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2 / 2)
终于,楚老头抽够了烟,也觉得考虑清楚了,慢条斯理道:“你要坚持这样带着两个孩子自力更生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有三点:一是你们以后要真的没办法养活自己,我们也是不管的,饿死也跟我们没关系;二是大丫头和大小子的名字还在我们家族谱上,也就是说他们还是我楚家人,以后说亲什么的,必须要经过我们两个老人的同意,甚至我们要是有合适的人家,那你得听我们的安排;三是你们既然不靠我们,那山脚下的茅屋也是不能给你们住的,那也是在我们的地基上建起来的,地契还在我这里。”
楚青来这里的这段时间里,其实很少跟这位封建大家长接触,偶尔几次碰到他说话,也都是说的比较少,不像楚老太那样,总是上蹿下跳的,所以楚青一直弄不明白这位老头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做事情风格到底是什么样的。
现在她彻底明白了,这位平常不言不语的人才是狠角色。这番话说的冠冕堂皇,却几乎把所有的好处都占尽了,不出一点实在的东西,却随时拿捏他们母子。
楚老头的第一点没什么好说的,她们就算去讨饭,也不想再看这些人的脸色。第二点楚青知道现在也急不来,这年代,家族血脉大于一切,他们要是这时候闹着从族谱上把名字划掉,没有一个人会支持他们,搞不好还会适得其反,这个只能慢慢想办法,找契机。
但是第三点,要是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他们真的只能流落村头了,而短期内,没钱没地的,他们也没办法盖起房子。幸好她昨晚想起来这个事情,跟楚大娘子提起过,所以这时候就捏了捏她娘的手。
楚大娘子接收到她的信息,说:“公爹,前两个我们先不说,就是我们打算自己养活自己,您也不能一下子逼我们从茅屋那里离开。您也说了,地契在您那里,我们只是暂住,房子还是你们的,你们现在也不住,没有任何损失。”
“如果您一定要把我们赶出去,我们被逼上绝路了,只能找族里长老来评评理了。族里要是不能给个说法,我们孤儿寡母的就是讨饭也得讨去县城,敲敲县衙的门,让县官评评理。您也知道的,我爹是秀才,他是有同窗在县城里做师爷的。”
最后一句话楚青没教她娘,她娘自由发挥的。她外公去世都快十来年了,现在在县城里有没有师爷同窗实际上谁也不知道,但是楚大娘子福至心灵,能怎么编就怎么编。
这时候的乡下人,不管是谁,最怕的就是惹上官司,总觉得官老爷一出手,那都是要人命的。况且楚大娘子他爹确实是秀才,谁知道她说的是真是假。
所以楚老头听完这话,有点犹豫,但也没彻底松口:“你就算去告官,那也得官差找出我们的错处来。你们娘几个自己要出去找活路,我们收回房子那是理所应当的。”
楚大娘子看出他的松动,说:“公爹,我们不会一直住在那里,只是这段时间先应个急,您好歹给我们留条活路,事情闹大了对谁都不好,您说是不是?”
楚老头装模作样的叹了口气:“行吧,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再说显得我太不近人情。记得你们说过的话,最多一年你们就搬出去。还有,不管你们以后如何,不要忘记我们楚家今天也算是帮过你们,大丫头和小牛也要记住你们始终是我老楚家子孙,不要忘本。”
楚青佩服这老头儿的厚颜无耻,她确实会记得这一切,等她彻底摆脱他们了,她会好好考虑考虑要不要找机会踩上他们几脚,以报这段时间的憋气。
虽然不能彻底摆脱这些人,而且现阶段楚青的婚事还受那两个老人的牵制,但是现在是有进步的,至少楚大娘子已经不用给他们再做牛做马,也不用因为楚三担惊受怕了。
这天晚上,他们都没有在楚家吃晚饭就回来了,虽然肚子是饿的,但是三人都脚步轻快。
还没走多远,后面传来喊声,楚青最先听到,回头一看是还不死心的楚三。像上午一样,她直接挡在楚大娘子面前,问:“三叔还有什么事情没说的吗?”楚三嫌她碍事,瞪了她一眼,想转过去直接跟楚大娘子说话。
但是楚青寸步不让,一直拦在跟前。楚小牛虽然还没搞清楚为什么这样拦着三叔,但是看姐姐这样,也拦在楚大娘子面前,楚三在那里跳了半天,又不能动手打两个孩子,所以无奈放弃了,想着来日方长,总有机会的。
走之前还喊了句话:“嫂子,你们要是在外面过得太苦了,就回来找我,我会帮你们的。”楚大娘子觉得多看一眼这个人都是脏了自己的眼睛,理也没理,也怕被其他人看见了,到时候节外生枝,所以迅速离开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