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回(2 / 2)
“你只有一个馒头了,是吧?”风枕暮注意着楚桑柏的一举一动,“拿去吃吧,我不饿。”
“这……”楚桑柏当即觉得窘迫难堪,连连推辞道:“不不不,我不要紧的,我不饿的。”
风枕暮非但没有因为他一句话而把手收回去,还直接把馒头交到了他的手里,“估计一时半会也走不出去这地方,眼下又到了这个时辰,你早该饿了。你不用管我,我是习武之人,没你饿得那么快。快吃吧,再不吃我便走了。”
楚桑柏仔细端详着眼前这个面容较自己年轻,言谈举止却样样较自己成熟的人,沉默了。
要是,能再说些话就好了,再多待久一些就好了。不论答案如何,现下都要按计划行事。
知道了风枕暮乃是武人以后,他不但改了口,还学着江湖人的模样行了个礼,道:“多谢少侠,他日入城,我一定好好回报今日之恩。”
这回,风枕暮甚至都没有去回答他的话。也不只是倦了还是怎的,他不想再答了。
楚桑柏一口一口地啃着这个馒头,心中千回百转。一个馒头的恩情,尽管这个馒头本就是他自己的,但是楚桑柏,却是一辈子记住了这份情谊。
他有种不可名状的感觉,这一次,兴许会成功了。
风枕暮站起身来,对上了楚桑柏带着疑惑的眼眸,道:“你且在此吃着,容我四处走走,不出一炷香一定回来。”
日渐西山。
风枕暮依言赶了回来,神色自若,不见分毫慌张。“我已探得那边有条小溪,沿溪而上便见炊烟袅袅。虽不知是否仍在林中,但暂且可以一探究竟,总比露宿山林要好。”
“是吗!真是太好了!赶紧上路,要不是夕阳西下,家家相聚吃饭,我们还见不到升起的炊烟呢。”
说罢两人不再赘言,赶紧踏上了路,定要在星辰出来前赶到农家。蜿蜒的小溪清澈见底,坻屿相接,在日暮之际闪烁着星星点点的光华,桃花掠过水面,随着溪流跳跃前行,抖动了一汪的暗香。新月初上,红日西沉,万象交接,晨昏更替。连飞鸟也隐了踪影,只有朗月一轮伴着长夜漫漫。
桃林之中豁然开朗。
朗朗星月之下,群山环绕之间,良田屋舍错落有致。桑竹葱郁繁茂,枝头皆泛起了新芽。农家人在屋前搭起了高高的架子,缠着根根藤苗,盼望着瓜果能在新的一年里长得又大又水灵。腊月腌制的腊肉还没吃完,串成串儿挂在屋檐底下,让人瞧见了都欢喜。灯火从窗子里透亮出来,照亮了漆黑的夜晚,增添了丝丝生气。天气渐暖了,不少农家人搬了桌子椅子,移到屋前院子里借着月光吃饭。嬉嬉笑笑,忘了一天的疲惫,好不热闹。
这是风枕暮向往的烟火气。
“老人家好,我们是外地人氏,途径此地,人生地不熟,迷失了方向,一路寻到这儿来,多有叨扰,实在得罪。”不忍心打搅家人间的说笑,风枕暮选了一位只身在屋外摆弄碗筷的老妇人,礼数周全地做了个揖,颇为得体。
楚桑柏也忙跟了个礼:“老人家好。”
老妇人慈祥地应下,乐呵呵地笑着。她停下了手中忙活的事情,抬起头眯着眼细细看了好一会儿这两人,明白了未尽的意思,说:“不客气不客气,我们这儿已经很久没有外人来过了,看你们两个小伙子是个实诚孩子,婆婆也不把你们当外人。你们要是不嫌弃我老婆子家里寒酸,夜深了,就只管先歇息下。赶路的事不着急,天亮了再说。”
“这会不会太麻烦您了——”风枕暮还未说完,老妇人抢在前头说道,“不麻烦不麻烦,别看我的屋子虽然不大,可一直以来都只有我一个人住,空空荡荡,怪可惜的。今儿个你们来了,也就有了人气了,婆婆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正合我意!”楚桑柏兴致高昂地答应道,从怀里掏出半贯钱,放到老妇人手心里,“老婆婆,一点小心意,还请收下!”
老妇人撇了撇嘴,板起了脸,推开道:“你这孩子是什么意思?!没来由地瞧低了老婆子,多俗气!我岂能贪心你这些宝贝?你这些东西我都用不上,只管收回去,别坏了婆婆的好心情。你们赶来之前婆婆已接了两位赶路人住下了,我可什么都没要人家的。我没有别的要求,只要你们能好好相处,大家同是赶路人,和和气气的就够了。”
老妇人才说完,打里屋就走出了个端着一碗热腾腾的烧鱼的姑娘家。老妇人见状连忙过去接住,摆到院子里的桌子上,嘴里还不忘数落着:“我的好姑娘,都跟你说了,在屋里歇息就成了,这些事自有婆婆来做,好容易走到这里来,别在我这儿累坏了身子。”
“不要紧的,洛婆婆,一点儿也不累的。您呀就坐着好好休息,饭菜碗筷什么的我们来就好了。”
借着灯火和月色,楚桑柏大致瞧清了这个姑娘的模样。姑娘身着湖蓝色的小袖短襦,同时兼并着妙龄少女的灵巧和大家闺秀的娴静。她头上仅挽了个简单的小髻,再绑了浅色缎带编织两条小辫俏皮地垂着。几朵白色桃花别在髻上,映衬得这姑娘人比花娇。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粉黛未施,正是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虽然不过清秀之貌,然而音容举止灵动轻巧,有若一只飞鸟似的灵气逼人,浑然天成,比深闺小姐多了不少活泼气。唯一遗憾的便是眼前缚着一条丝带,展露了姑娘身有眼疾的不足。如是想着,不免对她生起了些同情,可惜了个好姑娘,大千世界,无缘得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