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4 章(1 / 2)

加入书签

三日后,丧礼如期举行。</p>

十里长街,几架挂白车马,冥纸落如秋叶,满城百姓相送。</p>

年轻的君王神情肃穆,跟着哒哒的马蹄向远山而去。</p>

他们去的却不是郡守准备的陵墓,而是玄天观的后山。</p>

三天前,玄天观派来小道童说要拿几位道长的尸身归山安葬。既然是道长的师门要人,熠王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只是提出要送几位道长归山以表敬意,玄天观自然同意。</p>

引魂的符咒像秋天的落叶般被小童洒了一路,咿咿呀呀的渡魂咒和叮当作响的搜魂铃交杂在一起敲响耳畔。</p>

旭凤带着锦觅、丹朱和一行王公大臣一路送灵,路上倒也无话。</p>

丹朱慢吞吞地走在后面,心里觉得凡人的丧礼无聊得很。想想他作为一个神仙,竟然要为几个凡人送灵,这要是被天上的神仙知道了这莫不是要被笑上几千年?</p>

队伍行至半山腰,丹朱突然停下,“莫不是自己的错觉?”他复又感应了一下,这才确定山上有仙气!</p>

这儿竟有仙人?“啧啧啧,”丹朱随即摇头叹息,心想这山中仙也太过招摇,竟然毫不收敛自身的仙气,这是要突显自己的身份尊贵么?</p>

锦觅回头见丹朱呆原地不动,忙问,“彦佑,你怎么了?”</p>

彦佑小声道:“我感应到这山上有个神仙。”</p>

锦觅不假思索,“难道是润玉仙?这山头也是他管的吗?”</p>

说起仙人,锦觅顿时想起那个出现在自己身边多年的润玉仙,一身白衣,温润如玉,气质高雅又风度翩翩,料想仙人气度就应该像他这般。她曾记得润玉仙说过洞庭那儿有他的家,不知是否是他又下凡了。</p>

丹朱却道:“润玉?不可能,他现在在天上被关禁闭呢,再说现在天地封闭,除非求得天帝天后二位同意,否则别想下来!不说天帝,天后肯定不会如他所愿,所以肯定不是他。”</p>

锦觅点点头,怪不得她那晚想要喊润玉仙下来对付旱魃却不见反应,原来是因为被关了禁闭,对于彦佑如何懂得这么详细,她却没有深究。</p>

玄天观后山是一处幽静之地,山中多植松柏,林木苍翠,偶有鸟鸣几声,也能传得很远。</p>

越过小坡,远远地瞧见几块青色的石碑,再过一树便看到一座牌坊,上有数个朝代前的古文写着的几个大字:栖静林。</p>

随着玄天观诸道临场,丧事开始到结束,不过一个时辰。只这一个时辰,便是有的人的一生。</p>

临末,有两老道和一位白衣剑客从到场,白衣剑客亲自为他们捧了一抹黄土,算是为几位真人践行。</p>

“求道一途,在心不在身,心系苍生,虽死犹生!”</p>

随着两位老道苍凉的呼喝,属于他们一代人的风云间歇褪去。</p>

叶英的视线不经意间划过下方送灵众人,却发现有三道身影异常熟悉,待他细看,可不就是二殿下旭凤、彦佑君和锦觅仙子么?可是,彦佑君同二殿下不正在后院疗伤?他们又怎么出现在这?</p>

他把发现的情况告知两老道,两人同样大为惊讶,待问小道童,方知他们一路跟随从未离开。</p>

而天界的二殿下也摇身一变,成了人间帝王——熠王旭凤。</p>

这可把他们弄糊涂了。</p>

“此事有异,叶英小友,还劳烦你去请彦佑君前来一辩真伪。”其中一位老道悄悄传音给叶英,随即走到熠王面前,“王上,贫道有话想和您说说,可否移步?”</p>

旭凤思索了一下,点头道,“自无不可。”</p>

丹朱发觉两个老道看他和旭凤的眼神有异,似乎是发现了他的不对劲,心里正想是不是那个在此间的仙人发现了他的身份?但他又转念一想,发现了又如何?现在天地封闭,自然不会怕他将他私下凡间的事上报天庭,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等人间一切尘埃落定,他上天领罚也不怕,反正他为天帝亲弟,量也没多少人敢治他的罪。至于天后那边,他想,到时候旭凤和锦觅好事一成,让旭凤去找荼姚帮他说情就好了。</p>

于是他便不再担忧,露出一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神态,等着事态的发展。</p>

那老道又说,“彦佑君和锦觅姑娘一同前来如何?”</p>

旭凤听出老道话里有话,疑惑地打量了下他,只见他神色安然,面带和蔼,眼中也无恶意,只是不知老道特意请见他们三人的用意何在?</p>

“当然可以!带路吧,锦觅刚说还想让几位道长帮她算一下日后的吉凶祸福呢。”不等旭凤回答,丹朱便先替锦觅开了口,他倒是想会会这儿的神仙了。</p>

三人随之来到一处别院,一个小道端来茶水,让三人先行落座。</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