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Chapter 2.年馑(2)(2 / 2)

加入书签

童言无忌,但是却听得让人心惊。经过靳楚生的盘问大家才得知,蒋再明的父亲因为偷吃被人打死了,蒋再明的母亲便带着孩子一路逃荒出来,后来因为孩子太小,实在走不动,他的母亲没办法就将他扔到了当地人处理尸体的井里。运气好的是,因为底下有尸体,孩子才没有被摔死。后来逃荒路过的人听到哭声便将他救了上来。可是大家都是逃荒的,孩子一路跟着人群,实在走不动了才躺在路上。蒋再明还说后面路上躺在的死掉的人中就有将他从井里救出来的人。

一行人回头望一眼路上躺着的三三两两的人,还有活着的。未免谢楚月再乱发善心,靳楚生抱起蒋再明说:“走,快要进城了,到了城里咱们租一辆车,不然要走到西安得走到猴年马月。”

苏云轩抽了抽嘴角没有说话,但皇甫慧开口提醒一句:“租车需要银子,况且车还要加油,如今连粮食都运不进来,哪里还有油?”

靳楚生被皇甫慧怼的哑了哑,最后只能回一句:“我会想办法。”

谢楚月开口揶揄一句:“你要是能想办法,还用得着饿成那样?”

“我那是出来找人才那样的,车半路没油了。”靳楚生嘴硬道。

谢楚月喘着气,走的有些吃力:“那不就得了?你有那么多银票,还是没买到油不是?”

靳楚生被怼的哑然,然后不说话了。

因为体力的原因,一行人又走了三天才到城里。可是城里的店门都紧锁着,偶尔有开门的,也都是被饿的眼睛绿汪汪的,说是在等省部赈灾的粮食。

说到赈灾的粮食,靳楚生觉得应该找家电话亭,直接给南京致电。可是一问才知道,小县城只有电报,没有电话。

“这也算是大县城了,都靠近西安了,怎么连个电话都没有?”靳楚生有些泄气的埋怨一句。

“电报也可以,哪里有?老乡可否带路?”皇甫慧双眼放光,似是看到了希望。

在老乡的带领下,几人才找到了发电报的地方,值班的只有一个人,饿的脸发黄,有气无力的躺在床上。一听有人要发电报,这才慢悠悠的往起来爬,爬了三次才起来。

可能是太饿的原因,一下床差点栽倒在地。还好苏云轩手快的扶住了他,然后不解的问:“你都饿成这样了,为什么不逃出去?”

“万一赈灾粮有消息,我这边关门了,消息进来都不知道。”那中年人有气无力地道。

“老哥哥,你做的对,你是英雄。”靳楚生说着朝他竖了竖大拇指。

中年人笑一声说:“我看你应该是当兵的,怎么也跑到这边来了,赈灾粮真有消息了?”

靳楚生指了指皇甫慧说:“马上就有了?”

那中年人点了点头,情绪并没有太多的喜悲说:“发什么内容?你将内容写到纸上。”

皇甫慧将内容写下之后递给了中年大哥,他照着发了之后才叹息一句:“看来还得等很久。”

苏云轩不解地问:“大哥何出此言?”

中年大哥这才说起其中的缘由。他说关于灾情的电报已经拍出去了不下百份,但是各系军阀都忙着争地盘,根本没人关系灾情的事情。自从东北易帜之后,全国上下看似统一,实则还是军阀割据。真正关心老百姓的并没有几个人。年前省部回电各县说赈灾粮快下来了,可是又过去一个季度了,眼看地面干涸,无籽下种,可是连赈灾粮的影子都没有见着。

皇甫慧解释说因为军阀割据一方的缘由,南京方面收到灾情已经是1928年的年中。赈灾粮下去了一批,却经过层层盘剥,充了军粮,老百姓没有得到一粒。后来又有电报过去,南京方面以为是有人谎报灾情,才导致了今天的局面。

眼见皇甫慧要说出自己的身份,苏云轩这才戳了戳她,示意她别随意说。然后岔开话题道:“大哥,咱们这边的医院还开着吗?我妹妹腿受伤了,需要处理一下。”

“早解散了,没吃的,待不下去。你们得往省城走。”

“大哥知道哪里能借到车吗?”谢楚月抱着睡着的蒋再明,开口问,其实她也实在是走不动了。

“没有,有车的人早举家搬走了。”

几人发了电报,但没有找到车,又听中年大哥说城郊的城隍庙有卖包子的。所以便去城隍庙买了些包子带着充饥。

谢楚月看城隍庙的角落里缩着两个孩子,又善心大发,想过去给包子,但被苏云轩拉住了,并低声提醒:“看到眼睛绿汪汪的那群求雨的人没有?”

“看到了。”

“你只要一给那俩孩子,他们肯定过来抢,到时候你会被踩死。”苏云轩中肯道。

谢楚月又望了望靳楚生和皇甫慧,见二人纷纷点头,这才收好了包子,依依不舍地离开。并有些不信邪地问:“那卖包子的怎么没有被打死?”

“人高马大,身强力壮,都饿的走的力气都没有了,谁能打的过?”皇甫慧抬指弹了弹谢楚月的脑门,觉得她傻的有点可爱。

谢楚月这才明了的点了点头,嘀咕一句:“也是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