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外青山楼外楼(2 / 2)
她虽平日读不懂大多数的书,但甚爱听故事,除去周嬷嬷时不时会跟她说说,幼时娘亲尚在人世时,就夜夜在睡前与她讲那些旷古绝伦的有趣传说,有时是山鬼,有时是精怪,有时是娘亲年少时的所见所闻。
她想起幼时的温馨回忆,感慨万千,付了茶钱找了个好位置。
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她前脚刚坐下,后脚苏睿就悄悄跟来,流影也一脸波澜不惊地跟随在苏睿身后。
苏睿择了一处僻静的角落坐下,正好能瞧见赵小花兴致勃勃地坐在正中间的好座位。
原来今日这说书先生说的是一则惊天地泣鬼□□人野闻。
说的是在旧朝,有一位权倾朝野的将军,因战受伤,被迫躲进了一个洞穴,将军不知此处竟是一位娇艳动人的狐狸精的老窝。他原本以为自己会死在狐狸精的手中,没成想,这位狐狸修炼几百年才刚刚修炼成人形,心智也未全开,从未对人设防,还友善细心地为将军疗伤。
数日后,这狐狸妖陪着伤势大好的将军回到府上,这才了解原来这位将军已有家室,并育有二子,正室夫人也是十分美丽动人,又善解人意,主动提出让这位妖精姑娘住宿下来,待以贵客之道。
其实将军在回府时刻意将这女子的身份隐瞒下来,全家上下无一人知晓这柔美的女子是一位狐狸精,只当她是将军的救命恩人,还有以后可能会坐上将军府的侧室,也就是二奶。
这么一来二去,将军与狐狸精也是暗生情愫,狐狸修炼了才几百年,初成人形,就遭了这一场情爱。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将军的三魂七魄整日都在狐狸姑娘那儿,夜夜往她房里钻,共赴巫山云雨。这时正房太太不乐意了,这二奶也忒不懂事了,一点也不懂雨露均沾的道理。
正房太太日日见不到将军,孩子们也一天天长大,到了会说话的年纪。
有一日在晚膳时,将军次子奶声奶气地提一句,说二夫人怎么总与他人不同,有一条长长的尾巴总对着爹爹晃。
故事讲到这儿,说书的先生抖抖长长的胡须,卖个关子,向听众索要赏钱。
苏睿一直暗中观望听得津津有味的赵小花,只见她随手赏了先生一小锭碎银。
他眉头动了动,喝下一口温热的茶。
呵,倒是比从前大方了许多。
此时赵小花全然没想到自己已经被某人盯上,还怡然自得,刚刚交出去的那一小锭碎银,是趁苏睿不备时从他荷包拿的。
既然苏睿认定我日后是他王妃,那用夫君的银子总不犯法吧。嫁入齐王府这点好处确实不错。
她面上难藏得意之色,窃喜了一番。那说书先生将所有的赏银都收好,喝口茶,挥挥扇子接着说了下去。
虽说童言无忌,但是孩童有时确实能看见寻常大人看不见的东西,正室太太将这件事儿暗自记下了。
新年之际,她专程从茅山上请来道行极高颇有名声的老道士,这老道士常年以避邪驱贵的本领被寻常人家所敬重。此次邀请他出山,就是来府上驱一驱这狐狸精。
当日,将军因朝中琐事,被留在了宫内无法及时回来。
老道士只在门口观望,便下了定论,说此宅此院妖气四溢。手一指,就正正好好指在二夫人的院子处。
正室听后立刻跪拜道长,说道,“家中因妖邪作祟已然家宅不宁,不论付出何等代价,我愿一试。”
老道郑重地一捋胡须,扶起面前这个想让夫君回心转意的可怜妇人,“待我去会她一会。”
老道见了狐狸,连辩解的机会也不给她,猛然拍上一张符咒。那狐狸姑娘才成人形,自是敌不过道行高深的老道长,当场现了原形。
其实狐狸在这场情爱中,半点媚术都没用,将军与她是真心相爱。但这狐狸的下场自然是被挫骨扬灰了,自古人间就容不下任何妖邪。
待将军急急回到家时,狐狸姑娘只剩下一捧灰了。
满心欢喜的正室以为除去妖邪,夫君就会回心转意,不曾想就在当夜,这位痛失所爱的将军就抛下全府老小自戕了。
狐狸姑娘是何其无辜,只是喜欢了一个男子就要落得如此下场。那正室夫人何其可怜,夜夜独守空房也盼不来夫君一顾。要说有错,也全是这男人的错,有了正室妻子,还得纳个狐狸姑娘。
赵小花听的入戏,在前头哭的袖子管全湿了。
苏睿心疼的眉头一皱,一场故事说罢,小花捂着哭花的脸一抽一泣地离开茶肆。
他眯眼,低声吩咐了流影一声。
说书先生此时大为欣喜,今日有个傻姑娘好大手笔,自己小赚了一番。如此狗血的剧本她都哭成泪人,定是没见过什么世面的乡下丫头。
他收拾收拾东西,丁零当啷满载而归。
哪知才转进巷子,前头噌噌噌跳出一个黑衣蒙面人,他大叫不好。想掉头跑,紧接着一把老骨头就被拖进巷子深处暴打一顿,末了,那施暴者还扔下一锭银子说道,“医药费。”
说书先生才鼻青眼肿地爬起来,那人又冷漠地补充道,“我家主子说了,下次再乱讲故事,见一次打一次。”
那先生哀嚎连连,仅仅一眨眼,黑衣人又“嗖”的不见了。
奇了怪了,来无影去无踪,难道今日是光天白日活见鬼了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