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59 章(2 / 2)

加入书签

值得一提的是,腊梅主动提出要帮楚青,去承担某个“模特”的角色,这让楚青有点惊喜。

说起腊梅,本来张婶子给她说的那个后生也挺靠谱,但是一听说她要来城里就不乐意,只说希望她就留在乡下,相夫教子,再帮忙搭把手干点家务活。

腊梅虽然是个文静的,但有自己的主意,一听,二话不说就跟人家断了。现在又主动做出这么大胆的改变,着实难得。

一切准备就绪,最后就是邀请人来参加了。

楚青准备了一些邀请帖给云想的现有客户,其中不乏官员家眷,另外就是些同行和面料商。当然因为沈家的关系,有些人会婉拒,但是大部分人还是乐意来看看的,特别是一些贵妇人整天闲着也是闲着,巴不得找点事情打发时间。

因为露天场地不好设置围栏,楚青干脆完全开放。只在中心线两边设了桌椅和遮阳的挡蓬供一些身份地位高些的看展人坐下来。

普通群众是完全被欢迎的,毕竟她就是要把云想的名声宣扬出去,越多人谈论越好。

这天风轻云淡,阳光也不晒人,似乎老天也站在楚青这边。来了很多女子,有站的有坐的,她们手上都有楚青准备好的衣裳小册子,并且还配上了设计概念讲解。辰时过半,楚青的“服装秀”开始了。

最先出场的是一位肤白貌美的高挑姑娘,穿着一件珍珠色裹胸襦裙,外面一件短款绿色立领上衣,精致又年轻,正是春天的朝气蓬勃。那姑娘面露微笑,身形妙曼,一路走来,徜徉在青色的草坪上,立马就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随后走出的姑娘们,身上每一套衣裳都各有特色,经过楚青培训的女孩子,都能恰如其分的表现出她们所着衣裳的特质,引得满座叫好。

这场名为“春”的古代时装秀,一共进行了半个时辰,展出了三十套衣裳,最后一套是压轴展出的,由腊梅来展示,白色的裙身绣了整株迎春花,在腊梅自信从容的步伐下摇曳生姿。

第二天,这场秀的名声就传遍了整个安城,一时间楚青更是名声大噪,更多人找上门来预定秀上展出的衣裳,吴掌柜再次赚了盆钵满满,乐得见牙不见眼。

这天楚青正在店铺跟吴掌柜对账,不防唐逸上门来了。此前一直意气风发的贵公子,当下却脸色不好,神情沮丧,看来是有什么难事。

他看楚青在忙,欲言又止,楚青觉得稀奇,跟吴掌柜打个招呼就带着他往后院去了。

等到无人的地方,他才开口:“楚姑娘,我想问下,你是否曾遇到过家人与前途之间,很难抉择的问题?”

他今天来找楚青就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对这个姑娘就是有莫名的信赖和好感。

本来他这次来安城除了看他姑母,也是为了逃避家里给他办的一桩亲事。

他们这样的富家子弟,以后的妻子肯定也是门当户对的。只是他不满的是,唐家给他说的亲事是他爹某个上峰的女儿,传说虽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他见过一次,只觉呆板无趣。

更重要的是,他知道边疆战事紧急,作为一个大好青年,他希望自己能做点什么。本想着从安城直接过去参军,可唐家人怎么可能同意。况且唐家现在也不缺用命挣来的那一份功绩,所以京都传来消息,说他祖母得知他要参军的事,立刻就卧床不起了,让他速速回京,否则就是大不孝。

这样处在两难的境地中,抑郁不已,只能找楚青吐吐苦水。

楚青认真听他说完,内心很是唏嘘,有不少人是因为生存不得不去吃这个苦,而这位唐公子却是因为不能吃苦而受气,只能说这都是命。

当然,心里话不能说,面上还是要诚恳劝阻的:“唐公子,我觉得这个没什么好苦恼的,你可以不娶那位姑娘,但你祖母年纪应该也挺大的,如果你这次不回去孝顺她老人家,我觉得这不是一个男子应该有的担当。再说了,你要做点什么,我觉得以后有的是机会,不一定要这时候,你说呢?”

这次先把人劝回去再说,以后就不是她能管得了的了。

随着楚青的话语,他脸上很快就开朗起来:“楚姑娘,还是你厉害,这么简单的事情我居然钻了牛角尖,要不是来找你,我此刻还郁闷着。这样吧,我请你去酒楼吃个饭,就当感谢你了。”

楚青目瞪口呆,琢磨着她这才说了几句话,怎么就说服了人家?

她随口推拒,却不料唐逸坚持,看她不肯答应,准备拉她胳膊,却不料楚青此刻正好抬起了手,一个不妨,被他一把抓住。

两人都呆住了,唐逸还是第一次拉姑娘的手,又软又滑,手的主人又是楚青,此刻竟有点不想放开。

楚青也怔忪片刻,但是她没有那些念头,很快就放应过来,向外抽,却无法抽出,只能喊了声“唐公子”,他这才松开。

两人之间突然爆发出一种暧昧又尴尬的气氛。

与此同时,西北边疆的战场上刚结束一场苦战。

容朝的士兵们,挂了彩的,一个个搀扶着回营地看军医,没受什么伤或者是轻伤的,在战斗发生的地点,叠起来的死人堆里,翻翻捡捡,看能不能再捡回来一些军资。

几步远的一个小土坡上,插着容朝军队的军旗,一个挺拔的背影靠着军旗杆子,仍是那样,一条腿摊在地上,一条腿曲起,嘴里还叼着根不知哪里采来的野草,闲适得不像是刚经历了一场生死恶战的人。

一虎背熊腰男子窜到他身后,大喝一声:“好小子,你又在这里偷懒!林将军找你呢。”

听到声音,他才淡定转过头来,赫然就是因为背负杀人罪名流放边疆的赵二狗子,赵穆,而喊他的那个人,也就是当初跟他一起参加军队比试的李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