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这口锅不背(2 / 2)

加入书签

“去看着城中之人,不管是哪位,一有发现异动,向我禀告,如果有人调动府门中私兵,可先斩后奏杀无赦。”

暗卫散去,皇宫之中除了一些站立的宫女再无其他人。

空寂几许。

当天,私自调动府门私兵的被暗卫当场杀死的有六人,被薛公公逮住传递消息的有几十人,司徒府门血流成河,一个人都没有放过,全部被清理了个干净。

江如愿不可能放过他们,给他们为裴夜行报仇的机会。就算他们没那个想法,为了以后不出现这种事情,也要赶尽杀绝。

当暗卫重新聚集回来的时候,混乱动荡的局势已经明显,十六位之中被清理赶紧,司徒一族被诛灭,暗中依附的朝众也被清理的七七八八。

接下来,就是慢慢收拾残局。

第二天清晨,看着还是少了一半的朝廷,江如愿打开直播间,依据直播间的建议,趁着众人惊魂未定无心朝政,提出科举取士。

即使被昨天翻了天的动荡闹得血压飙升,有些上了年纪的朝臣还是定了定神,挺着晕眩的脑门跟太后一对一答。

“这科举取士没有任何作用,再说臣以为现今的制度尚可,无需再创新法。”

“这朝廷上的空缺,不如让地方推举有名士子来当,太后下令征召即可。”

“如此制度,选出来的与推举出来的并无差别,还有可能混入寒门子弟,他们学识残差不齐,不足以为用啊。”

如今没有什么寒门出贵子,寒门难以往上晋升,朝廷之上,没有说话的余地,更别说江如愿刚才把一个变了异的靠裴湘子上位的寒门子弟裴夜行给清理了。

江如愿道:“哀家以为,这科举取士,对于士子出任官职也是好的,更加能分辩士子们适合什么职位,再说就算寒门子弟来考,难道士子们还考不过不成。”

“刚开始还好,到后面确实你们考不过了,不过我是有了后世的记忆,知道结果,你们是怎样也想象不到自己会输给寒门子弟的。”

扶持寒门子弟,开启科举也是有江如愿自己的考量的,如今门阀氏族在朝廷上的分量太重,她需要扶持一股自己的势力,无依无靠,靠科举出来的人当然是她最好的目标。

江如愿继续道:“哀家让礼部与吏部轮流来担任主考官,确保考试绝对公平,而且另外留十个名额给有名望的大族如何?”

见到太后已经让给大族们这么丰厚条件了,而且也确实像是太后说的,他们还能考不过区区寒门学出来的子弟?

“太后圣明。”

众位大臣俯首,这事就算这么定下来了。

江如愿笑道:“既然是在春天定下来的,这考试就叫做春考吧,礼部与户部尚书可在?”

“臣等在。”

她道:“先派驿查去昭告诸郡,让各位郡守们昭告百姓,就说王城会举行考试,任何人都可以参加,只看名次前后,有意者前来,取最高者授予官职不等。至于考试内容,暂定策论十二册,具体还望你等二位商定。”

“尊太后懿旨。”

“臣领旨。”

这第一次考试估计不会有太多的寒门子弟来考,倒是会有心高气傲的士子们前来拼个上下,如果有个寒门能一举夺魁惊讶天下多好。

后面众位寒门们见到了肯定纷纷前来参与,之后的事情就好办了。

就是不太可能有如此好事。

江如愿摒除杂念,又说道:“诸位爱卿最近可有事禀奏?”

有朝臣上奏小心翼翼左顾言它的说着城门关闭,还有朝臣们勒令禁止通行的事情。

更有甚者,借刺客江湖不安宁暗示太后朝廷臣子被刺杀之事。

见众人不敢明说,江如愿笑着道:“最近江湖不太平,王城混入了很多的凶恶之辈致使很多无辜的大臣被杀害,还望各位爱卿加强戒备保护好自己的安危。至于此事,就交给温爱卿来调差严办了。”

“臣等谢太后关心。”

温纶道:“臣领旨。”

江如愿坐在高座上,嘴边的笑容若隐若现,如同梦幻。

江湖众人:什么?我们不太平?我们可乖了好吗?哪个刺客吃饱撑的去刺杀朝臣大官,这口锅我们不背!

作为民间世俗的分支,江湖向来是躲着朝廷官兵走的,不愿意与朝廷对上,而且就算对上了,他们也不可能怼的过。只能吃下这口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