易成,虽说女子往往高嫁,但是咱们李家对着王上,那不是高嫁,那是高攀!”李悠然在高攀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侧妃什么的倒也没什么,可是沈江却说要以太子妃头衔求娶,还要十里红妆的聘礼,王上不乐意正常,何况那年禁足的事儿您就这么快忘了?”
李慎不吭气,自己女儿说的也正是他心中所想,虽说王族此举算是给了李家一个难堪,但是君在上,臣在下,今天就算他李家身居宰相之职,天子这般他李家也不能有半句不快。
“那怎么办,就这么耗着?万一赐婚是个侧妃怎么办,三丫头你是为娘最小的孩子,也是唯一的一个女儿,宁愿在家做个老姑娘,也不能为人妾室!天皇贵胄的妾室也是妾,我绝不允许的!”
李悠然也不知道怎么和夏氏说,其实这事儿她倒是不担心,沈江这话放出来了,她日后是嫁不得别人了,只能嫁给沈江。沈江出征之前放了话了自己无论如何也是要嫁他的,却没说是个什么身份嫁他。
其实太子妃也好,侧妃也罢,这消息出来的时候李悠然就已经把心里那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念头给断了,指望皇家一夫一妻,还不如指望母猪会上树。
反正未来的嫁的人是沈江了,是个什么身份也不重要了。可这话是万万不能和自己娘亲说的。
李悠然和李慎对视了一眼,看懂了李慎的意思,李悠然多加安慰了几句,也就回去了。
路上就辛奴和春夏跟着,刚才里屋的谈话春夏多多少少也听到了些,这会子见自家姑娘前头走着,一言不发,以为李悠然心里肯定也是难受的。心里也埋怨起了自己下午怎么那么多嘴,这事儿还能怎么弄呢,也就只有等了吧。
春夏是个憋不住的,心里想的嘴巴上也就跟着出来了,手上灯笼递给辛奴,自己上前对着李悠然道:“奴婢从小就伺候姑娘您的,这回姑娘您的亲事不管是个什么结果,春夏肯定跟在您后头伺候您一辈子。”
李悠然被春夏没头没脑的一句给说的云里雾里的,想明白了之后噗嗤一声笑出了声,带着后头辛奴也没忍住。
李悠然戳了戳春夏脑门,“你这榆木脑袋在想什么呢,你这是盼着你家姑娘做个老姑娘不成。”
春夏瘪了瘪嘴,有些委屈,头低下也不知道说什么,可她心里就是
难受,明明是个良缘,怎么就成了这个样子。
心里难受,手上的帕子也差点儿给揉成了个抹布。
本不欲与丫鬟们多说这些,看着春夏如此模样,李悠然叹了口气,无奈道:“春夏你从小伺候我,你还不了解我的性子么,这婚嫁之事与我可有可无,我根本就没把这事儿放心上。”
从小春夏伺候着李悠然,也知道李悠然很少谈及男女之事,可是很少谈及并不代表就不想,不然为什么总和沈家少爷来往,除了看重还能有什么。
这话在春夏听来就是李悠然安慰自家,安慰下人的话,真是一个字都没信。
李悠然看着春夏那神色就知道自己这话是白说了,刚哄着夏氏这会儿是懒得和春夏再多言什么了,也不管了,沿着小道自顾自的回了院子。
春夏也就只好闭嘴后头乖乖跟着,今晚是初八值夜,辛奴带着春夏回下人住处的时候,没忍住开了口,“你我同为三姑娘的大丫鬟,其实我本不该说你什么的,但是三姑娘是个心里有主意的,春夏你有时候还是要注意些规矩。”
天黑着,也看不清辛奴神色,但是春夏就觉得辛奴说的挺语重心长的,心里有些感动,回道:“三姑娘虽然脾气坏,但是胳膊肘总是往里拐的,对自己院子里的人都宽容的很,我是有点得意忘形了,谢辛奴姐姐提点了。”
“三姑娘和太子这事儿是肯定的,只不过怎么个嫁法还不一定。”辛奴握了握春夏的手以示安慰,“三姑娘对自己的事情清楚的,无需我们多嘴。何况日后嫁了太子,你我势必是要陪嫁的,书玉不是家生子,到时候只有我一个人了,也不是能时时都能提点你的。你自己还得上上心才是。”
春夏记下了辛奴的话,入睡之前却想着书玉以后不在了,自己少了个姐妹也是挺难受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